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3 毫秒
21.
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实验室开放为"大创计划"提供便利条件。随着"互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高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利用互联网思维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通过互联网与实验室的跨界合作,将实验室开放工作落到实处,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22.
目的应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技术(iTRAQ)研究丹参酮ⅡA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对肝脏保护的作用。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血症组和丹参酮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每日给予普通大鼠饲料喂饲。高脂血症组和丹参酮组给予高脂饲料喂饲,4周后丹参酮组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10 mg/(kg·d)腹腔注射,空白对照组、高脂血症组给予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用药8周后检测大鼠血脂、肝功能情况以及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分离提取肝脏总蛋白,以iTRAQ试剂标记后进行质谱检测并以软件分析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部分差异蛋白的表达趋势。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组血清TC、TG、LDL-C、ALT、AST水平升高(P0.01),HDL-C水平降低(P0.01);与高脂血症组比较,丹参酮组血清中ALT、AST水平降低(P0.05)。iTRAQ技术分析发现:丹参酮组肝脏中CES1、Apoa1、Acots2、3-KAT及细胞色素P450家族Cyp3a2、Cyp3a18、Cyp4a3、Cyp2b2、Cyp2c23这9个差异蛋白表达量上调,Tkt及eNT表达下调。Western blot验证差异蛋白CES1、Apoa1、Acots2变化趋势与蛋白质组结果相一致。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脂肪酸氧化,改善肝脏代谢功能,减少肝脏脂质沉积,达到其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发文量分析、主要产出国家(地区)机构分析、关键词共被引分析,对动脉粥样硬化领域研究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文献数据分别来源于Pubmed、WOS核心数据库。方法:发文量分析运用Hist Cite以及WOS核心数据库的文献分析功能;关键词的分析,借助了Citespace与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应用Carrot2的Foam Tree功能,直观展示AS领域的研究情况。结果:全球范围内对AS领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美国、中国、英国、西班牙、德国等国家在该领域发文较多。近年来,降低血脂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动脉血流动力学,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提高脂联素水平,改善IMT和粥样斑块面积方面较为热点,中医方面主补肾活血法、化痰通络法、清热养阴法、解毒活血法和健脾降浊法等方法较为热点,重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结论:AS已经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其发生机制研究及中西药联合治疗已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24.
目的:以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化瘀祛痰方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血症组、化疲祛痰方组及血脂康组(n=10).正常组予正常饲料,其他组予高脂饲料,60 d后化瘀祛痰方组、血脂康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其他组给予等体积磷酸盐缓冲0....  相似文献   
25.
背景:目前,肝移植存在供体短缺、手术损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以及费用高昂等问题,而肝干细胞移植为终末期肝病的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目的:介绍肝干细胞的来源与分类、肝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其临床应用前景。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9/2009)和Medline database数据库(1999/2009)相关文献,检索词分别为“肝干细胞,肝脏疾病,移植”和 “hepatic stem cells,liver disease, transplantation”,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共检索到87篇文章,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筛选,选择具有原创性,论点论据可靠且分析全面的与肝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及质量较差的文献,最后纳入30篇进行总结综述。 结果与结论:肝干细胞可分为肝源性和非肝源性。肝源性肝干细胞包括肝卵圆细胞、成熟肝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等,非肝源性肝干细胞主要来源于胚胎干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和胰腺干细胞等。目前肝干细胞治疗肝病的研究尚处在初期阶段,从肝干细胞的发现到分离、纯化、全面鉴定、体外培养、定向分化及临床试验等,仍存在许多难题需要研究解决。不过作为一种新兴的种子细胞来源,肝干细胞不但可替换受损组织,而且可刺激受体组织再生以达到自身修复的目的,所以相比现在临床常用的原位肝移植和生物人工肝而言,肝干细胞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中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6.
问题导入法是在启发式教学原则指导下的一种具体教学方式。通过介绍本教研室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入式"教学法的实践情况和体会,探讨在中医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入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优化载平阳霉素脂质体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以其包封率为考察指标,以平阳霉素与所用脂质的比、所用磷脂与胆固醇的比、制备温度为考察项,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平阳霉素脂质体的处方及工艺。结果:确定其最优处方为平阳霉素与脂质的比为0.15(W/W),所用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为4.5(W/W),制备温度为42.3℃,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最终差异显示无统计学意义。该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36 nm,Zeta电位为(-28.55±6.81)mV。结论:所选制备工艺较为合理,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用于该制剂的处方优化。  相似文献   
28.
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化瘀祛痰颗粒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化瘀祛痰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煎法提取化瘀祛痰颗粒中有效部位,以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次数、溶媒用量、提取时间对丹酚酸B含量的影响,并对各因素的水平进行二项式拟合,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丹酚酸B含量的实测值(1.027%)与理论值(1.029%)偏差较小.结论: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可用于复方提取工艺的优选,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方药及其拆方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CD36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药的作用机制,并比较方药全方及各拆方的疗效及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THP-1细胞,佛波酯(PMA)使之巨噬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使巨噬细胞泡沫化。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补气组、化瘀组、祛痰组和全方组。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浆脂滴变化,酶法测定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酯(CE)的含量,并计算CE/TC值。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分析ABCA1、CD36 mRNA水平。结果:模型组细胞TC、FC、CE含量及CE/T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全方组和祛痰组细胞TC、FC、CE含量及CE/TC值均显著降低。RT-PCR结果提示模型组细胞ABCA1、CD36 mRNA水平显著升高;而化瘀祛痰方药及祛痰拆方含药血清可显著升高ABCA1 mRNA,显著降低CD36 mRNA水平。结论:化瘀祛痰方药及祛痰方可抑制ox-LDL诱导的THP-1细胞泡沫化,该作用可能与其上调ABCA1基因、下调CD36基因表达,从而减弱THP-1细胞对ox-LDL摄取有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应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研究脾气虚、脾阳虚大鼠血清代谢物谱群变化特征,并从小分子代谢物水平探讨脾虚证候本质。方法 21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脾阳虚组,每组7只。脾气虚证模型造模方法采用先饱食1天,再禁食2天,自由饮水,每日游泳至力竭,水温35~37℃,连续15天。脾阳虚证造模方法采用脾气虚证加灌服20%番泻叶水浸剂(2 m L/100 g),早晚各1次,连续1周。在造模结束后,根据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及肛温的改变进行模型评价,运用LC-MS技术对大鼠进行血清代谢组学检测,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研究组间代谢物谱图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OPLS-DA)选取血清中与证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结果与造模前比较,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大鼠的体重均有显著降低,两组体重差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阳虚组较脾气虚组体重值降低更明显(P〈0.05);与正常组比较,脾气虚组和脾阳虚组大鼠的肛温下降,脾阳虚组较脾气虚组降低更多(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脾气虚组与脾阳虚组PC(19∶0)/PE(22∶0)、PC(17∶0)/PE(20∶0)、癸酸、油酸、硬脂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葡萄糖含量升高,花生四烯酸、亚麻酸、十二碳烯酸、雄酮、4-庚酮、DHAP(6∶0)、尿苷等含量降低。与脾气虚组比较,脾阳虚组PC(22∶1)、PC(22∶6)、PE(18∶0)/PC(15∶0)、视黄醇及脱氧胞苷相对含量显著升高,PC(18∶1)、PC(19∶3)、PC(20∶3)、PC(17∶0)/PE(20∶0)、PC(19∶1)/PE(22∶1)、PC(19∶0)/PE(22∶0)、PC(17∶1)/PE(20∶1)、PC(16∶1)/PE(19∶1)、胆酸、马尿酸、糠酸、十一烷二甲酸、棕榈油酸、羟基硬脂酸、二十碳三烯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谷氨酸、丝氨酸、氨基甲酰基天冬氨酸、棕榈酰肉碱、肉豆蔻酰肉碱、乙酰左旋肉碱及亚油肉碱相对含量较脾气虚组显著降低。结论脾气虚及脾阳虚模型大鼠血清中多种代谢物的相对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初步获得了一些可能与脾虚证候相关的潜在小分子生物标志物。这可能为探索脾虚的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病理机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