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无血清培养基对照组、盐酸法舒地尔组。采用盐酸法舒地尔诱导大鼠MSCs分化为神经元。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微管结合蛋白(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及核因子-κB亚基p65核移位情况。结果①盐酸法舒地尔可以诱导MSCs向神经元分化,NSE、MAP-2的表达率高,但对照组无类似情况(P〈0.05)。②盐酸法舒地尔组MSCs的p65核移位明显受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可以抑制核因子-κB活化,可能有利于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唐氏综合征细胞黏附分子(DSCAM)在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转基因小鼠脑内的表达变化规律,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择月龄分别为新生、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APP转基因阳性和阴性小鼠,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对全脑切片进行染色,观察DSCAM在APP转基因阳性小鼠脑内的表达,特别是在小脑内的表达部位及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 DSCAM主要在APP转基因阳性模型小鼠小脑中的浦肯野细胞、大脑皮层、海马安蒙氏角(Ammon's horn)的锥体细胞、海马齿状回的颗粒细胞层、丘脑及脑干神经元中表达.新生小鼠和1个月小鼠DSCAM的小脑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1月龄小鼠小脑内的表达量较3月龄小鼠低(P<0.05),到达3个月时,其表达量达到高峰,6个月时,DSCAM的表达量和3个月时无明显差异(P>0.05),12月龄的小鼠小脑内的DSCAM的表达量较6月龄低(P<0.05).在3个月和6个月时,DSCAM在APP转基因阳性小鼠小脑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同龄阴性小鼠(P<0.05).结论 DSCAM在一定月龄APP转基因阳性小鼠小脑内存在过度表达,推测DSCAM作为一种黏附分子,其过度表达在APP小鼠的学习运动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的缺陷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膜超微结构的变化,并探讨caveolin-1在其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大鼠MSCs,采用RNA干扰技术,把Rn-siRNA-caveolin-1转染进第10代大鼠MSCs.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转染组和未转染组大鼠MSCs caveolin-1的表达量,进行统计分析.盐酸法舒地尔诱导转染组和未转染组大鼠MSCs为神经元样细胞,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SE、NF-M和GFAP的表达变化.用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在非接触模式和接触模式下观察MSCs成像及其细胞膜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①未转染组MSCs表达caveolin-1,转染组MSCs表达caveolin-l-siRNA显著降低.②诱导前大鼠MSCs不表达神经元特异性蛋白NSE和NF-M.诱导后各组均表达NSE和NF-M.其中,转染组的NSE和NF-M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未转染组.各组GFAP的表达率均小于5%.③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未转染组大鼠的MSCs以长梭形为主,细胞突起较多,且多集中于胞体一侧;转染组大鼠MSCs的细胞突起对称分布于胞体两侧.两个组均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凹陷,环绕在细胞核周边,转染组的凹陷数量明显多于未转染组.结论 原子力显微镜下从细胞膜的水平观察,caveolin-1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HIBD新生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脑内移植胚鼠神经干细胞 (NSCs)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学习记忆的影响。 方法: 分离孕龄14 d的Sprague-Dawley(SD)大鼠胚胎前脑皮质,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的方法获得细胞克隆;7 d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HIBD组(n=11)和移植组(n=13),后两组结扎左侧颈总动脉联合8%氧吸入制作HIBD模型,损伤后3 d利用立体定位仪分别在左侧海马区植入培养基作为对照或BrdU 标记的NSCs,观察植入4 周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恢复情况。计数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迁移情况。 结果: 在放射形迷宫测试中,移植组较对照组表现出明显的改善,觅水时间缩短(61.40 s±24.83 s vs 89.32 s±31.52 s),错误次数(2.65±0.57 vs 3.78±0.41)及重复次数明显减少(0.32±0.43 vs 0.81±0.47)(P<0.05)。BrdU间接免疫荧光显示移植后4周,在脑内可见存活的NSCs在海马内广泛分布;尼氏染色显示移植可明显减少海马CA1区的细胞丢失。 结论: 脑内移植胚鼠NSCs对HIBD新生大鼠的学习记忆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初步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来源的外泌体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修复作用。方法:全骨髓培养法培养大鼠BMSCs,收集P2代细胞上清,Exo Quick Precipitation提取法分离并纯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鉴定外泌体形态,采用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表面标志蛋白CD9、CD63。通过脊髓法建立大鼠SCI模型,造模1h后尾静脉给予外泌体移植500μl(外泌体蛋白浓度为200μg/m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将30只大鼠为三个组:假手术组、对照组(SCI+磷酸盐溶液)、外泌体组(SCI+外泌体),均采用BBB评分、斜板实验于造模后1、3、7、14、21、28d评价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术后28d处死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髓鞘(luxol fast blue,LFB)染色观察各组脊髓组织形态学改变,尼氏(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存活数目。结果:透射电镜下可见大量直径40~100nm的立体圆形或茶托形的小囊泡结构,外周可见完整的类脂质膜性结构,内含低电子密度物质。Western Blot显示CD9、CD63蛋白表达阳性。造模后假手术组各时间点的BBB评分和斜板评分均正常,对照组和外泌体组BBB评分和斜板评分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造模后7、14、21、28d外泌体组BBB评分分别为6.30±0.95、12.70±1.57、16.60±1.08、17.00±0.67分,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的2.50±1.08、6.90±0.99、10.50±0.85、12.50±1.08分(P0.05)。造模后7、14、21、28d外泌体组斜板评分分别为43.00±3.50、55.50±4.38、62.50±2.64、65.00±3.33分,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的34.00±3.16、43.00±4.22、49.00±4.59、52.50±4.25分(P0.05)。造模后28d,假手术组脊髓组织HE染色、LFB染色、Nissl染色正常,对照组脊髓空洞形成、髓鞘排列紊乱、神经元数目减少,外泌体组与对照组比较脊髓组织损伤程度减轻,存活神经元数目增多(P0.05)。结论:MSCs来源的外泌体可减轻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变化,改善运动功能,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26.
背景:microRNA let-7f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具体作用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尚不可知。 目的:分析let-7f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两者的关系。 方法:①构建let-7f过表达及抑制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分为4个组:转染上调组(转染LV-rno-let-7f-up)、转染下调组(转染LV-rno-let-7f-down)、阴性转染组(转染空病毒)、未转染组(不进行病毒转染)。 qRT-PCR检测各组细胞let-7f表达水平。MTT法、流式细胞术和ELISA等方法检测不同let-7f表达水平下细胞增殖情况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②预测let-7f潜在的靶基因,构建野生型/突变型白细胞介素6 3’UTR报告基因载体,分别与let-7f/let-7f inhibitor共转染293T细胞系,测定荧光素酶活性。 结果与结论:let-7f转染上调组较未转染组及阴性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及克隆能力明显增强,G1期细胞数明显减少,S期明显增多,凋亡减少(P < 0.05);转染下调组结果与其相反。let-7f转染上调组细胞培养液中的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低于未转染组及阴性转染组(P < 0.05);转染下调组细胞培养液中的白细胞介素6则明显升高(P < 0.05);Western blot、定量PCR显示let-7f转染上调组Cyclin D1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P < 0.05);转染下调组表达均下调(P < 0.05);未转染组与阴性转染组所有结果无明显差异(P > 0.05)。野生型白细胞介素6 3’UTR报告基因载体与let-7f共转染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减低(P < 0.05)。结果表明上调let-7f表达水平可显著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及克隆形成能力,减少凋亡,而下调let-7f表达水平则出现抑制作用。白细胞介素6过表达可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考虑白细胞介素6是let-7f的靶基因,let-7f可能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6表达而促进细胞增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索脑脊液(CSF)中Delta-like-1(DLL1)的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50例,分为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组)30例,病毒性脑(膜)炎(病脑组)20例,以及正常对照组20例,颅内转移瘤(肿瘤组)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测定患者CSF中DLL1的含量。结果各组CSF中DLL1的含量,结脑组显著高于其他组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组别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SF中DLL1的含量与CSF蛋白、细胞数、葡萄糖、氯化物及颅内压均无相关性。结论 DLL1检测作为一种新的指标,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中可能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 探究脑脊液Aβ和tau在抗NMDAR脑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9-07—2022-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4例抗NMDAR脑炎患者和13例非炎症性神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抗NMDAR脑炎组患者较对照组出现明显的发热、意识障碍、癫痫、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P<0.05);脑脊液Aβ1-42、Aβ1-4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抗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Aβ1-42与MoCA评分(r=0.433,P=0.031)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抗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Aβ1-42对疾病严重程度(OR=0.979,95%CI:0.962~0.997,P=0.023)、3个月疾病预后情况(OR=0.992,95%CI:0.986~0.999,P=0.020)有影响。结论 抗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Aβ水平明显降低,且与认知水平相关,可能是抗NMDAR脑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0.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帕金森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帕金森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正常老年人、脑梗死及帕金森病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和帕金森病组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老年组(P〈0.01),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高于帕金森病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帕金森组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检测显著高于正常老年组,但低于脑梗死组。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