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42例多发性骨髓瘤的血清免疫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M蛋白并进行分型。方法对42例MM患者血清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定量分析。结果42例MM患者中:40例MM检出M带,免疫固定电泳分型:IgGκ型16例(38.1%),IgGλ型10例(23.8%);IgAκ型5例(11.9%),IgAλ型3例(7.1%);κ轻链型4例(9.5%),λ轻链型2例(4.8%);不分泌型2例(4.8%)。免疫球蛋白检测表明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并常伴有非对应组分的偏低。结论免疫固定电泳检测MM患者的M蛋白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对MM的诊断分型和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特征及其与癌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乳腺手术患者52例,全部患者均行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将图像进行后处理,并进行ADC值测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43例乳腺癌,9例乳腺纤维腺瘤。所有患者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并将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MRI-DWI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0.01。乳腺癌ADC值明显低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与HIF-1和VEGF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HIF-1α与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乳腺癌ADC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临床X线检查漏诊的原因及对策,提高肋骨骨折X线平片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46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入院后首次X线平片检查未发现肋骨骨折32例,占总病例的6.95%。结论 X线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最直接、简便的方法,选择适当的体位、确定准确的检查部位及适当的投照条件是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围手术期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行钻孔引流术,术后引流3~5天拔管,术后常规给予补液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辨证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口服,2周为1疗程,分别于入院第1天、术后2、5、14天查头颅CT,观察血肿吸收情况;术后第2、5、14天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术后第2、5、14天,2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各时段疗效优于对照组;术后第5、14天,治疗组血肿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围手术期应用血府逐瘀汤,能够促进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血肿的吸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液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基因的多态性及血清酶活力,分析其与胃肠道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10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为病例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人群静脉血,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ASP-PCR)方法检测MPO-463 G/A位点的多态性,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MPO活力。结果:恶性肿瘤组MPO-463G/A位点GG、GA和AA基因型分布频率为70%(70/100)、20%(20/100)和10%(10/100),对照组为58%(58/100)、36%(36/100)和6%(6/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P<0.05);肿瘤组与对照组MPO酶活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76,P<0.05);MPO-463G/A位点基因GA+AA与GG基因型个体MPO酶活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815,0.7625,P<0.05)。结论:MPO基因463G/A位点多态性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有关;不同MPO基因型导致酶活力改变,此改变可能受MPO-463G/A多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探讨miR-145在原位结肠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利用miRNA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未发生转移原位结肠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中miR-145表达水平的差异,并运用Real-time PCR验证其结果。结果 miRNA表达芯片分析发现miR-145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下调2.5倍),并被Real-time PCR所证实。结论 miR-145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可作为供研究的潜在结肠癌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肠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9例肠结核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理学诊断,分析治疗方法与治疗结果。结果:6例肠结核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3例肠结核患者经手术治疗,2例治愈,1例因高龄,腹腔感染重,术后并发感染中毒性休克、急性心肺功能衰竭,治疗无效死亡。结论:肠结核患者大部分经抗结核及营养支持治疗基本可以治愈,只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考虑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胶质瘤手术中对于保护神经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38例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行DTI检查和神经功能评价.根据胶质瘤与其邻近部位白质纤维束的影像学关系DTI可以被分为三种类型:Ⅰ类-挤压型,Ⅱ类-浸润型,Ⅲ类-破坏型.三组患者之间术前神经功能状态的差异以及三组患者之间术后神经功能改变情况的差异分别进行比较.结果Ⅰ类-挤压型14例,Ⅱ类-浸润型16例,Ⅲ类-破坏型8例.不同DTI类型患者的术前神经功能状态之间以及小同DTI类型患者的术后神经功能改变情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能够显示胶质瘤与临近的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胶质瘤不同的生长方式,它能够帮助神经外科医生选择更加安全的手术入路和决定肿瘤切除程度.  相似文献   
40.
输卵管绝育术是中国基层农村地区主要使用的一种长效绝育措施。由于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或忽视手术适应症而造成的术后并发症会给受术妇女带来不应有的身心痛苦。为减少输卵管绝育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和为节育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现将本站输卵管绝育术并发症防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