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3篇
  3篇
中国医学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我国血脂异常防治的进展和未来展望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正> 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调脂治疗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2007年5月我国制定并公布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广泛推广和实施。1 我国指南要点1.1 心血管病整体危险评估提出血脂异常防治方案之前,应对患者进行综合危险分层。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因此指南提出用"缺血  相似文献   
32.
南通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流行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南通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流行规律,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对哨点医院采集的咽拭子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RNA检测,应用统计软件分析流行状况。结果:咽拭子2646份标本中,男性1377份,女性1269份。甲型H1N1标本阳性679份(25.66%)中,男性感染337例(24.47%);女性感染342例(26.95%);感染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1582例感染病例435例(27.50%),其他职业1064例感染244例(22.93%),学生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P<0.05)。15~岁250例中感染154例(61.60%),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1)。2009年底疫情达到高峰,分别为11月检测306例,感染155例(50.65%),12月检测371例,感染212例(57.14%)。结论:2009年南通市甲型H1N1流感暴发相对较温和,目前已呈消退趋势,但是否会再次出现甲型流感的大范围暴发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33.
许海燕 《中外医疗》2012,31(36):3+5-3,5
目的对非典型AMI临床特征展开分析。方法选取30例非典型AMI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对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行抗心律失常,"血压低及休克"患者使用升压药"多巴胺",心衰患者采用"利尿剂"、"马吗啡"与"多巴酚丁胺"。结果 30例非典型AMI患者抢求成功29例(96.67%),死亡1例(3.33%)。结论非典型性AMI多发于高龄,难确诊,"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误诊多。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来源于孕晚期、自然周期及Gn刺激周期(包括超促排周期及IVM周期)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差异及颗粒细胞对孕晚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 共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1076枚,包括OCC 633枚和DO 453枚.其中OCC分为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IVM周期组;DO分为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超促排卵周期组;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分为OCC组和DO组.所有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ICSI受精序贯培养,除IVM周期组行胚胎移植外,其余均培养至囊胚阶段.分别比较OCC和DO各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超促排卵周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统计IVM周期组的移植周期妊娠率;比较孕晚期OCC组与DO组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结果 OCC: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及IVM周期组的体外成熟率分别为74.3%、76.9%和82.2%,孕晚期组与IVM周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三组受精率、卵裂率相比,孕晚期组和自然周期组囊胚形成率相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IVM周期组移植周期妊娠率为20%.DO:超促排卵周期组体外成熟率最高(86.0%),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72.5%)和孕晚期组(72.7%),P<0.01;孕晚期组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分别为65.0%、83.3%和38.5%,与其他两组相比均亦未见统计学差异.孕晚期OCC组与DO组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无差别.结论 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具有同样的发育潜能,孕晚期捐献的卵母细胞可作为一种供卵来源:有无颗粒细胞并不影响孕晚期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 vitro maturation of human oocytes (IVM)from pregnant late term,natural cycles and Gn stimulating cycles and the effect of granulose cells on IVM from pregnant late term.Methods A total of 1086 immature oocytes were obtained including 633 oocyte-cumulus complexes(OCCs)and 453 denuded oocytes(DOs).OCCs were divided into pregnant late term group,natural cycle group and IVM group,and DOs were divided into pregnant late term group,natural cycle group and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 group.All the oocytes were matured in IVM culture system and fertilized by ICSI.The embyos were cultured to blastcyst stage except that those in IVM group were transferred into the utems.The main outcomes were assessed including maturation rate(MR), fertilization rate(FR),cleaverage rate(CR),and blastulation rate(BR)(natural cycle group,pregnant late term group and COH group)and pregnancy rate per transfer cycle(PR) of IVM group.ReslIIts MR of OCCs in pregnant late term group,natural cycle group and COH group was 74.3%,76.9%and 82.2%,respectively,showing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pregnant late term cycle group and IVM group.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FR,CR or BR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For IVM cycle group,clinical pregnancy rate of 20%per aspiration was achieved.For DOs,MR of COH group(86.0%)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atural cycle group(72.5%)and pregnant late term group(72.7%) (P<0.01).FR,CR and BR showe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mong the 3 groups.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MR,FR,CR and BR between OCCs group and DOs group from pregnant late term.Conclusions The oocytes from pregnant late term have the same development potential as those from natural cycles or Gn stimulating cycles in vitro,and provide a new source of donor oocytes.Granulose ceils do not affect the IVM from pregnant late term.  相似文献   
35.
将受阻酚AO-80加入氢化丁腈橡胶(HNBR)中,成功制备了氢化丁腈橡胶/受阻酚阻尼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随着AO-80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阻尼因子逐渐增大,峰值对应温度逐渐移动至室温附近;在氢化丁腈橡胶(HNBR)内部,AO-80以无定形微球颗粒和无定形聚集体两种形式存在,以这两种形式存在的AO-80均可以利用氢键作用提高HNBR的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36.
目的预测龙生蛭胶囊中"桃仁-红花-川芎"药组治疗脑卒中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TCMIP V2.0),将"桃仁-红花-川芎"药组化学信息进行靶标预测,构建与脑卒中相关疾病靶标信息的蛋白互作网络(PPI),采用通路富集分析药组干预疾病的关键靶标,并构建"桃仁-红花-川芎"药组活性成分、关键核心靶标和疾病相关通路的PPI,绘制"中药-活性成分-关键核心靶标-通路"网络图,分析与核心靶标相关的主要成分,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活性成分进行虚拟筛选。结果共预测到活性成分19个,核心网络靶标62个,其中药物靶标27个,疾病靶标35个,疾病与药物共有靶标2个(NR3C1,APP);其药效物质基础主要为生物碱类、挥发油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成分";桃仁-红花-川芎"药组主要活性物质与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2(ERK2)、Janus激酶2(JNK2)形成较好的对接模式与较高的亲和力,具有治疗脑卒中的活性。结论龙生蛭胶囊中"桃仁-红花-川芎"药组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形式发挥脑卒中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ERK2和JNK2等核心靶标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调查心内科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心内科门诊2009年9月~2010年9月心内科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不合理用药情况存在,建议门诊药师、临床药师要及时与临床科医生沟通,开展药学服务,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38.
医疗实践是药性学说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中药药性学说,其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反畏等等,其并非是孤立的理论科学,而是与祖国医学理论体系融为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到中药药性学说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以及唯物论的哲学思想,长期反复的医疗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3种不同磁性纳米颗粒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细胞间连接的影响,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将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磁性纳米颗粒暴露组。利用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对纳米颗粒的粒径和电势进行表征;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通过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2',7'-dichlorofluorescin diacetate,DCFH-DA)荧光探针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ROS水平;利用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镜方法观察内皮细胞对磁性纳米颗粒的摄取。对细胞表面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间连接,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VE-cadherin表达水平。结果磁性纳米颗粒能诱导内皮细胞内ROS水平上升,降低VE-cadherin表达水平,细胞间缝隙增大。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处理可使ROS水平下降并减少细胞缝隙。由于组分、表面修饰、尺寸等因素不同,磁性纳米颗粒对内皮细胞活性、ROS水平及VE-cadherin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不同磁性纳米颗粒对内皮细胞活性氧和细胞间连接的影响不同;在实验所采用的低剂量暴露下可影响内皮细胞连接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建立GI、GII型诺如病毒的常规RT-PCR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应用。方法优化筛选出最佳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并从灵敏性、特异性、临床样品检测等方面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该两种方法特异性强,与札幌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同时检测无交叉反应,同一体系内GI、GII型诺如病毒相互之间没有干扰;常规RT-PCR最低检测限为103copies/μL,荧光定量RT-PCR最低检测限为102copies/μL;对180份临床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常规RT-PCR则检测率为5.56%(10/180),符合率达97.22%,荧光定量RT-PCR检测率为8.33%(15/180),符合率达100%;对15份阳性样品测序分析,证实均为诺如病毒。结论建立的常规RT-PCR与荧光定量RT-PCR均可用于诺如病毒的快速检测,荧光定量RT-PCR更为灵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