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Blount病又称胫骨内翻,是以胫骨近端内侧骨骺生长障碍导致内翻成角畸形为特征的一种骨软骨病,临床并不多见。1978年以来,我科先后收治12例患者计18侧肢体,均行胫骨近端截骨术,通过1~11年的随访,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目前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以及实体瘤[1] ,随着人们对外周血干细胞的深入研究 ,外周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笔者在动物试验的基础上开展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缺损 ,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就骨缺损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以及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G-CSF)动员后采集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CD34+ 细胞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 标本来源1 .1 临床资料 :本院骨科住院患者 8例 ,其中股骨骨折 3例 ,肱骨上端骨巨细胞瘤 3例 ,股骨下端骨巨细胞瘤 2例。患者年龄 1 4~ 48岁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相似文献   
63.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骨科2004-01/2007-12收治的骨折术后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骨缺损进行微创植骨的患者11例,局部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在电视透视引导下定位,做5~8 mm的切口.通过植骨器撑开软组织,切割、钳夹、取出纤维瘢痕组织,并打通硬化封闭的髓腔,形成新鲜植骨床.通过套筒将自体骨、异种骨或人工骨植入.植骨后每2周复查X射线片,观察植骨块吸收、骨再生以及骨折的愈合情况.10例患者植骨后一般情况好,无发热,伤口无明显肿胀、渗出等炎症反应,均为一期愈合.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均在植骨后2~4个月(平均2.9个月)达到临床愈合,恢复正常负重.1例胫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骨不连患者3周内出现炎症反应,植骨后8个月仍未愈合.提示微创植骨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愈合较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4.
家兔用改良Allen 氏系统造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治疗组。分别测定血液和脊髓组织TXB 2、 6-keto-PGF 1 a 和ET-1 含量;以及脊髓组织灰质、白质和总血流量,研究紫外线照射和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实验发现:损伤组血液和脊髓组织TXB 2 含量升高、6-keto-PGF 1 a 含量下降、ET-1 含量升高。脊髓组织灰质和白质血流量以及脊髓组织总血流量均下降。治疗组用UBIO 治疗后,血液和脊髓组织TXB 2 含量下降、6-keto-PGF 1 a 含量升高、ET-1 含量下降。脊髓组织灰质和白质血流量以及脊髓组织总血流量均上升。实验说明:UBIO 可以改善全身和脊髓组织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65.
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截瘫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6.
准确构建个体化膝关节有限元解剖模型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多模态影像数据融合和多种建模软件协同应用的方法准确构建膝关节有限元解剖模型,为研究膝关节生物力学行为奠定基础。方法采集正常膝关节CT和MRI影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提取骨、软骨、韧带和半月板,分别构建三维工程化模型。以外部标记物为参照进行模型的配准融合。将膝关节工程化模型导入SC/Tetra和Hypermesh软件,分别进行干涉面删除、网格自定义划分、局部网格优化和体网格划分,构建包含多解剖结构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结果基于CT和MRI影像数据构建出膝关节骨、软骨、韧带和半月板的三维工程化模型。以三维工程化模型为基础,多种建模软件协同应用构建的有限元模型充分保持了膝关节各结构的解剖学特征。结论利用CT和MRI影像数据融合和多种建模软件协同应用的方法可以构建活体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并保持膝关节各解剖结构的解剖真实性,为准确模拟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提供前提。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1992~2002年收治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患者7例,5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2例行手术治疗,采用AESCULAP的MACS TL胸腰椎前路固定系统进行固定,观察疗效.结果2例颈椎损伤患者均因呼吸衰竭在1年内死亡;1例T12/L1损伤患者因褥疮感染于2年后死亡;2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经对症治疗3月后症状缓解;2例胸腰段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年后复查脊髓神经损伤程度由原来B级恢复至C级.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旦发生脊柱骨折,容易造成脊髓损伤;对脊髓损伤的患者,应争取早日行手术减压和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68.
实验性兔膝骨关节炎滑液引起正常关节软骨的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内源性骨关节炎(osteoanhritis,OA)生物学致病因子对正常关节软骨的初始破坏作用。方法 兔1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切断一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第12周晚期OA形成。抽取OA滑液随机注入自身一侧肘关节内(SF组),对侧肘关节注入等量生理盐水(NS组)。每周一次。对照组肘关节不注射任何液体。肘关节注射20周后SF组、NS组和对照组行大体、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SF组、NS组和对照组肘关节关节软骨在大体上无明显区别。光镜下NS组和对照组关节软骨表面光滑,各层软骨细胞排列正常;SF组软骨细胞数量减少。移行层和放射层见到大量软骨细胞巢聚,出现双潮线,并且软骨钙化层增庳,非钙化层明显变薄。透射电镜下NS组和对照组软骨细胞形态大多正常,SF组软骨细胞发生退变和凋亡。扫描电镜下NS组和对照组软骨表面结构完整,SF组软骨表面出现表浅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肱骨自锁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自锁髓内钉治疗30例、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3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早期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早期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的优点,是治疗肱骨干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在体条件下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与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体联合应用修复软骨缺损的疗效. 方法取3日龄异体幼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后接种在胶原海绵支架上,再做移植.同一大白兔双侧膝关节内外髁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体移植组(复合体移植组)、bFGF应用组和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体与bFGF联合应用组.移植术后不同时间分批处死,进行大体、光镜和电镜观察. 结果移植术后12周联合应用组软骨缺损修复以完全修复为主,而复合体移植组以不完全修复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周时2组均得到修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分析均为软骨组织;在不同时间点空白对照组和单纯bFGF应用组软骨缺损修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组织学上修复的组织,前者为纤维组织,而后者同时有软骨组织存在. 结论 bFGF在软骨组织工程中有促进软骨缺损早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