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陈羽  董英海 《实用骨科杂志》2010,16(4):281-282,284
随着MRI的逐步广泛应用,骨挫伤作为骨损伤的一种新类型逐渐被临床医师重视。X线和CT检查不能显示挫伤骨的骨质异常,只有通过MRI才能明确有无骨挫伤及其损伤程度、有无合并其他结构损伤等,从而指导临床治疗。膝关节是最大、最复杂、活动最多的负重关节,同时也是最易受损伤的关节,发生骨挫伤并不少见。本文主要就膝关节骨挫伤的诊断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三维重建和配准融合的方法构建肢体肿瘤及瘤周解剖整体结构,明确肿瘤的局部特征和三维空间关系,为肿瘤外科治疗术前评估和计划提供客观的空间可视化信息。方法采集4例肢体肿瘤患者盆部和大腿上段CT、MRI和MRA影像数据,分别导入三维重建软件,基于CT和MRI对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成像敏感度的差异,从各模态影像数据中分别提取肿瘤及其周围目标结构进行三维重建。依据体内解剖参照点对各个组织的三维结构进行配准融合,构建肢体肿瘤及瘤周解剖整体结构。结果通过CT、MRI和MRA影像数据构建出包括肿瘤及周围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盆腔脏器等组织的三维整体结构,显示了肿瘤的大小、形状、部位等局部特征以及肿瘤与其周围结构的三维空间关系。结论以多模态影像数据通过三维重建和配准融合的方法可以构建肿瘤区域多种组织的三维整体结构,清楚而直观地显示肿瘤的局部特征以及与周围结构的空间解剖关系,具有个体化肿瘤术前评估和计划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胶原海绵与兔软骨细胞体外三维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用人胎盘Ⅰ型胶原海绵作为兔软骨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支架时,软骨细胞形态学特征和功能及该支架的吸附性和组织相容性。方法 将新生兔原代和传代软骨细胞接种于人胎盘Ⅰ型胶原海绵进行体外培养,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及支架的吸附性和组织相容性,用免疫组化观察细胞Ⅱ型胶原合成。结果 以胶原海绵作为支架的传代软骨细胞能维持其形态学特征及细胞功能,该支架有较好的吸附性和组织相容性。结论 人胎盘Ⅰ型胶原海绵可作为软骨细胞体外三维培养较好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我院1954年9月至1983年9月间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的住院病例共250例,并系统随访1~29年。现着重于诊断与治疗两个方面小结如下。临床资料及分析一、一般情况本组年龄1个月至55岁,17岁以下120例,占48%。男168例,女82例。左侧126例,右侧124例,双侧7例。二、就诊时间起病至就诊5天以内者20例,占8%。6~14天者  相似文献   
6.
尺骨骨折常用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接时有发生.1978年以来,我们先后收治18例.为了吸取教训,我们利用截肢标本进行实验研究,结合临床病例,探讨了尺骨骨不连接的发生机理,并提出了临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膑骨软化症是膑骨软骨面由于慢性损伤而发生的退行性病变,又常称之为膑骨软骨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尤其是运动员。临床表现主要为膑骨后疼痛,活动时尤为明显。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方法很多,局部治疗常用的有; 热敷,理疗、药物封闭及按摩等。虽都有一定疗效,但尚不能令人满意。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中药雄姜散软膏局部敷贴治沉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从1955~1961年,我们对25例下腰椎先天性畸形行脊柱融合术治疗。现就随访半年至30年的21例手术治疗病例分析如下: 一、性别与年龄本组男20例,女1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40岁。其中小于20岁3例,大于40岁1例。二、畸形种类和病程隐性脊柱裂8例(腰_(4、5)1例,腰_5骶_17例),移行性腰骶椎10例(腰_6骶化7例,骶椎腰化3例;其中合并单侧腰骶假关节形成者4例),腰椎弓根发育不良者3例(腰_62例,腰_4腰_51例)。其中隐裂及移行脊椎合并存在者5例,隐裂合并腰_4左侧上关节突缺损者1例。本组术前腰痛病程不满1年者5例,1~5年者11例,5年以上者5例。病程最短4个月(为一腰_5椎根发育不良者),最长为16年(为一腰_5骶_1  相似文献   
9.
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软骨细胞取自3日龄异体幼兔,体外培养后接种于胶原海绵支架上,再移植于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处。在同一大白兔双膝关节内外髁分3组作自身对照研究,股骨内髁作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移植组,右膝股骨外髁作单纯胶原海绵移植组,左膝股骨外髁作空白对照组。移植术后第4、8、12、16、20周分批处死,进行大体、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移植组缺损处为软骨性修复,而单纯胶原海绵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为纤维性修复。结论:运用软骨组织工程的原理,以胶原海绵作为支架材料的异体软骨细胞移植可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为治疗关节软骨缺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行设计微创植骨器修复骨缺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自行设计的微创植骨器进行微创植骨术修复骨缺损的生物功学和组织学观察。方法:实验于2004-04/10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将12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截骨制成骨缺损模型,随机把每只兔双侧前肢分为两组:开放植骨术组沿原切口切开20mm长皮肤进入,开放桡骨髓腔,植入金世植骨灵骨块。微创植骨术组应用自行设计的微创植骨器进行植骨。分别在术后第4,8周,各随机取6只兔进行生物力学检查及组织学观察,比较两组家兔桡骨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12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兔桡骨生物力学检查结果:第4周开放植骨术组和微创植骨术组分别有2根和5根桡骨可以进行生物力学检查,微创植骨术组桡骨的抗弯曲破坏应力值大于开放植骨术组[(69.58&;#177;34.99),(12.83&;#177;20.41)N,P〈0.05];第8周开放植骨术组和微创植骨术组均有6根桡骨可以进行生物力学检查,微创植骨术组桡骨的抗弯曲破坏应力值大于开放植骨术组[(220.97&;#177;33.79),(186.73&;#177;29.84)N,P〈&;#177;0.05]。②两组兔桡骨组织学观察结果:第4周微刨植骨术组骨缺损区骨小梁密度(比值)大于开放植骨术组[(67.07&;#177;4.56),(51.29&;#177;5.95)P〈0.01];第8周,微创植骨术组骨缺损区骨小梁密度小于开放植骨术组[(40.82&;#177;6.37),(50.81&;#177;7.51)P〈0.05],骨小梁改建形成板层骨比开放植骨术组早。结论:通过生物力学检查及组织学观察,微创植骨术修复骨缺损的疗效优于开放植骨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