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5 毫秒
71.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由基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由基清除物筛选技术逐渐成为了医药领域中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基于在线联用筛选技术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采用联用技术筛选自由基清除物,主要是指将具有分离功能的色谱技术同各种自由基的直接或间接检测技术相结合,形成各种集化学分离与自由基清除活性检测为一体的快速分析方法,从而克服了传统研究方法先分离化学物质再进行活性评价的费时、费力的缺点。相对于离线检测方法,在线检测技术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方法稳定规范、易于推广。主要对化学发光体系、HPLC-DPPH体系、HPLC-ABTS体系等常用于联用技术的自由基清除体系进行原理及应用的综述,并对联用技术在自由基清除物筛选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2.
白血病细胞CD34及P糖蛋白双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絮  谭获  苏航  赖毅妍 《广东医学》2002,23(10):1035-1036
目的 探讨白血病细胞CD3 4和P糖蛋白 (Pgp)表达及其他临床指标与化疗疗效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的方法测定患者白血病细胞CD3 4及Pgp的表达和CD3 4/Pgp的共表达水平 ,并与化疗疗效进行相关分析 ,同时对治疗达完全缓解 (CR)和未缓解 (NR)组间患者年龄、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 (WBC)、血小板 (Plt)等预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CR组和NR组间WBC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年龄、Plt无差别。白血病细胞上CD3 4及Pgp表达与化疗疗效不相关 ,但CD3 4/Pgp双表达与疗效显著相关 (P <0 0 5 ) ,在ANLL患者中更明显。结论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化疗疗效差。测定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上CD3 4/Pgp双表达较单独测定CD3 4或Pgp表达更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索抑癌基因Foxo1和PTEN在小鼠NK细胞淋巴瘤发生过程中是否发挥关键作用。方法:利用NKp46-iCre小鼠分别与Foxo1fl/fl、PTENfl/fl小鼠交配,得到NKp46-iCre;Foxo1fl/flPTENfl/fl(Foxo1△NKPTEN△NK)小鼠,即NK细胞内特异性敲除Foxo1和PTEN的小鼠,连续观察小鼠的生长发育和成瘤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内Foxo1和PTEN双基因缺失后小鼠主要淋巴器官内的NK细胞的比例变化;利用B16F10恶性黑色素瘤移植瘤小鼠模型观察小鼠NK细胞内Foxo1和PTEN双基因缺失后对NK细胞的肿瘤免疫监视功能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了NK细胞特异性Foxo1和PTEN双基因缺失小鼠模型,连续观察小鼠46周,与对照组小鼠(Foxo1fl/fl PTENfl/fl)相比,小鼠生长未见明显异常,未形成自发性肿瘤。与对照组小鼠相比,Foxo1△NKPTEN△NK小鼠的外周血、淋巴结、骨髓、脾脏中NK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B:4.76%±0.46%vs 4.17%±0.64%)(P0.05,n=8);(BM:1.13%±0.23%vs 1.31%±0.10%)(P0.05,n=8);(LN:0.50%±0.10%vs 0.85%±0.20%)(P0.05,n=8);(SP:4.41%±0.65%vs 3.5%±0.24%)(P0.05,n=8)。B16F10恶性黑色素瘤移植瘤小鼠模型建立后,与对照组小鼠(Foxo1fl/fl PTENfl/fl)相比,Foxo1△NKPTEN△NK小鼠的生存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n=13)。结论:抑癌基因Foxo1、PTEN在小鼠NK细胞淋巴瘤发生过程中可能不具有关键作用,缺失后对体内NK细胞的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4.
[摘要] 目的 研究低位直肠良性肿瘤应用吻合器经肛门行直肠黏膜选择性切除钉合术(TST)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 方法 收集162例低位直肠良性肿瘤的患者,其中90例行TST治疗(TST组),72例行传统经肛门肿物切除术(对照组),就两组切除肿瘤的完整程度,术中、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结果 TST组均顺利切除肿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切除组织的完整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应用TST治疗低位直肠良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淋巴瘤患者化疗后间质性肺炎发生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以加强对该病的预防并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近5年来经治的72例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发生间质性肺炎的相关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规律,总结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72例患者中,有55例同时接受了含蒽环类和环磷酰胺方案的化疗,其中含CD20单抗者31例,含有博莱霉素者19例。72例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65例联用了抗生素治疗,7例仅给予激素治疗。有50例经激素等治疗后病情逐步好转,另有22例患者经激素治疗后好转,但在激素减量或停用后间质性肺炎再复发加重,其中16例再次给予激素治疗仍然有效,另6例后期合并严重的肺部混合性感染和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并发质性肺炎可能与环磷酰胺、博莱霉素等细胞毒化疗药物所致肺损伤和化疗及利妥昔单抗导致机体免疫失调等相关,早期激素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病情。  相似文献   
76.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是恶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其复发和难治常常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手术、放疗、化疗和姑息治疗等作为传统的抗肿瘤治疗模式,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每年仍然有大量患者因肿瘤不治而死亡.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尤其是表达CD20的成熟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在利妥昔单抗问世之后,其治愈率有了大幅度的上升,然而仍然有近20%-40%患者因复发和难治而去世.近5年来,随着可特异性识别B细胞表面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的T细胞(CAR-T)的发展,尤其是CD19 CAR-T细胞免疫治疗在针对复发和难治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CAR-T细胞免疫治疗便逐渐受到广大研究者和临床学家的重视,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多家医疗机构纷纷注册和开展了针对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临床试验.本文就CD19 CAR-T细胞在治疗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过程中的发展历史,在前进行中的主要的临床试验和已经证实的主要潜在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7.
目的:根据WHO(2008版)造血和淋巴肿瘤分类标准,探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恶性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1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病理诊断443例恶性淋巴瘤,复习其临床资料、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按WHO(2008版)分类标准进行病理诊断及分类。结果:443例恶性淋巴瘤中霍奇金淋巴瘤11.06%(49/443),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88.94%(394/443)。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细胞性淋巴瘤66.37%(294/443),T细胞性淋巴瘤22.35%(99/443)。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发病构成比居前5位分别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41.53%(184/443)、滤泡性淋巴瘤11.06%(49/443),外周T细胞淋巴瘤5.64%(25/443),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5.19%(23/44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4.74%(21/443)。HL中以结节硬化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为多(4.51%,20/443)。恶性淋巴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8∶1,中位年龄57岁(7~94岁)。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起病部位均以颈部淋巴结为多。结论:443例淋巴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远多于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多见,霍奇金淋巴瘤中以结节硬化性霍奇金淋巴瘤多见。大部分淋巴瘤类型以男性发病为多,起病部位以颈部淋巴结为多。  相似文献   
78.
79.
何剑波  李会琪  侯沛红  苏航  郭强  瞿洁敏 《医学争鸣》2006,27(19):1740-1740
1临床资料2002-01-01/2006-01-01在我院神经中心住院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77(男35,女42)例;年龄32~93(平均70.4±18.5)岁,<50岁12例,50~69岁者24例,>70岁者41例;入院距发病时间(18.4±10.5)h.诊断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起病1wk内在我院就诊,有较完整的病史、神经系统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住院经过记录.对入选患者记录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及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情况;治疗情况分析;死亡及病残分析;头颅CT分析.心脏病基础情况:冠心病35例,风心病8例,肺心病10例,高…  相似文献   
80.
目的:对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综合治疗的方案、疗效、不良反应进行总结,为今后选择治疗策略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41例HL患者化疗后接受两种不同剂量及设野的放疗,并对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随访.结果:采用ABVD、MOEP/ABV、COEP/BACOP、CHOP及MOPP化疗方案的单周期有效率分别为85.5%、75.7%、70.4%、69.8%、65.7%;接受受累野照射或扩大野照射的两组CR率分别为82.3%和83.3%;放疗后出现局部纤维化15例,心电图明显异常8例,心包、胸腔积液4例,第二癌1例.综合治疗5年总生存率(OS)91.2%,3年总生存率94.9%.结论:ABVD仍为HL的首选化疗方案;30Gy<DT≤40Gy剂量纽与40Gy<DT≤55Gy剂量组间远期疗效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低剂量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另一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