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经内镜胰管括约肌切开治疗慢性胰腺炎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15岁。因间歇性上腹痛5个月,B超示“胰管扩张”,以慢性胰腺炎收入院。入院后体检发现中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B超及CT示胰腺外形不规则,部分区域钙化,主胰管扩张,呈串珠状,最大直径8mm。腹水,右胸腔大量积液。血淀粉酶950U(正常参考...  相似文献   
32.
[摘要] 目的 探讨同一术者腹腔镜下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征医院结直肠外科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实施的2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75~280 min,平均216 min;出血量50~350 mL,平均140 mL;住院时间8~11 d,平均9.5 d;无一例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随访4~39个月,1例死于腹腔转移,3例肝转移灶切除术后复发并再次给予切除。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33.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回顾分析7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均有阻塞性黄疸。5例免疫学方面检查均为阳性。手术证实6例及ERCP和PTC检查3例均发现胆管呈不同程度地变厚、变硬及狭窄。6例行胆道外引流术,并予以激素、中药、抗生素及保肝利胆等治疗,其效果较显著。结论:支持自身免疫的病因学说。诊断主要以手术探查为主要依据,ERCP,PTC及免疫学检查亦有助于诊断。主张早期手术治疗,长期的导管外引流应视为首选术式。皮质激素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4.
消化性溃疡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接受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和未患残胃癌的患者各60例,比较两组的常见临床特征.结果 残胃癌以术后10~20年内最为高发.相比较对照组,发生残胃癌的患者以十二指肠溃疡为原发病,首次手术时接受毕Ⅱ式吻合术的比例较高(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接受胃大部切除的患者在术后10年后应继续随访,对于有胃十二指肠返流的患者的随访应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35.
胆肠内引流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较高,尤其在中国沿海地区,有文献报道,部分地区肝内胆管结石占胆石症患者的42%以上。"去除病灶、取尽结石、解除梗阻、通畅引流"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原则和方针,然而在临床应用中,有些患者肝内大量结石,且在Ⅲ级胆管以上,或肝内病变所处的位置特殊.  相似文献   
36.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和狭窄的防治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16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治疗经过. 结果: 本组胆管损伤病例中,12例与胆囊手术有关.16例经首次处理后7例被治愈,9例经2次胆管手术.术后随访15例,随访疗效优良率为87%. 结论: 预防胆管损伤是关键.应正确掌握胆管损伤的处理原则和方法.胆管损伤修复术后出现的胆管狭窄,以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7.
拔T管致胆漏经腹腔镜手术治疗6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6例常规拔T管致胆漏的患者,均为腹膜炎体征较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者。6例均治愈。提示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拔T管所致胆漏是安全、有效的,并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点。  相似文献   
38.
胰腺假性囊肿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假性囊肿治疗方法探讨胡志前王元和吴德敬王为民王毅胰腺假性囊肿(PPC)是胰腺炎和胰腺创伤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PPC的治疗有较大改进(1,2)。我院自1985年~1997年共收治PPC4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  相似文献   
39.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持续性发热原因的探讨及处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摘要: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持续性发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收集13年间295例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伴脾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中80例术后体温高于38.5℃,持续性发热2周以上的发热原因和处理进行分析。结果 除2例发热原因不明外,术后发热均由各种并发症引起,其中门脾静脉血栓形成35例,脾窝积血、积液合并感染20例,左膈下感染7例,肺炎、胸腔积液或积脓5例,术后胰尾部脓肿、泌尿系感染、切口感染各3例,食管吻合口瘘1例,腹腔感染1例。持续性发热与肝功能分级有关(P<0.01),与术式无关(P>0.05)。门脾静脉血栓形成与术式选择无关(P>0.05)。结论 门脾静脉血栓形成及脾窝积血、积液或感染是术后持续性发热的主要原因。防治各种感染及改善肝功能可有效地减少术后持续性发热。  相似文献   
40.
胆囊癌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预后非常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胆囊癌与胆囊结石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胆囊慢性炎症状态密切相关.慢性炎症导致胆囊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也成为了近年研究的热点,持续的局部炎症反应可能通过刺激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诱导血管生成和削弱免疫反应来促进突变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