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379篇
预防医学   26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24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5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8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联合神经节苷脂(GMI)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HIE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TanⅡA 1mg·kg^-1·d^-1静脉滴注;GMI 20mg/d静脉滴注,7-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100mg/d和脑蛋白水解物2ml/d静脉滴注,连用7-10d。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nⅡA联合GMI能显著促进新生儿HIE临床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因"反复咯血6年,复发6 d"于2009年2月23日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色鲜红,量少,当地医院拟诊"支气管扩张",经抗感染治疗1周后好转.此后症状反复出现,约2~3年咯血1次,量少,均可经抗感染治疗好转.发作间期无明显咳嗽、咳痰.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价重庆市黔江区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和防治效果,为该区碘缺乏病目标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区按行政区划分为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每个方位随机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4个村,每个村抽取10份居民食用盐,5个方位共200份居民食用盐检测碘含量;每个乡镇调查1所小学8~10岁儿童80名(男、女各半),5个方位共400名进行甲状腺触诊法检查;每个乡镇调查1所小学8~10岁儿童尿样20份(男、女各半),5个方位共100份计算尿碘中位数;每个乡镇调查1所小学5年级学生30名,5个方位共调查150名学生的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调查5个方位碘盐销售网络建设、碘盐销售点数量和分布、碘盐货源和销售量等情况。结果 5个调查点的居民用户食用盐碘含量合格率为95.5%。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45.9μg/L,其中50~200μg/L占66%,300μg/L占30%,50μg/L占3%。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4.25%。5年级学生防治知识及格率为85.33%,平均分为4.46分(满分为5)。结论黔江区消除碘缺乏病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标准。  相似文献   
99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因头部外伤所导致的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此类病人大都呈深昏迷状态,GCS评分3~8分.急诊抢救状态往往需行气管切开,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否规范,与病人抢救效果和预后有直接关系.我科2005-2008年共收治此类病人76例,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95.
我科对2008-01-2009—01收治的60例脑血管疾病昏迷病人适时使用口咽通气道,取得明显效果,提高了临床抢救质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喻箴  吕琳  罗家洪  陈莹  何利平  孟琼 《医学信息》2010,23(5):1227-1228
目的 探讨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的影响因素,为改进其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1月各采用分层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以问卷方式调查了506名昆明市西山区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意见和建议.结果 ①县级医院的服务质量与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就医方便、交通等6项有关系;②乡镇卫生院受医疗技术水平、就医方便程度和收费的影响;③村卫生室受医疗技术水平、离家距离的影响.④农民患病后门诊就诊偏向选择省市级医疗机构,选择县级、乡镇级医院就诊的比例明显偏低.结论 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中,除医疗技术外其余主要影响因素各不相同;西山区县乡级医疗机构布局存在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碱基切除修复基因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1(OGG1)对紫外线(UVB)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损伤(LEC)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UVB照射人LEC(SRA01/04细胞株)诱导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利用siRNA敲降技术针对靶基因OGG1设计3个siRNA(分别为siOGG1#1、siOGG1#2和siOGG1#...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分析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收治的成人S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合并COPD与非合并COPD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建立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SCAP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166例SCAP入选,平均年龄72.3岁,死亡41例,病死率24.7%.合并COPD者以男性(80.6%)及吸烟者(62.7%)居多;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13.4%)、机械通气(31.3%)和激素治疗(52.2%)的比例、住院病死率(29.9%)均明显高于非COPD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合并COPD(OR=8.1,95% CI:4.7~23.9,P<0.01)、多肺叶或双肺病变(OR=9.3,95% CI:4.5~26.3,P<0.01)和发生休克(OR=7.0,95% CI:3.2~9.4,P<0.01)是SCAP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SCAP患者发病率高、预后差.合并COPD将增加SCAP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999.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分析影响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的临床及非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成人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Fine危险分级标准分为低危组(Ⅰ~Ⅲ级)和高危组(Ⅳ~Ⅴ级)。分析2组住院时间延长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计302例成人CAP患者人选。其中111例(36.8%)处于Fine危险分级Ⅰ~Ⅲ级,191例(63.2%)处于Ⅳ~Ⅴ级。总体住院时间2~47d,平均10.5d。Ⅰ~Ⅲ级的低危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5d,Ⅳ~Ⅴ级高危患者为11.5d。肺炎相关因素和非临床因素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的患者比例在低危组显著高于高危组(P〈0.05)。而出现并发症和基础疾病恶化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的患者比例在高危组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结论目前我国成人CAP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仍高于国外水平。除了稳定基础疾病和防治并发症外,必须捉商医疗服务质量,减少非临床因素导致的非必要住院时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改良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改良双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双侧引流术。记录2组格拉斯哥(GCS)评分,观察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GCS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级恢复率高于对照组,3级恢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术疗效较好,能促进术后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