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了解2013年我国≥18岁超重肥胖患者采取体重控制措施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在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30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18岁成年人179 570人。问卷调查获取人口学特征、采取体重控制措施情况等信息;通过体格检查获取个体的BMI、腰围和血压;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检测FPG、餐后2 h血糖、TC、TG、LDL-C和HDL-C。剔除关键信息缺失者152人,最终对87 545名调查对象资料进行分析。经复杂加权后分析不同特征超重肥胖患者采取体重控制措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我国≥18岁超重肥胖患者采取体重控制措施率为16.3%(95% CI:14.9%~17.7%)。在所有采取体重控制措施的12 133名患者中,采取体重控制措施的构成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饮食(40.9%,95% CI:38.4%~43.3%)、饮食运动组合(31.5%,95% CI:28.9%~34.0%)、运动(22.8%,95% CI:21.0%~24.6%)和药物(1.3%,95% CI:1.0%~1.7%)。有利于采取体重控制措施的因素有女性(OR=1.26,95% CI:1.15~1.38)、低年龄(18~44岁,OR=1.51,95% CI:1.31~1.74)、高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OR=4.52,95% CI:3.76~5.43)、高年收入(2.4~万元,OR=1.94,95% CI:1.63~2.30)等;不利因素有农村(OR=0.63,95% CI:0.55~0.72)等。结论 我国超重肥胖患者采取体重控制措施率较低,且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应针对不同特征群体,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宁波市2001-201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宁波市2001-2010年乙肝监测数据。结果 2001-2010年宁波市乙肝报告发病率为33.50/10万;乙肝发病呈下降趋势;发病人群主要以青壮年为主;低年龄组儿童的发病率降低明显。结论乙肝是今后我市重点预防控制传染病之一,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仍是今后控制乙肝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酸(uric acid,U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结肠透析治疗,治疗组应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SCr、BUN、UA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2. 2%,治疗组有效率为84. 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SCr、BUN、UA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74.
2012年10月24日,江苏省某小学校医电话报告,该校一(3)班自10月22日以来十多名学生因出现呕吐缺课.为明确感染原因,确定影响范围,防止疫情扩大并制定有效控制措施,10月25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组成调查组介入开展调查与处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江苏省某小学教职员工和学生及学生家长.该小学为非寄宿学校,设有6个年级36个班级,共有在校学生1 789名,教职员工110人.学校为师生仅提供午餐,在校用餐学生1 400多名,饮水均为桶装水,每1~2 d更换1次.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构建IRF-4结合蛋白(IBP)基因RNA干扰 (RNAi) 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内IBP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以IBP为靶基因,以pcDNATM6.2-GW/EmGFPmiR质粒为载体,设计构建4对重组体,并进行DNA测序鉴定.重组载体转染MDA-MB-231细胞后,选择转染效果最好的1对重组体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株,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表达质粒对IBP 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效果;MTT法检测对各组细胞生长的影响;细胞体外侵袭实验测定对侵袭力的影响.结果 重组体测序结果与目的序列完全一致;重组体转染MDA-MB-231细胞后IBP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约70%;IBP表达下调后乳腺癌细胞增殖减缓(P<0.05);同时体外侵袭实验显示转染后乳腺癌发生迁移细胞数明显低于未转染组和空质粒对照组[分别为(25±7)、(67±6)、(68±5),P<0.05].结论 下调IBP能有效降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力.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2例患者按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纯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配方辨证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比单纯西医治疗好.  相似文献   
77.
患者男,60岁,因上腹间歇性疼痛15d并胃占位1周收入我院。患者15d前出现间歇性上腹疼痛,在某诊所行针灸治疗无效后,于1周前至当地某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胃占位性病变,经治疗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后转入我院。患者发病以来,饮食、睡眠良好,无恶心、呕吐及黑便,无消瘦。入院查体: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肠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肿物,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min。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高脂血症的针灸治疗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涛  龚琦 《针灸临床杂志》1998,14(4):56-56,F003
近年来高脂血症的针灸治疗概况610031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申涛龚琦高脂血症是脂质代谢紊乱的结果。临床上可简单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及混合型等3型。血浆脂质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这已得到公认。近10多年来,对脂蛋白于动粥...  相似文献   
79.
目的:为探讨中药仙贞片改善糖尿病患者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的作用。方法:观察72例气阴两虚、肾虚血瘀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中药仙贞片组)治疗前后Na+-K+-ATP酶、Ca2+-Mg2+-ATP酶、全血粘度、血糖及临床症状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药仙贞片组)疗后Na+-K+-ATP酶.Ca2+-Mg2+-ATI”酶活性升高,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全血粘度和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降低血糖的总有效率为空腹血糖(FBG)77.S%、餐后2h血糖(2°PBG)69.4%;而对照组(安慰剂组)全血粘度及临床症状元显著改善,降低血糖的总有效率为FBG.41.7%、2°PGB38.9%。结论:仙贞片具有改善患者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改善全血粘度,降低血糖及改善临床症状等作用,为仙贞片治疗气阴两虚、肾虚血瘀NIDDM患者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0.
HPLC法同时测定丹灯通脑胶囊中野黄芩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丹灯通脑胶囊中野黄芩苷和丹酚酸B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体积分数为2%的冰醋酸水溶液(溶液A)和乙腈-甲醇(体积比为1:1,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在0~15 min,溶液B体积分数由30%线性改变至36%;15~25 min,维持溶液B体积分数为36%不变;25~30 min,溶液B体积分数由36%线性改变至3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结果野黄芩苷和丹酚酸B分别在5.7~57.0 mg.L-1和22.2~222.0 mg.L-1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8和0.9999。野黄芩苷和丹酚酸B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和100.3%,RSD(n=9)分别为0.9%和0.5%。结论HPLC法简便、专属、重复性好,可用于丹灯通脑胶囊中野黄芩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