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目的评价IMA作为慢性肾脏患者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72例慢性肾病患者根据心肌缺血诊断标准分为心肌缺血组、非心肌缺血组各36例,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ACB原理检测3组IMA水平。结果 CKD心肌缺血组、非心肌缺血组IM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KD心肌缺血组IMA水平值高于CKD非心肌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A可作为早期诊断CKD患者心肌缺血的灵敏、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评价IMA作为慢性肾脏患者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72例慢性肾病患者根据心肌缺血诊断标准分为心肌缺血组、非心肌缺血组各36例,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ACB原理检测3组IMA水平.结果 CKD心肌缺血组、非心肌缺血组IM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KD心肌缺血组IMA水平值高于CKD非心肌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A可作为早期诊断CKD患者心肌缺血的灵敏、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检测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探讨其在儿童腹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小儿科腹泻患儿86例,采用自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PCT和hs-CRP。结果:与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组相比较,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的PCT、hs-CRP显著升高(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PCT、hs-CRP含量可提高儿童腹泻诊断与分类的可靠性,指导医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基因E211 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关联性,为汉族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发病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79例和正常女性志愿者80例分为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组和女性正常对照组,采用PCR技术扩增出AR-E211 G>A基因多态位点的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StuⅠ...  相似文献   
35.
瘦素与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瘦素在体内可参与多种代谢的调节。研究发现骨髓中的脂肪细胞亦能分泌瘦素.瘦素受体是造血细胞因子受体家族成员。实验显示瘦素与其受体结合.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及血管生成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椎间孔切开在预防C4,5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并发C5神经根麻痹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应用锚定法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患者155例,男75例,女80例;年龄38~75岁,平均54.5岁。单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开门组)90例,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同时行C4,5椎间孔切开(切开组)65例。术后8周、1年评估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C5神经根麻痹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状况;影像学上颈椎曲度指数、开门角度变化、脊髓前缘及后缘向后漂移距离。结果 手术时间90~140 min,平均(110±14) min;术中出血量100~250 ml,平均(160±45) ml。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4个月。两组术后8周、1年JOA评分及改善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开门组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8.89%(8/90),切开组4.62%(3/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5神经根麻痹均表现在开门侧。两组颈椎曲度指数术前、术后8周、术后1年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椎板开门角度与术后8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脊髓前缘后移距离术后不同时点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脊髓后缘后移距离与术后8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同时行C4,5椎间孔切开可降低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对术后JOA评分改善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7.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是一种交界性的、具有局部浸润性的肿瘤,好发年龄为30~40岁,女性多于男性,且好发于四肢长骨干垢端^[1]。脊柱骨巨细胞瘤较少见,占所有GCT的1.3%~6.5%^[2-3]。脊柱骨巨细胞瘤早期临床表现较少且隐匿,诊断困难,目前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4]。目前临床上肿瘤切除后造成的骨缺损主要是通过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或人工骨植骨完成。但植骨材料来源受限,且往往不能精准匹配骨缺损部位需求,造成植入物与缺损区不匹配、重建困难。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脊柱骨巨细胞瘤的术后重建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8.
患者:男,29岁。自觉乏力,逐渐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6个月,伴低热1个月。无出血倾向,二便正常,给予抗生素治疗,症状无好转。近5—6天,食欲明显减退,恶心,腹胀,于1994年2月14日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有肝、肾疾病史。查体:体温37.6℃,重度贫血外观,神志正常,除打针部  相似文献   
39.
在2012年10月-2013年4月我科用消风散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白细胞升高急性荨麻疹痊愈率95%,疗效满意.因此,在临床中治疗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急性荨麻疹时,如果没有明确的感染灶及病原学依据,可以首先辨证使用消风散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同时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查,可以避免抗生素的盲目使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对比火针及卤米松乳膏在亚急性、慢性湿疹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卤米松乳膏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瘙痒评分、EASI评分,并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瘙痒评分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EASI评分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的止痒效果、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均优于卤米松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