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265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280篇
预防医学   9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89篇
  1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21.
红曲对去势大鼠血清激素水平、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红曲对去势大鼠血清激素水平、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取12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40只,其中30只打开腹腔去除双侧卵巢,逐层缝合,另10只予以单纯打开腹腔不切除卵巢.将大鼠分为A组(模型组)、B组(红曲治疗组)、C组(阳性对照组)、D组(假手术组)四组,饲养12周后,分别予以生理盐水、红曲水提液、α-D3水溶液及生理盐水灌胃.灌胃12周后,活杀各组动物,以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骨密度.取血清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骨钙素、降钙素.通过三点弯曲试验,记录载荷--变形曲线,测定骨生物力学指标.结果:经过12周的红曲水提液灌胃治疗,明显提高了去势大鼠的血清激素水平、骨密度,并能改善去势大鼠的骨力学性能.结论:红曲可提高去势大鼠骨密度值,改善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推测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血清激素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2.
失眠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不寐的病因、病机早在张仲景所著述的《金匮要略》中被论述。笔者以酸枣仁汤加减治疗老年人失眠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经延髓腹外侧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的护理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专科护理。方法我科收治的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经采用延髓腹外侧微血管减压术,有针对性地开展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结果经过治疗,1例患者因年龄较大,术中出血量大,术后并发证多,于术后5d死亡。2例患者血压下降,用药量降低,其余5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手术后常规出院。结论通过严格掌握原发陛高血压病患者的适应证及做好手术前后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脑梗死病人低钠血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与营养相关因素的关系,旨在提高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240例脑梗死病人,于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钠、血红蛋白、总蛋白、清蛋白、C-反应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0例脑梗死病人发生低钠血症者为61例,占25.42%。低钠组病人血清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血钠正常组,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血钠正常组(P<0.05)。脑梗死病人血清钠与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脑梗死病人低钠血症与机体营养不良因素密切相关,在纠正低钠血症的同时,要加强病人营养支持,从而提高临床综合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沙门菌是人和动物感染的重要病原,是全球细菌性食源性传染病的常见病原。在门诊腹泻患者中,沙门菌感染主要是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引起的。对于临床上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应及早用抗菌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是氟喹诺酮类药物(针对成人)和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针对儿童)。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分析ICU采用Tosight视频喉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更换经鼻气管插管导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30例ICU治疗中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15例给予Tosight视频喉镜引导下更换经口气管插管为经鼻气管插管,对照组给予传统Macintosh直接喉镜更换经口气管插管为经鼻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操作及留置时间、气管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操作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留置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时及气管插管后2分钟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高于观察组(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比较气管插管时及插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χ2=3.333,P<0.05)。结论 ICU采用Tosight视频喉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更换为经鼻气管插管与传统Macintosh直接喉镜比较暴露良好,插管操作刺激小,一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青年(≤45岁)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青年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358例房颤患者(≤60岁)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n=94)及非青年组(45岁<年龄≤60岁,n=264),比较两组基线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随访。手术3个月后,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的房颤、心房扑动和(或)房性心动过速发作且持续时间大于30 s定义为房颤复发。结果:青年组房颤患者平均年龄为(39.7±4.8)岁,男性76例(80.9%)。青年组与非青年组相比房颤病程较短[(15.8±15.6)个月vs.(27.5±34.0)个月,P=0.001],CHA2DS2-VASc评分[(0.74±0.83)分vs.(1.19±1.07)分,P<0.001]和HAS-BLED评分[(0.40±0.54)分vs.(0.63±0.65)分,P=0.002]更低,左心房内径更小[(38.2±5.6)mm vs.(40.0±5.4)mm,P=0.006],合并心房...  相似文献   
29.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31例良性腮腺肿瘤和32例恶性腮腺肿瘤患者血清中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53水平的变化.腮腺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中CEA、CA153的表达水平虽高于良性肿瘤一组,但两者相比,P>0.05,恶性肿瘤组中CE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P<0.05).中低分化腺癌患者血清CEA和CA153值均明显升高,肌上皮癌患者血清CEA值均明显升高.我们认为检测血清CEA、CA153在鉴别腮腺肿瘤性质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分析确诊感染德尔塔(Delta)毒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方法 纳入2021年7月29日-8月16日在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确诊的75例Delta毒株COVID-19患者,并与2020年2月扬州市37例确诊原始毒株COVID-19患者进行比较,包括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75例Delta毒株感染患者中,男26例,女49例,中位年龄50.7(35.0,67.0)岁,其中41 ~64岁者24例(32.0%),≥65岁者28例(37.3%);原始毒株感染患者中位年龄46.2(36.5,55.5)岁,其中41 ~64岁者20例(54.1%).47例(62.7%)确诊Delta毒株COVID-19患者曾接种过1~3针疫苗,66例(88.0%)患者行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后有明确的接触史,而34例(91.9%)原始毒株感染患者有明确接触史.5例Delta毒株感染患者无临床症状,54例(72.0%)有不同程度的发热,39例(52.0%)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21例(28.0%)有神经系统症状.就诊时病程>48 h患者年龄大于病程<24 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48 h患者单核细胞计数低于病程<24 h患者,病程>48 h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病程<24h及24~ 48 h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病程24~48 h以及>48 h患者胸部CT特征性炎症检出率高于病程<24 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患者咽拭子核酸开放阅读框基因、核壳蛋白基因Ct值无差异.结论 扬州市Delta毒株COVID-19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与COVID-19原始毒株相比,Delta毒株感染患者神经系统症状高发,肺部病灶进展迅速,建议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