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路盖克用于乳腺肿瘤术中镇痛123例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路盖克用于乳腺肿瘤单纯切除术中镇痛效果,即选择乳腺手术切口表皮局麻,而未做乳腺肿块周边的浸润性麻醉,术前口服路盖克,起到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口服路盖克2片,术前30min给药。结果:完全有效者86例,占受试者总数的70%;明显有效者29例,占23.5%;中度有效者4例,占3.2%;轻度有效才2例,占1.6%,无效者2例,占1。.6%。结论:路盖克对乳腺肿瘤术中镇痛有良好效果,起效快,持  相似文献   
12.
13.
小儿急性脓胸早期手术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脓胸的治疗体会。方法对1999年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54例小儿脓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结论开展早期行纤维膜剥脱、扩清术加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小儿急性脓胸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早期手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患者,老年男性,因情感应激后,出现呕血、黑便2小时入院。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约300ml,黑便一次,柏油样便,量约500ml,伴有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门诊测量血压60/40mmHg,以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收入院。患者10年前有类似呕血、黑便一次,胃镜检查未明确出血病因,有冠心病史五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和低频超声显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和其测量准确性。方法急性阑尾炎患者60人,超声显像检查阑尾的大小、形态、阑尾壁的厚度、阑尾腔有无扩张、有无粪石、周围有无积液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阑尾壁的血流分布情况,高频超声显像测量阑尾的直径,低频超声显像测量阑尾的长度,与手术结果相对照,并作相关分析。结果与术中测值比较,高频超声显像能较准确地显示和测量阑尾直径(P〉0.05),低频超声显像测量阑尾长度与术中测值误差较大(P〈0.01),但相关性较好。结论高频和低频超声联合应用观察测量阑尾的大小,测值较准确,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选择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研究生不同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对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元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元化的措施,为完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由于手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殊,手背烧伤比手掌烧伤更易发生,我科1996~2000年采用早期切削痂网状皮 移植和大张自体皮移植及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植等方式治疗手背烧伤患者35例,共50只手,随访1年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30例,女5例,年龄最大为70  相似文献   
18.
<正> 辐照氟银猪,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敷料,治疗烧伤病人与皮肤缺损、溃疡、褥疮等已有人报到,我科根据病人的烧伤情况应用辐照氟银猪皮创面外用与贝复济(BFGF)联合应用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2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种以大鼠隐血管束为预制血管蒂的全腹壁预制皮瓣模型的设计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8只SD大鼠按Ⅰ期手术与Ⅱ期手术之间的间隔时间2、4、6周分为三组。Ⅰ期手术制备大鼠后肢隐血管束预制血管蒂,Ⅱ期手术切开皮瓣四边,形成以预制隐血管束为蒂的岛状皮瓣。Ⅰ期、Ⅱ期术后观察皮瓣血运,记录皮瓣成活面积及成活率。检测Ⅱ期皮瓣血管蒂旁局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取成活皮瓣制作病例切片,HE染色,计算血管密度(血管数/mm2)。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Ⅰ期术后各组大鼠腹部皮瓣全部成活;Ⅱ期术后1周,Ⅰ组皮瓣全部坏死,Ⅱ组、Ⅲ组皮瓣平均成活率分别为(14.68±1.02)%,(16.19±1.71)%(P<0.05);Ⅱ期皮瓣局部组织VEGF平均含量:Ⅰ组243.95±4.37,Ⅱ组240.89±3.11,Ⅲ组239.19±2.61(P>0.05);大鼠平均血管密度6周组较4周组略有增多,但差别不大(P>0.05)。结论:大鼠隐血管束全腹壁预制皮瓣模型,可以作为研究提高预制皮瓣成活率的基础,Ⅰ期手术与Ⅱ期手术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需4周。  相似文献   
20.
糖耐量减低(IGT)是2型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前期阶段,有效干预糖耐量减低阶段,对阻断或延缓2型糖尿病发病十分重要,同时也符合中医“治未病”的指导思想.笔者采用地黄养阴汤治疗糖耐量减低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