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糖耐量减低(IGT)是2型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早期阶段,我国糖耐量减低患病率3%~6%,几乎所有的2型糖尿病均是通过IGT阶段演变而来,现将其治疗IGT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耐量减低又称糖耐量降低(IGT),是介于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糖代谢异常,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一个重要阶段,不仅2型糖尿病存在IGT阶段,部分1型糖尿病也有这个阶段。诊断标准为口服75 g无水葡萄糖后糖耐量试验(OGTT)  相似文献   

3.
<正>0引言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餐后高血糖症包括:空腹血糖正常的餐后高血糖症,见于糖耐量减低(IGT)和轻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增高的餐后高血糖症,如糖尿病。这里主要叙述糖耐量减低有关的餐后高血糖症的发病机制、重要性和防治。1发生机制有关资料表明,几乎所有2型糖尿病病人在发生糖尿病以前,均经过糖耐量减低的阶段,故糖耐量减低是2型糖尿病自然史中的一个阶段。2诊断  相似文献   

4.
糖耐量异常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每年约5%~10%的糖耐量减低患者转化为糖尿病。我国有近4000万糖耐量减低患者,干预糖耐量异常,阻止或延缓其发展为糖尿病,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的关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医对糖耐量减低的病机、临床辨证分型及中药治疗的研究,以期深化对糖耐量减低的中医认识。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糖尿病的深入研究,糖耐量减低也逐渐受到重视。糖耐量减低是一种重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大量证据表明糖耐量减低患者发展成为糖尿病及合并大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正常糖耐量者相比显著增加;减少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早期发现糖耐量减低,及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6.
王振永 《当代医学》2007,(6):105-106
目的 通过对农村葡萄糖耐量减低人群的干预治疗,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方法 对30例患者通过控制饮食 运动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三年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除一例仍在服药外均没有转成2型糖尿病.结论 早期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人群是防止发生2型糖尿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王振永 《当代医学》2007,(11):105-106
目的 通过对农村葡萄糖耐量减低人群的干预治疗,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方法 对30例患者通过控制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三年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除一例仍在服药外均没有转成2型糖尿病.结论 早期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人群是防止发生2型糖尿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王永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7):2302-2303
目的:研究氯氮平同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中是否会增加患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的危险。方法:对77例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82例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检查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按国际卫生组织标准对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进行分类。结果:在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中,6.49%(5/77)有糖尿病(2型),19.48%(15/77)为糖耐量减低;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中,3.65%(3/82)为糖尿病(2型),6.09%(5/82)为糖耐量减低,两组间患糖尿病无显著性差异,而糖耐量减低,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氮平比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更易导致糖耐量减低。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水平与大血管并发症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在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及IL-6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31例正常对照组成员、30例糖耐量减低患者、33例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患者及31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患者,应用放射免疫法(R IA)测定各组血清IL-6的水平。结果:①糖耐量减低组、糖尿无大血管并发症组、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IL-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IL-6显著高于糖尿病无大血管并发症组(P<0.01)。②IL-6与HOM A-IR、SBP、DBP、FBS、HbA 1c、TG成正相关。结论:①IL-6是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及合并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②IL-6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葡萄糖耐量减低和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25OH总维生素D [25(OH)D]浓度的关系,为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葡萄糖耐量减低和2型糖尿病患者各28例,分别设为糖耐量减低组和2型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28例,设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受检者的IMT和25(OH)D水平,应用Spearman统计分析IMT和25(OH)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糖耐量减低组、2型糖尿病组患者IMT依次升高[(0.87±0.15) mm vs (0.96 ± 0.18) mm vs (1.13 ± 0.30) mm]、25(OH)D水平依次降低[(18.03 ± 7.35)μg/L vs (15.34 ± 6.84)μg/L vs (12.53 ± 5.38)μg/L],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IMT和25(OH)D水平呈负相关(r=-0.40,P<0.05).结论 葡萄糖耐量减低和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IMT增厚、血清25(OH)D水平降低,血清25(OH)D水平降低与颈动脉IMT增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代谢疾病,长期慢性高血糖,导致人体重要组织及器官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老年糖尿病多为2型糖尿病,在确诊前,往往经历糖耐量减低(IGT)阶段.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对IGT进行干预治疗,可预防及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本文作者调查分析某干休所183位老年人血糖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糖耐量减低(IGT)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同时也是各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对中医药学关于糖耐量减低的病因病机认识和治疗实践进行分析总结,为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开展糖耐量减低的中医中药治疗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缺陷引起的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症群,从患者糖耐量正常到糖耐量减低,直至确诊为糖尿病往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期,大约为7-10年,后转为临床症状明显阶段.糖尿病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如不控制饮食,则可能导致餐后血糖升高,长期持续的高血糖会加剧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最终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负荷后1 h血糖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受试者分为4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组.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组,正常糖耐量(Normal slucose tolerance,NGT)组;在NGT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肥胖、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 3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90例糖耐量减低患者按体重指数分为 3组 :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分别测定瘦素、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值、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结果 :LEP与 BMI、WAIST、HIP、FINS、PINS、IRI、TG呈正相关 ,而与 FBG呈负相关 ;LEP与PBS、TCH、HDL-c无关。肥胖组的 LEP、FINS、PINS、IRI水平明显高于超重组和正常体重组。结论 :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患者的瘦素水平受肥胖、高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和血脂等多因素的影响 ,提示瘦素可能在 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离退休职工糖尿病前期情况.方法: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某部门1 216名离退休职工开展空腹与餐后2h静脉血浆血糖检测及血脂检查,检测出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者.结果: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29.19%,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糖调节受损(IGR)的检出率分别为16.04%、13.16%、12.25%.结论: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特别是对糖耐量减低及空腹血糖受损兼有糖耐量减低者,可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第三大疾病.而糖耐量减低(IGT)者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非IGT人群高100倍,因此早期预防、早期干预治疗IGT者对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从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减低至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探讨其baPWV与HCY的关系。方法:60例患者,其中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各20例。每例均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仪测定baPWV及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CY。结果:从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减低至糖尿病,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加重,baPWV逐渐升高(P<0.05),HCY逐渐升高(P<0.05),且两者变化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baPWV与HCY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二者均对了解糖尿病早期动脉硬化及其程度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娟 《大家健康》2016,(1):130-130
目的:研究探讨西格列汀预防糖耐量减低人群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确诊为糖耐量减低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预防控制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饮食运动控制,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格列汀治疗,治疗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糖尿病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4.0%和16.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格列汀能有效预防糖耐量减低人群发展为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IGT人群中医药干预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正成为21世纪的流行病,糖尿病患病率正迅速增长。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4000万,90%以上为2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者作为2型糖尿病的潜在危险人群,每年以5%~10%的自然转归发展为2型糖尿病,IGT者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导致早期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是非IGT者的2倍。IGT作为2型糖尿病的前期,在此阶段干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是现在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