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7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对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防治与研究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发病率高,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根据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甲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流行率为80.9%,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流行率为57.6%,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75%(约1.2亿人)。  相似文献   
52.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对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358例,静脉滴注促肝细胞生长素,观察患者的症状、ALT、AST、PTA等项目,并判断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重型肝炎患者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后其乏力明显缓解,ALT、AST、TBIL下降,ALB及PLA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对生存2周以上的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及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78.4%、88.9%及27.5%。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可以用于治疗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53.
乙肝病毒基因型与患者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HBV基因型感染者临床特征的异同。选取慢性HBV感染者297例,用特异性引物PCR法测定其HBV基因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者在临床各方面表现有何异同。297例样本中B型占12.8%,C型占87.2%, 未发现其他基因型。B型者与C型者相比,年龄≤35岁者较多,血清ALT、AST水平较低,两组的血清HBVDNA水平无明显差异。B型在慢性HBsAg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所占比例逐步下降,而C型所占比例则逐步上升。B型者HBeAg阳性率低,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B型、年龄小者及女性者容易呈慢性HBsAg携带者状态。在17例死于肝病者中,B型者死亡时感染HBV时间较长。B型者对抗病毒治疗应答比C型者好。C型HBV 感染与严重肝脏疾病的发生有关,感染B型HBV者临床预后较好,对抗病毒治疗的应答较好。  相似文献   
54.
反义RNA体外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调控方式及反义RNA对HCV基因表达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业已建立的HCV基因调控细胞模型,以重组质粒共转染策略,将反义RNA重组质粒与HCV5′非翻译区(5′UTR)调控的报道基因——虫荧光素酶(luc)重组质粒共同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并以不表达反义RNA的原核重组质粒和不含有HCV5′UTR的luc重组质粒做为对照。转染细胞经短期培养后制备细胞提取液,荧光检测法检测luc基因的表达。结果 针对HCV5′uTR的反义RNA可以在体外有效抑制由HCV5′UTR调控的luc基因的表达,并具有剂量依赖效应。对照重组质粒转染实验证明,上述抑制作用呈序列特异性。结论 HCV5′UTR具有调控下游目的基因表达的重要功能,反义RNA可以在体外有效抑制由HCV5′UTR介导的病毒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5.
近年研究证实约有半数丙型肝炎患者无输血及血制品历史,并以慢性丙型肝炎为首发表现。但目前尚无实验方法能够判断患者有慢性化倾向,并在理论上得以阐述,因此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力求在HCV基因组中寻找其慢性化的原因及诊断指标。 一、材料和方法 1.质粒和菌株:pHCV-NS3N′和pHCV—NS3C′质粒,pSG5 neo(日本金泽医科大学提供);大肠杆菌JM109和BL21(Toyoso公司);各种内切酶,连接酶(Promega公司); T4 DNA多聚酶(瑞典Pharmacia公司);标准核苷酸,分子量标…  相似文献   
56.
构建了人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ZIPhulL-,以DNA-磷酸钙共沉淀技术转染包装细胞系PA317,以G418筛选,得到分泌假病毒颗粒滴度达到106CFU/ml的细胞克隆。以8为感染倍数感染2.2.15细胞系,IL-2分泌表达水平为6I/m1,可显著抑制HBsAg的分泌表达,对HBeAg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含IL-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ZIPSV(X)的假病毒颗粒感染2.2.15细胞以后对乙肝病毒无显著影响。以6IU/ml的重组人IL-2也不能抑制HBsAg及HBeAg的表达。在细胞水平上,实现了人IL-2转基因表达及抗乙肝病毒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57.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是由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疾病 ,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侵入人体后借细胞表面的CD4分子及某些趋化因子受体侵犯宿主细胞 ,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破坏 ,进而引起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现就该病治疗的中心环节———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介绍。一、抗HIV 1化学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抗HIV 1的化学药物主要作用于病毒生活周期中不同环节所必需的酶类如逆转录酶及蛋白酶。目前用于临床的药物主要有 :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RTI) ,包括齐多夫定 (AZT)、扎西他滨 (d…  相似文献   
58.
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区异质性检测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以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启动子(CP)变异来探讨HBV准种的存在意义。方法 设计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PCR)引物,自9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血清中扩增HBVCP序列,克隆入pGEMTeasy质粒,随机挑战37个克隆进行DNA测序以确定病毒的变异程度。结果 测序发现HBVCP序列是变异的高发区,在直接重复序列(DR)I上游存有一缺失突变高发(48.7%,18/37)区,缺失突变与替换突变在TATA样盒TA2、TA3区发生率较高,而TA4极为保守。结论 CP区内有一缺失高变区,TA2、TA3的变异影响前C蛋白的表达,但该区的变异不影响前基因组RNA的转录。结果提示,HBV长期携带者体内有HBV准种共存。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国产分泌性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对照、多中心的研究方法,以国产普通干扰素作为对照药物,观察分泌性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个月,停药随访6个月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分泌性干扰素在治疗24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为48.3%,优于对照组(35.7%),但随访结束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分泌性干扰素组的HBVDNA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但转阴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结束时分泌性干扰素组与对照组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分别为26.5%和l9.4%,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3.5%和12.0%;随访结束时两组的HBeAg转阴率继续增加,分别为32.5%与27.2%,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9.0%和18.4%。两种干扰素的安全性良好。结论 分泌性干扰素治疗结束时在ALT复常率、HBVDNA下降幅度方面优于普通干扰素,随访结束时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在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方面两种干扰素差异无显著性。两种干扰素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0.
【问题1】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急性左心衰竭,首先选用哪种强心药? A西地兰;B多巴胺;C硝普钠;D硝酸甘油;E异丙肾上腺素。【问题2】慢性心房纤颤用洋地黄治疗中,心律突然变齐,可能性较小的是: A恢复窦性心律;B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