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2 毫秒
5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检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MHD的慢性肾衰竭患者51例作为MHD组,搜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反应蛋自(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α),与对照组LL较:检测MHD组血清肌配(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碳酸氢根离子(HCO_3)等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MHD组患者有无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Ⅱ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药物,将MHD组分为ACEI/ARB服用组和未服用组,比较2组之间CRP、IL-6,TNF-α之间有无差异.结果 MHD组与对照组比较,血CRP升高,分别为(8.88±8.46) mg/L和(0.80±0.20) mg/L;IL-6升高,分别为(10.57±5.25)pg/ml和(1.70±0.43)pg/ml;TNF-α升高,分别为(30.55±12.84)pg/ml和(11.36±3.1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MHD组患者CRP与IL-6,TNF-α,BUN,SCr、透析龄呈现著正相关(r=0.526,P<0.01;r=0.511,P< 0.01;r=0.279,P<0.05;r=0.287,P<0.05;r-0.298,P<0.05),与Alb,TRF,HCO,呈明显负相关(r=0.573,P<0.05;r=-0.46,P<0.01;r=0.479,P<0.01),与Hb,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ACEI/ARB服用组与未服用组比较,血CRP降低,分别为(0.55±0.32) mg/L和(10.07±9.34)mg/L;IL-6降低,分别为(9.66±4.53)pg/ml和(14.24±6.69)pg/ml;TNF-α降低,分别为(26.36±11.25)pg/ml和(38.35±16.4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作为描述MHD患者微炎症状态比较好的生化指标CRP,与患者透析龄、血HCO,有一定的相关性.微炎症状态对MHD患者营养状况有重要影响.ACEI/ARB药物能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52.
53.
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4.
初发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检测初发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以推断PKC活性变化在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链脲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实验模型,在糖尿病发病2周后,分离肾小球,提取纯化胞浆及胞膜蛋白,利用γ-^32PATP底物磷酸化的方法检测胞浆及胞膜PKC活性。同时测量血、尿肌酐,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糖尿病大鼠表现出明显的肾小球高滤过及肾脏肥大现象,此时细胞内总的PKC活性与对照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滋阴补肾代表方六味地黄颗粒对过敏性大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的作用及其对肺组织干扰素-γ(IFN-γ)信使RNA(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SD雄性大鼠160只均衡下随机分成8组,除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卵蛋白(OVA)辅以氢氧化铝凝胶为佐剂注射致敏,2周后雾化吸入2%OVA激发哮喘,建立哮喘模型。从实验第8d开始,给药组地塞米松、布地奈德雾吸给药,六味地黄颗粒ig给药,生理盐水组予生理盐水替代OVA进行ip和雾吸。空白对照组不予干预。造模时间为28d,取材后高倍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气道及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绝对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肺组织中IFN-γ mRNA表达。结果:大鼠气道病理切片观察哮喘模型组的气道上皮细胞脱落较空白对照组和六味地黄颗粒治疗组高(P<0.05);哮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IFN-γ mRNA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六味地黄颗粒治疗组大鼠肺组织IFN-γ mRNA水平均高于哮喘模型组、六味地黄颗粒辅助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生理盐水组(P<0.05);六味地黄颗粒治疗组大鼠肺组织IFN-γ mRNA水平与布地奈德组、六味地黄颗粒辅助布地奈德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过敏性大鼠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六味地黄颗粒具有减轻哮喘气道慢性炎症的作用,其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上调IFN-γ mRNA水平,抑制哮喘的炎症性病变。  相似文献   
56.
围绕儿童病毒性肺炎进行文献检索,依照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写规则,完成2轮专家问卷调查和专家意见征求,最终形成《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修订)》,明确指南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旨在为儿童病毒性肺炎中医临床实践、诊疗规范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7.
明代儿科医家万全倡导小儿"以脾胃为本",运用补、消、温、清、下、祛湿诸法补偏救弊,调理小儿脾胃,务使脾胃回复中和之性。在治疗过程中时刻注意不矫枉过正,运用补法善用甘平之药,运用消法兼护脾胃,运用下法用丸剂以防伤正,温法清法以平为期而不太过。处处体现了调理脾胃"和为贵"的学术思想,为后世儿科脾胃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复感儿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轴(GH-IGF-I轴)功能水平与正常儿的比较,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临床确诊的复感儿在非急性感染期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GF-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并与健康儿童组对照.结果:复感儿在非急性感染期GIGF-I、IGFBP-3水平与正常儿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复感儿在非急性感染期GH-IGF-I轴功能水平并未受到抑制,相反,与正常儿相比较,复感儿在非急性感染期的生长速度更活跃,有追赶性生长的现象.  相似文献   
59.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治疗优化方案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中医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优效性检验设计。结果:试验组125例,临床痊愈率为66.40%;对照组124例,临床痊愈率为14.52%,两组疾病疗效优效性检验显示,试验组临床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1年内上感、气管炎、肺炎发作次数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随访12个月中医证候单项评分组间比较,除手足心热、低热外,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本次试验两组均未报道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优化治疗方案临床有效优于安慰剂,可明显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且临床应用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0.
哮喘属于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导师王力宁教授为广西名中医,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30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