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7篇
  2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 通过分析脊柱痛风患者的资料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3例脊柱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患者既往均确诊有痛风,均因出现颈部或腰部神经受累症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血尿酸(sUA)水平正常,患者2、3的sUA水平升高。患者1、3术前脊柱磁共振检查可见T2WI信号减低,其中患者1的C3~7锥体炎性变可能性大;患者3的C4~6锥体可见环状高密度影,及清晰硬化边缘。患者1、2术后病理检查可见痛风性肉芽肿,患者3见少许纤维血管组织呈慢性炎症伴玻璃样变、肉芽增生及多核巨细胞反应。术后3例患者神经压迫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结论 痛风患者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影像学检查有痛风典型骨损害特点,应考虑脊柱痛风诊断的可能,需要及时完善sUA及尿酸盐结晶沉积的检查,术前明确脊柱痛风诊断,充分做好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真菌性脊柱炎(FS)的诊断、治疗和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2月—2019年6月确诊的6例FS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致病菌为烟曲霉菌4例,热带假丝酵母菌1例,白假丝酵母菌1例.2例行抗真菌药物保守治疗,其中1例效果可,1例因感染严重死亡.4例采用抗真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其中3...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天津市滨海新区职工食堂膳食营养供给状况,为职工食堂改善食品营养供给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3—10月选择天津市滨海新区10家单位职工食堂,采用食物称重法记录3 d内每餐食物消耗种类和数量并记录就餐人数。用营养计算软件计算各种营养素的日人均供应量。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年修订版)评价食堂供餐的膳食营养结构及职工主要营养素的供应状况。采用Excel 2016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0家职工食堂的日人均薯类、鱼虾类、蔬菜、豆类及制品供给量分别为94.0、75.1、529.2和28.3 g,达到膳食指南推荐范围。谷薯类、蛋类及其制品、畜禽肉类、油脂日人均供给量分别为706.0、119.7、149.6和49.6 g,均明显超过膳食指南推荐量。水果、乳类及制品日人均供给量分别为23.9、3.3 g,明显低于膳食指南推荐量。能量的日人均供给量为2 537.6 kcal/d,略高于中国居民膳食能量需要量(EER),蛋白质的日人均供给量为81.4 g/d,略高于推荐摄入量(RNI)。钠的日人均供给量为9.7 g/d,远高于适宜摄入量(AI)。维生素B1的日人均供给量...  相似文献   
34.
35.
36.
37.
在硬膜外麻醉过程中可有血压下降为使原有冠心病患者或单纯ST-T改变的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期,给予了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随机选择20例住院手术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43~86岁,平均64.5岁,体重50~85kg,平均67.5kg,血压20~28/10~16kPa 8例,在正常范围12例,有冠心病病史者1例,手术前无自觉症状心电图检查ST  相似文献   
38.
39.
40.
背景:脊柱真菌感染十分罕见,临床和影像学无特征性表现,容易误诊。目的:分析脊柱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过程,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确诊的11例脊柱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及症状持续时间,有无发热以及引起免疫力降低的前置性因素;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1,3-β-D葡聚糖抗原(G试验)和半乳糖甘露醇聚糖(GM试验)等实验室检查;脊柱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通过CT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获取组织进行真菌培养或(和)病理学检查明确致病菌。结果:全部患者表现为病变节段的疼痛,病史1~16周。1例合并高热,4例合并根性刺激痛,4例合并前置性因素。所有患者的ESR明显升高;CRP和PCT轻度升高;白细胞计数无升高。1例GM试验阳性、2例G试验阳性;G试验和GM试验可疑阳性各1例。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累及胸椎2例,腰椎9例。致病菌包括曲霉菌6例,念珠菌4例,隐球菌1例。结论:对存在免疫功能受损并表现为慢性脊柱感染的患者,应考虑真菌感染可能。获取病变组织进行培养和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脊柱真菌感染的金标准,为防止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应争取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