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7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医学的社会性、整体性和多学科性,对医学模式和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树立现代护理意识,积极推进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势在必行。自1996年以来,我院立足实践,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现代护理意识,积极推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对患有不同疾病的病员从生物、心理、社...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EVO公式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力的预测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2年1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Phaco+IO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95例(135眼)。根据眼轴长度(AL)分为A、B、C3组。记录患者术后1个月时实际屈光度,并分别计算Holladay公式、Haigis公式、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及EVO公式的平均屈光误差(ME)及平均绝对屈光误差(MAE)。结果MEEVO大部分为正值,表明使用EVO公式进行预测时,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普遍出现远视漂移。93.33%的MAEEVO位于1.0D以内,MAEEVO在A、B、C组中分别为0.34 (0.18,0.50)、0.47 (0.23,0.68)、0.44 (0.14,0.77),与MAEBUII相比P>0.05,与MAEHolladay相比P<0.05,在B组和C组中与MAEHaigis相比P<0.05,表明EVO公式的预测...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结扎切断(SNI)后,腰段脊髓背角内毛细血管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光镜组(n=30)和电镜组(n=10)。光镜组又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SNI手术组。SNI手术为分别结扎切断左侧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保留腓肠神经,存活20d。部分动物在术后经尾静脉给予30g/L伊文思蓝,切取脊髓L4平面,荧光显微镜观察伊文思蓝的渗出;另一部分在术后进行常规固定取材,切片进行抗鼠IgG和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电镜组(对照组和SNI后20d组),脊髓切片进行常规抗大鼠IgG的免疫电镜处理。结果 1.SNI后20d,可见明显的伊文思蓝渗出红色光斑;2.SNI后GFAP阳性细胞变为反应型,数量明显增加,毛细血管壁及其周围的IgG颗粒也显著增加。3.电镜观察:SNI术后20d,IgG阳性颗粒增多,内皮细胞观察到下列变化:(1)内皮细胞向管腔内伸出许多微细的突起,有的含有IgG阳性颗粒。(2)内皮细胞的管腔侧胞膜上有许多"内吞"小凹,凹内可见IgG阳性颗粒,胞质内有含IgG阳性颗粒的小泡,在反管腔侧胞膜上有"胞吐"现象。(3)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出现间隙,间隙内有IgG颗粒。(4)胞质内出现囊泡,有的泡内显示IgG阳性颗粒。结论 SNI后脊髓背角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明显的反应,大鼠IgG和伊文思蓝可经过血脊髓屏障渗出,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滇重楼种子质量检验规程,为滇重楼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对滇重楼种子质量进行测定。结果:滇重楼种子净度分析试样不少于200 g;种子真实性鉴定采用外观形态观察法;种子重量测定采用五百粒法;种子含水量测定采用高恒温烘干法,烘8 h;种子生活力测定采用TTC染色法,条件为0.01%TTC,30℃下染色7 h;种子发芽率测定采用纸上发芽床,在20℃下黑暗培养。结论:本规程适用于滇重楼种子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埃兹蛋白(ezrin)在正常肝、肝硬化组织及肝细胞癌(HCC)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肝癌组织、23例癌旁肝硬化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中ezrin的表达,分析ezrin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结果 12例正常肝组织及23例肝硬化组织中未见ezrin表达,而在45例肝癌组织中ezrin阳性表达率为61.3%(27/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zrin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肿瘤有无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肝癌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 ezrin表达与肝癌的转移及恶性程度有关,有助于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法 选择,ezrin表达是反映肝癌生物学行为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46.
HSP27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肝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探讨HSP27表达与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关系,并分析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肝癌组织、23例癌旁肝硬化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中HSP27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结果:HSP27蛋白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内,少数也可见胞膜着色.HSP27蛋白在癌旁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未见表达,而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7%,与前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HSP27的表达与肝癌的临床转移、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关,而与患者年龄和肿瘤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SP27在肝癌组织中有广泛表达,在临床有转移和病理细胞分化低的组织中表达增高,HSP27与肝癌的发生、恶性程度及转移有关,在肝癌的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缝隙连接(GJ)是细胞间直接通道,对同步化放电有重要作用。该研究旨在探讨GJ阻断剂甘珀酸(CBX)对戊四氮(PTZ)点燃大鼠癫癎样活动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S组),点燃组(K组),干预组(CBX组),每组10只大鼠。NS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K组和CBX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PTZ(35 mg/kg)至点燃,再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CBX(10 mg/kg)干预 3 d。观察3组大鼠惊厥行为的变化,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Fos、NMDAR2、GFAP在海马内的表达变化。结果:①PTZ点燃癫癎大鼠出现自发性抽搐,自发性抽搐次数K组>CBX组>NS组(P<0.05)。②点燃癫癎大鼠海马Fos-Li神经元、NMDAR2-Li神经元增多,GFAP-Li星形胶质细胞增多,胞体肥大,突起丰富。CBX干预后,Fos-Li、NMDAR2-Li神经元减少(P<0.05, P<0.01),GFAP-Li星形胶质细胞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CBX抑制自发性抽搐和神经元活动,CBX有潜在的抗惊厥或协助抗惊厥的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5):465-468]  相似文献   
48.
刘煜  宿长军  段丽  曹荣  饶志仁 《解剖学报》2005,36(3):237-240
目的研究大鼠延髓内脏带(MVZ)内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对福尔马林诱发胃伤害性刺激的可塑性反应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经细塑料管向胃内注入2.5%福尔马林2ml诱发胃伤害性刺激,动物存活0.5h、1h、2h和3h处死,延髓切片进行抗Fos蛋白(标记神经元)或抗OX42(标记小胶质细胞)单一或双重标记的ABC法染色。结果1.动物清醒后,在5-10min内出现躁动不安,持续1~2h;2.胃黏膜有局灶性出血和脱落;3.MVZ内观察到Fos阳性神经元和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两者分布相似,显示明显的定位特点;4.双标记显示MVZ内Fos阳性神经元周围有密集的OX42阳性细胞;5.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的反应先逐渐升高(0.5—2h),后(3h)又降低,Fos阳性神经元则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MVZ的小胶质细胞可能与神经元一起参与内脏痛的调节。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 ,医院内感染发病率正日益增加 ,尤其是肺部感染在医院内感染中占极重要的地位。本文将 1990年 1月至1999年 11月间收治的老年病人合并肺部念珠菌感染 5 8例进行分析 ,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8例中男 42例 ,女 16例 ;年龄 60~ 89岁 ,平均 68 6岁。其中脑出血 3 1例 ,糖尿病 12例 ,慢性支气管炎 16例 ,肺心病 17例 ,应激性溃疡 1例 ,尿毒症 1例。1 2 临床表现 入院时 ,有意识障碍者 42例 ,呕吐 16例 ,肢体瘫痪者 2 8例 ,3 4例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紫绀。疑有肺部念珠菌感染时 ,5 8例均有发热、…  相似文献   
50.
目的将体外标记的骨髓基质源神经干细胞经单细胞悬液微移植后观察其在兔纹状体的存活、迁移、分化和整合情况,为细胞移植治疗疾病奠定基础。方法分离兔骨髓基质细胞,利用神经干细胞培养基、白血病抑止因子和碱性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进行细胞扩增并诱导成骨髓基质源神经干细胞,再经菲立磁和活细胞荧光染料PKH67标记后.采用微移植的方法,通过脑立体定位仪,用微玻璃针将干细胞分别植入兔脑纹状体内。存活1、4、8周后处死动物,组织切片,利用光镜和电镜观察标记细胞在脑内的形态学情况。结果菲立磁标记的兔骨髓基质源神经干细胞经微移植后可在兔脑内纹状体区域存活,移植的干细胞可向周围的脑实质内迁移和整合,迁移细胞沿特定的纹状体结构分布。少量菲立磁标记的干细胞可以分化成神经元。结论骨髓基质源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可在脑实质内存活、迁移、分化和整合,这种细胞可能成为中枢神经系统自体移植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