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15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91.
目的研究安氏Ⅱ1类患者在下颌前伸运动过程中的接触情况,探讨前伸干扰情况的存在并分析其牙颌颅面形态结构的特点。方法对60名未经过正畸治疗的安氏Ⅱ1类患者进行常规错畸形临床检查,并采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记录并分析其前伸运动中的接触情况,根据前伸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干扰分为A、B两组,测量两组样本的模型及头颅侧位X线片上表示牙颌颅面形态特点的相关数据,利用SPSS 1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样本间比较显示,在Y轴角、MP-FH、U1-L1、A-ptm、上下牙弓前段长度的比值、磨牙近远中向指数上存在差异。Logistic多元回归显示,MP-FH是促成前伸干扰发生的危险因子,而A-ptm为其保护因子。结论 (1)高角的安氏Ⅱ1类错人群容易发生前伸干扰,较大的下颌平面角是干扰发生的危险因素。(2)上颌骨长度与前伸干扰的发生呈负相关,较小的上颌骨长度是干扰的发生危险因素。(3)磨牙尖对尖关系较完全远中关系更容易发生前伸干扰。  相似文献   
92.
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腰椎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双侧钉棒固定,也有部分学者采取单侧钉棒固定[1].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采取TLIF辅助单侧钉棒及对侧经关节突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腰椎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双侧钉棒固定,也有部分学者采取单侧钉棒固定[1].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采取TLIF辅助单侧钉棒及对侧经关节突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下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爆裂骨折多发生于颈胸段及胸腰椎椎体 ,下腰椎爆裂骨折临床少见。我院收治 2 8例下腰椎爆裂骨折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 2 5例 ,女性 3例。年龄 15~ 5 0岁 ,平均 30 5岁。受伤至就诊时间为 2h~ 16d。坠落伤 2 0例 ,压砸伤 3例 ,交通伤 5例。L3骨折15例 ,L4骨折 7例 ,L5骨折 6例。合并颅底骨折 2例 ,胸腰椎骨折 5例 ,跟骨骨折 2 0例。合并马尾神经损伤 8例 ,神经根损伤 13例 ,马尾神经伴神经根损伤 4例。根据Frankel标准分级 ,A级 3例 ,B级 2例 ,C级 8例 ,D级 4例 ,E级 11例。参照综合分类方法[1] ,椎管堵塞指数…  相似文献   
95.
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损伤机制与临床诊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损伤机制及临床诊治。方法 两具新鲜成人颈椎标本,采用CMT4104型电子多功能试验机,分别在侧屈旋转和前屈旋转载荷下模拟颈椎小关节突交锁。并对11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颈椎在侧屈1170N、扭转150N,前屈2000N、扭转120N的载荷下均可导致单侧小关节突交锁。但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所需的暴力较小,伴随的损伤较轻。11例患者中,误诊2  相似文献   
96.
扩大操作切口的电视胸腔镜下胸椎结核前路手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自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VATS)问世以来,发展迅速,不仅广泛地应用于对胸腔疾病的诊治,近年已更多地应用于胸椎手术,其适应证已从简单的患椎活检、椎间盘摘除扩大至高难度的胸椎切除、重建手术,甚至内固定术[1-4]。我院在国内率先开展该项手术[5-6],又于1997年4月对其操作方法进行改进,经多方面比较均优于传统的开胸结核病灶清除术。手术方法一、手术器械包括德国Storz胸腔镜、光源及电视摄像系统、胸腔镜配套器械,以及常规的胸腔和脊柱手术器械…  相似文献   
97.
脊柱前路手术并发硬膜损伤的原因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脊柱前路手术并发硬膜损伤的原因及其治疗手段。方法总结12例脊柱前路手术并发硬膜损伤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硬膜损伤的发生原因及术中、术后处理措施。结果病理性因素导致的硬膜损伤9例,占总数的75%,而医源性损伤3例,占25%。术中采用明胶海绵覆盖硬膜破口9例,明胶海绵覆盖后再用纤维蛋白胶封闭3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3例,经过相应处理均得到治愈。结论慢性脊柱病变导致的硬膜病理性改变、爆裂性骨折片对硬膜的直接损伤及术中医源性损伤是脊柱前路手术并发硬膜损伤的主要原因,术中采用明胶海绵覆盖或结合纤维蛋白胶封闭是治疗硬膜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8.
齿状突骨折经皮螺钉内固定手术前后CT重建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经皮螺钉内固定手术前后应用CT重建的意义。方法:16例齿状突骨折患者,术前进行上颈椎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观察齿状突骨折的部位、骨折线走向及移位情况,并测量齿状突解剖学数据。均行经皮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术后不同时期同样进行CT重建,以观察齿状突骨折复位、螺钉内固定及骨折愈合等。结果:16例齿状突骨折患者中,AndersonⅡ型10例,其中EyselA型3例,B型2例,C型5例;AndersonⅢ型6例。齿状突基底冠状径8.7±1.1mm,矢状径10.9±1.1mm,齿状突骨折远段长度12.3±1.1mm,齿状突后倾角23.3°±1.2°;术后CT重建证实16例患者中,11例复位及螺钉位置良好,2例螺钉位置有偏斜,2例螺纹未完全通过骨折线,1例螺钉穿破齿状突尖部皮质。随访发现15例达到骨性愈合,1例EyselC型骨折经10个月随访仍未见到骨性愈合,继续随访观察中。结论: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术前、术后行CT重建有利于准确评估骨折状况、制定周密手术方案及评价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