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41篇
内科学   196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100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375篇
预防医学   123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49篇
  1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磁共振高压注射器在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效果依赖于磁共振高压注射器的使用。高压注射器能精确有效地控制对比剂的流速、注射时间 ,从而明显提高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CEMRA)的图像质量及诊断正确性。本文探讨磁共振高压注射器在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并对其在使用过程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讨论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 收集 2 0 0 1-10~ 2 0 0 2 -0 8在我院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的病人 3 8例 ,男 2 0例 ,女 18例。年龄 18~ 65岁 ,平均 3 6岁。全为血管性疾病或疑有血管性疾病的病人。1.2 设备与材料 美国GESigna 1.5T超导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腰椎终板Modic改变在腰腿痛病例中的的临床分布特点,并探讨发生Modic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一年内因腰痛或坐骨神经痛行腰椎MR检查和常规X线检查的患者1223例,分析腰椎MRI中终板Modic改变在椎间盘节段、年龄和椎间盘退变分类中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结果1223例6115个腰椎椎间盘中,257例(21.0%)320个椎间盘(5.2%)邻近终板发生M0dic改变,其中Ⅰ型48例(3.9%)51个椎间盘(0.8%),Ⅱ型206例(16.8%)266个椎间盘(4.3%)、Ⅲ型3例(0.2%)3个椎间盘(0.05%)。椎间盘节段L5S1 168个、L4-5 95个、L3-4 29个、L2-3 18个、L1-2 10个,发生率分别为13.7%、7.8%、2.4%、1.5%、0.8%。突出、脱出和滑脱病例发生率较高(辟0.00)。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P=0.005)。40岁以上是Modic改变发生较多的年龄段(P=0.001)。椎间盘退变程度、椎间盘节段与年龄均和Modic改变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0)。回归方程为Y=-5.955+0.198A+1.528L+1.883D(Y为M0dic改变,A为年龄,L为椎间盘节段,D为椎间盘退变程度),P=0.000,EXP值:D=6.571,L=4.609,A=1.220。结论腰椎终板Modic改变和椎间盘退变、椎间盘节段和年龄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椎间盘退变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Modic改变Ⅱ型最多,Ⅰ型次之,Ⅲ型最少;多发生于L4-5和L5S1椎间盘节段;女性高于男性;40岁以上是易发年龄。  相似文献   
24.
患获得性血管性假血友病(AVWD)的病人常有严重的出血,治疗非常困难。作者报道1例AVWD患者接受大的矫形手术,未用替代疗法,而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取得成功。病例报告患者56岁,男性。1985年2月患脊椎浆细胞瘤,IgGK轻链型,APTT正常。1987年3月,发生反复自发性消化道出血所致贫血症。既往曾接受过几次手术而无出血史,家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柴术理胃饮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症状、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方法 将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肝郁脾虚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与柴术理胃饮治疗,对照组给与多潘立酮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对FD症状评分并记录症状消失时间;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比较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分的变化,并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餐后腹胀、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症状评分,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总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除早饱感外,其余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87.50% vs 65.00%,P<0.05);安全无不良反应。结论 柴术理胃饮治疗肝郁脾虚型FD可有效调节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及相关症状,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疗效安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MHCⅡ类分子转录激活因子(CⅡTA)的M1-RNA对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表达的抑制。方法M1-RNA是核糖核酸酶P的催化活性单位,设计并克隆针对CⅡTA第452、629位点的M1-RNA(分别为M1-452-GS、M1-629-GS)及其相应的CⅡTA靶基因,分别插入pUC19、pGEM-7zf(+)载体,进行细胞外切割活性筛选。将细胞外切割作甩明显的M1-629-GS亚克隆入psNAV载体(psNAV-M1-629-GS,pA629)并稳定转染ECV304细胞株,流式细胞术检测经典的MHCⅡ(HLA-DR、-DP、-DQ)类抗原表达,RT-PCR检测CⅡTA的mRNA水平。结果pA629阳性ECV304细胞株与对照组比较,HLA-DR、-DP抗原表达分别降低了89.21%及92.31%;同时CⅡTA的mRNA含量降低(P〈0.05)。结论CⅡTA的M1-RNA(M1-629-GS)降低了自身mRNA含量,从而阻止其调控的MHCⅡ类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27.
目的 通过分析TCR Vβ基因片段选择性扩增,了解白血病患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T淋巴细胞的免疫重建及其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中的表达特点.方法 采用RT—PCR扩增10例移植后患者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的TCR Vβ24个基因片段,分析其TCR Vβ基因的表达情况,GVHD患者的PCR产物进一步经基因扫描分析确定T细胞克隆性.结果 经24个Vβ引物所分别进行的RT—PCR检测TCR Vβ各亚家族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10例病人外周血与正常人表达24个Vβ亚家族有明显的不同,病人的部分Vβ亚家族T细胞仍未能重建,仅表达5-22个亚家族基因;9例GVHD患者外周血仅表达2—8个TCR Vβ亚细胞生长.结论 移植后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CR Vβ基因片段部分受抑制,部分基因片段呈选择性扩增.GVHD患者有Vβ3和Vβ8基因的优势表达,并有克隆性T细胞生成.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通过分析TCR Vβ基因片段选择性扩增,了解白血病患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T淋巴细胞的免疫重建及其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RT-PCR扩增10例移植后患者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的TCR Vβ 24个基因片段,分析其TCR Vβ基因的表达情况,GVHD患者的PCR产物进一步经基因扫描分析确定T细胞克隆性.结果经24个Vβ引物所分别进行的RT-PCR检测TCR Vβ各亚家族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 10例病人外周血与正常人表达24个Vβ亚家族有明显的不同,病人的部分Vβ亚家族T细胞仍未能重建,仅表达5~22个亚家族基因;9例GVHD患者外周血仅表达2~8个TCR Vβ亚家族,其中7例均表达Vβ3.对6例GVHD患者的基因扫描显示,均存在克隆性T细胞生长.结论移植后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CR Vβ基因片段部分受抑制,部分基因片段呈选择性扩增.GVHD患者有Vβ3和Vβ8基因的优势表达,并有克隆性T细胞生成.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利用骨关节炎症动物模型观察99mTc -枸橼酸的生物分布和在骨关节炎症区域的代谢特点 .方法 在制作骨关节炎症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经在体显像及其感兴趣区技术计算器官和炎症关节的放射性活度的变化 ,同时也利用动物模型离体的测量器官或组织的百分注射量 ,分析99mTc -枸橼酸在各器官和骨关节炎症区域的代谢特点 .结果 99mTc -枸橼酸的蛋白结合率为 17.0 1± 0 .75 % ,骨关节炎症区域对99mTc -枸橼酸有较高的摄取 ,骨关节炎症的患 /健比值出现在注射示踪剂后的 30分钟到 1小时之间 :在体显像患 /健比值分别为 4.12 0± 0 .5 5 2和 3.15 0± 0 .5 87;百分注射量靶 /非靶比值分别为 3.2 79± 0 .46 3和 3.899± 0 .12 5 .99mTc -枸橼酸主要经泌尿系统排出 ,少量经肝脏 -肠道系统排出 .结论 99mTc -枸橼酸有较低的蛋白结合率 ,是急性骨关节炎症良好的显像剂 ,其最佳显像时间为注射99mTc-枸橼酸后的 1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