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广大农民身体健康,最近,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对莱州、牟平、福山、海阳、蓬莱5个县市(区)的农村卫生工作进行了视察。在蓬莱视察时邀请了市、县部分人大代表、政府分管领导和卫生局长参加视察活动。视察结束后,召开了视察总结会议。 市人大主任和人大代表对当前农村卫生工作给予了正确评价,充分肯定近几年来农村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特别是乡镇卫生院改貌建设已全面展开,1994年年底前可完成卫生院改建的80%,1995年即可全部完成。对此,  相似文献   
62.
烟台市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山东烟台市卫生局(264000)井植荣,张林源,李树文农村医疗保健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占总人口80%的广大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对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振兴都具有一分重要...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显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即a-脂蛋白)浓度与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负相关。由于HDL中的胆固醇能较正确地反映血清内HDL浓度,因此,常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来表达血清HDL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已被认为是脑与冠状循环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特点。中医中药对于血脂代谢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具有独特的长处与发展前途。今后,当估  相似文献   
64.
背景:按照骨折治疗的AO原则,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趋势是尽早切开关节囊,清除血肿,解剖复位,加强内固定,不必缝合关节囊,可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股骨颈骨折空心钉的安放位置是维持稳定构型的关键,但置钉准确性受个体差异,置钉定位影像设备二维性及术者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临床上急需一种实用性强花费较小且易于推广使用的辅助置钉方法。 目的:构建骨颈骨折中空加压螺钉立体模型,通过3D生物打印技术精确建立导航模板并验证。 方法:18例志愿者知情同意后,连续螺旋CT进行双侧股骨上端加密扫描。将Dicom数据导入Amira3.1(TGS)软件,三维重建骨折模型,导入Image- ware12.1软件,数字化设计最佳穿刺通道,三维重建股骨颈螺钉三维立体模型。提取解剖学形态,建立反向模板,3D生物打印实物模板,进行手术模拟验证。 结果与结论:成功地建立了股骨颈三维模型及空心钉内固定模型,设计出了数字通道及螺钉最佳穿刺途径,制作出导航模板。模拟手术中置钉位置全部在最佳钉位。生成的三维模型与导航模板体外贴附良好,成功穿刺后断层证明穿刺通道位置较准确。提示成功构建了数字仿真股骨颈骨折内固定三维模型,逆向工程及3D生物打印导航模板技术能够提高手术操作精确性,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65.
BACKGROUND: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s present a new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degenerative intervertebral disc. OBJECTIVE:To study the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of rabbit bone marrow MSCs (BMSCs) into nucleus pulposus-like cells. METHODS:Passage 3 BMSCs and nucleus pulosus cells (NPCs) extracted from rabbits were assigned into simple BMSCs culture, simple NPCs culture or co-culture group. In the former two groups, BMSCs or NPCs were cultured in 6-well culture plates. In the co-culture group, passage 3 BMSCs and NPCs were cultured on the upper or lower layer of the 6-well Transwell chamber, respectively. Cell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by inverted contrast phase microscope. At 7 days of culture, immunocytochemistr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ype II collagen and aggrecan. RESULTS AND CONCLUSION:At 7 days of co-culture, BMSCs were polygonal or short spindle-shaped, with no fiber-like changes, and cell morphology was close to that of NPCs. Additionally,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ype II collagen and aggrecan in the BMSCs co-cultured with NPCs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NPCs cultured alone, bu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BMSCs culture only. Overall,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coculture of BMSCs with NPCs can induce BMSCs differentiating into an NPCs phenotype, indicating that BMSCs may provide sufficient sources of cell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s.   相似文献   
66.
目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气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8.44%)明显优于对照组(89.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气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窥镜(microendoscopy,ME)治疗胸腰椎椎管内骨性占位继发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2006年10月~2016年09月于本院行MED术治疗胸、腰椎椎管内骨性占位继发椎管狭窄症214例,其中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53例,椎体后缘离断症17例,下位胸椎黄韧带骨化症9例,胸腰椎体爆裂骨折35例。男128例,女86例,年龄17~83岁,平均52.6岁,病程4个月~40年。单纯减压184例,内固定30例。采用JOA评分及ODI评分对术前,术后2周、3个月、6个月及1年进行评估,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76.17±19.17)min,出血量(82.06±14.21)ml,平均每一切口长约(18.66±2.178)mm。1例发生脑脊液漏,2例发生一过性下肢肌力下降,1例马尾神经不全性损伤(症状侧鞍区感觉减退),以上病例经保守治疗3周左右恢复。除1例术后11 d因肺梗塞死亡,其余患者均获随访。JOA评分随着术后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DI评分随术后时间延长而显著减少,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Macnab标准,优良率(88.19±2.16)%。[结论]MED辅助下治疗胸、腰椎椎管内骨性占位继发椎管狭窄症,可获得充分有效减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 探讨显微内窥镜下利用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手术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2月至2007年6月,采用显微内窥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53例,男36例,女17例;年龄52~75岁,平均57岁.全部病例均有腰痛、单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及神经性间歇性跛行病史,其中有双下肢症状者均自觉一侧下肢症状较重.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腰椎X线摄片、CT、MR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并结合临床表现排除退变性腰椎失稳、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术后患者获得平均16个月(8~26个月)的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患者手术后的疗效.结果 术后无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VAS及ODI评定结果显示患者手术前后的VAS及ODI分值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CT显示椎管得到有效扩大,解剖结构破坏较少.结论 显微内窥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减压效果良好,复发率低,适用于早期症状较轻的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窥镜辅助下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于2004年8月~2009年7月,采用MED治疗多间隙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98例,根据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改变定性定位,利用一个2~3 cm的手术切口,经症状侧椎板间隙,镜下放大64倍术野下,通过移动工作套管的位置,对不同间隙行有效范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并适当扩大神经根管。结果:经2个月~2年随访,平均手术时间1 h;平均出血量60 ml;硬膜囊神经根损伤无;疗效评价优良率达96.9%。结论:经椎板显微内窥镜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比传统及常规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基本保持了脊柱后柱完整,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手术视野清晰,操作安全,疗效可靠,是治疗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