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优化分心木总黄酮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回流时间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3倍量59%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77 min,总黄酮提取量为64.12 mg·g~(-1),与理论预测值65.08 mg·g~(-1)偏差较小。结论:所优选的提取工艺简便、稳定,适用于分心木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分析METTL3在泛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使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下载各种癌症患者的测序结果及临床资料,分析METTL3基因在各类型肿瘤中的表达以及其与预后、肿瘤微环境相关细胞浸润水平的综合分析。结果 METTL3在大多数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但仅与肝细胞癌(PFI:HR=2.20,P=8.7e-7)和前列腺癌(PFI:HR=1.65,P=0.02)患者的不良预后关联。METTL3的表达与肝细胞癌和前列腺癌中的调节性T细胞、M2型巨噬细胞和/或成纤维细胞浸润水平以及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基因的表达水平呈显著相关。结论 METTL3的表达与一些类型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关联,且与调节性T细胞、M2型巨噬细胞和/或成纤维细胞的浸润以及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本研究将有助于从临床肿瘤样本的角度理解METTL3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4例单克隆轻链冷球蛋白肾病(monoclonal light chains cryoglobulinemia nephropathy,MLCCN)中共同出现的特征性巨噬细胞的病理描述与分析,提高光镜下MLCCN的认知和诊断水平。方法对实验组4例确诊为MLCCN和对照组5例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伴肾小球内大量蛋白栓石蜡切片均行HE、PAS、PASM-Masson染色,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IgG、IgA、IgM、C3d、C4d、C1q、Fib(纤维蛋白原)、CD68(PMGM-1、KP-1)、CD61(血小板抗原)、κ链、λ链、ApoE、HBsAg、HBcAg染色;实验组例1同时送检肾穿标本透射电镜检查。观察和分析光镜下MLCCN的特殊病理特征及其蛋白栓的组成。结果实验组4例患者均为中年男性,其中3例以肾病综合征、皮肤紫癜、关节疼痛就诊。4例肾穿光镜病理均表现为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伴肾小球内大量蛋白栓和单核/巨噬细胞;CD68染色单核/巨噬细胞强阳性,主要分布于肾小球外周血管袢内,肾小球内单核/巨噬细胞平均数量26.8个;2例κ链阳性,2例λ链阳性;CD61示血管袢内微量阳性。对照组肾小球内可见大量蛋白栓但未见大量单核/巨噬细胞反应,肾小球内单核/巨噬细胞平均数量1.1个,轻链蛋白仅1例有微量Igλ沉积。结论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大量轻链蛋白栓伴大量单核/巨噬细胞反应是MLCCN特征性形态,有确诊意义。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UHPLC-Q Exactive轨道肼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色谱柱(100 mm×3 mm,2.7μm),并以甲醇-0.5%冰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质谱使用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扫描采集数据。结果通过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及元素组成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和对照品数据对照,鉴定出中华苦荬菜中9种化学成分、苣荬菜中10种化学成分;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中共有化学成分有9种,其中7种有机酸类和2种黄酮类成分。结论利用UHPLC-Q Exactive轨道肼高分辨质谱技术,分析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中主要化学成分,为控制中华苦荬菜与苣荬菜药材质量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目的:建立浮小麦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浮小麦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等方面进行生药学的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浮小麦中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浮小麦药材中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对浮小麦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特征性强,重复性好;在选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同其他成分达到较好的基线分离,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在129.5~259 0 n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5 056.5X+201.5(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26%,RSD 1.89%。结论:建立的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结果准确,能有效鉴别和评价浮小麦药材,可作为浮小麦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和中药联合用药与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8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MTX行双臀深部同时注射1次,每侧25mg加注射用水10mL;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bid,连服3d,同时服用异位妊娠方,每日1剂,直至血β-HCG正常,附件包块消失。对照组给予MTX50mg/m^2,加注射用水10mL双臀深部同时注射1次,在治疗第4天和第7天测血β-HCG,如血β-HCG值下降小于原值的15%,则重复剂量肌内注射MTX,直至〈100U/L,同时服用米非司酮50mg,bid,连服3d。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治疗成功率、治疗后血β-HCG降互正常的时间、平均住院日、月经复潮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O.05);而治疗后包块吸收时间两组间有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组输卵管通畅率85.7%(31/37),对照组64.7%(22/3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MTX联合米非司酮和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蒙古黄芪转录组序列中的SSR位点,设计引物并对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进行鉴定。方法:对蒙古黄芪根和叶进行转录组测序、从头组装,利用MISA软件搜索SSR位点并设计引物,随机选取110对引物对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进行鉴定。结果:蒙古黄芪根、叶转录组共获得74 383条unigene,平均长度781 bp。在长度大于1 kb的18 040条序列中检索到5 640个SSR位点,选取其中110对SSR引物对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进行鉴定,发现引物CL609在10个膜荚黄芪样品中均能扩增出约700 bp的特异条带,而蒙古黄芪无此条带。结论:蒙古黄芪转录组序列的SSR标记可用于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鉴定,这些SSR将为黄芪的遗传分析、种质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有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78.
背景:有研究表明,聚乙烯高分子合成的输尿管支架在体内实验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实验发现其毒副作用,诱导机体产生的炎症、热原、过敏反应均较明显,故对于新研发的L-乳酸、乙交酯、硫酸钡合成的新型输尿管支架在生物相容性、毒副作用、机体炎症反应等方面的探索是实验研究的重点内容。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使用的聚乙烯高分子合成输尿管支架和L-乳酸、乙交酯、硫酸钡合成的新型输尿管支架在细胞毒性试验、动物体植入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以及过敏反应、热原反应、致死率等生物相容性方面的比较,为临床上引入新型输尿管支架材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使用正常培养基培养;新型材料组细胞采用L-乳酸、乙交酯、硫酸钡合成材料浸提液进行培养;聚乙烯组细胞采用聚乙烯浸提液进行培养。 结果与结论:活细胞数目检测结果显示,在尿道上皮细胞培养皿中加入两种输尿管支架浸提液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毒性反应均明显增强(P < 0.05),但两组毒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将两种材料植入大鼠体内2,6周后,肌肉组织均有明显的炎性浸润、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加,但植入新型材料组的炎性浸润和组织损伤明显少于植入聚乙烯组(P < 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显示,植入两种材料6周后,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23的含量均明显增高(P < 0.05),但植入新型材料组的炎性因子表达量明显低于植入聚乙烯组(P < 0.05)。支架植入6周后,新型材料组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和热原反应的数量均少于聚乙烯组。结果证实,L-乳酸、乙交酯、硫酸钡合成的新型输尿管支架材料能减少组织对于材料的炎症反应、过敏反应、热原反应,具有比聚乙烯合成材料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9.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预测分心木总黄酮(TFDJF)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并选取AKT/FoxO1信号通路进行细胞实验验证。方法 基于文献检索构建分心木黄酮类成分的化学成分数据库,并以"类药五原则"筛选潜在的活性成分,采用PharmMapper服务器反向药效团匹配方法预测活性成分可能的作用靶标,并根据TTD、OMIM数据库中与T2DM相关的靶点,筛选分心木黄酮类成分抗T2DM的作用靶标,通过对靶标的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构建活性成分-抗T2DM作用靶点-代谢通路网络图,探讨TFDJF抗T2DM的作用机制。采用系统对接网站进行GSK3B和AKT1对山柰酚的分子对接。并进一步采用细胞实验进行验证:选取HepG2细胞,运用高浓度胰岛素诱导胰岛素抵抗(IR)模型,150 μg/mL TFDJF处理细胞36 h,氧化酶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KT-FoxO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共获得分心木潜在的黄酮类活性成分10个,预测成分作用靶标共104个,筛选出与抗T2DM相关的关键靶点15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TFDJF抗T2DM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胰岛素、FoxO、AMPK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有关。山柰酚与GSK3B有强烈的结合活性,与AKT1有较好的结合活性。进一步通过细胞实验验证,TFDJF可显著提高HepG2细胞IR模型葡萄糖消耗量(P<0.01),显著升高AKT蛋白磷酸化水平(P<0.01),显著降低FoxO1蛋白表达水平(P<0.01),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的部分预测结果。结论 TFDJF抗T2DM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胰岛素、FoxO、AMPK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有创一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机械通气组和序贯机械通气组,两组患者均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序贯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拔除气管插管,改为面罩无创通气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h及48h的动脉氧分压(PaO2)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机械通气组PaO2及PaCO2在治疗后24h及48h均比常规机械通气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a02及PaCO2在治疗后48h均比治疗后24h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