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16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了做好中小企业的职业病防控工作,国际劳工组织(ILO)与国际职业卫生协会(IOHA)于2004年共同提出了国际化学品控制工具箱(international chemical control toolkit,ICCT,以下简称工具箱),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全球推广,迄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1].我们仔细研读了工具箱的原理与做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考察,认为它可作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方法,很有实用意义,特撰本文做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2.
袁建辉  杨建平  朱志良  唐焕文 《职业与健康》2012,28(24):3059-3060,3064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苯系物在企业中的使用情况及相关人员的健康状况,为苯系物急慢性职业中毒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1年度深圳市宝安区职业卫生服务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数据及健康检查资料,对相关企业苯系物的危害情况及危害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对接触苯系物作业工人的健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61.5%的企业使用到了苯系物,所占构成比最高的几类企业分别是电子类(29.3%)、五金类(23.1%)、傢俬类(21.3%)及印刷类(20.1%),分析结果表明喷油位、印刷位、调漆位、粘胶位、清洗位均是接触苯系物最多的岗位。健康检查人员共146 624人,其中查出职业禁忌证人员1 045人,确诊的职业病人有35例。结论电子、五金等多类企业存在使用苯系物的情况,相关工作岗位应加强苯系物的监督监测、作业人员的中毒预防及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23.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 ,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深圳市宝安区 1998~ 2 0 0 2年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龋齿患病率为 44 8% ,视力不良患病率为 2 7 7% ,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2 2 % ,沙眼患病率为 7 3 % ,肥胖患病率为 5 3 % ,贫血患病率为 5 5 % ,蛔虫感染率为 3 0 %。 [结论 ]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但营养不良、肥胖、视力不良患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 ,进一步降低患病率。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三氯乙酸(TCA)染毒对L-02细胞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正常肝细胞(L-02细胞),分别加入含0(对照)、0.1、0.3、0.9 mmo/L TCA的培养液继续培养24、48、72 h,同时,设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d C,5μmol/L)处理组,TCA-re组(0.9 mmol/L TCA处理后换正常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和人肝癌(HepG2)细胞组作为对照。检测细胞DNMT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TCA染毒组及5-aza-d C处理组、TCA-re组L-02细胞DNMT1 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低,而HepG2细胞组DNMT1 mRNA的表达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同剂量TCA染毒24 h比较,各浓度TCA染毒48、72 h后L-02细胞DNMT1 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低,除0.1、0.9 mmol/L TCA染毒48 h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TCA染毒浓度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L-02细胞DNMT1 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与0.9 mmol/L TCA染毒组比较,TCA-re组L-02细胞DNMT1 mRNA的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TCA染毒组及5-aza-d C处理组L-02细胞DNMT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低,除0.1 mmol/L TCA染毒24、48 h及0.3mmol/L TCA染毒24 h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A-re组L-02细胞和HepG2细胞组DNMT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与相同剂量TCA染毒24 h比较,各浓度TCA染毒48、72 h后L-02细胞DNMT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TCA染毒24 h时L-02细胞DNMT1蛋白的表达水平随染毒浓度的升高而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外,随着TCA染毒浓度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L-02细胞DNMT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与0.9 mmol/L TCA染毒组比较,TCA-re组L-02细胞DNMT1蛋白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A体外染毒可能通过抑制DNMT1的表达维持或者促进细胞的DNA低甲基化状态。  相似文献   
25.
朱志良 《实用预防医学》2015,22(9):1152-1155
<正>近几年来,我国苯所致白血病个案激增。2007-2009年16~22例,2010-2013年41~53例,7年间发病例数占职业性肿瘤一半(49.5%)。未被确诊的劳动者常诉诸于媒体,多次成为媒体关注热点,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可能有多种原因导致此种现象:一种看法是随着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工人的职业病知识普及率提高,维权意识加强;第二种看法张海涛等事件  相似文献   
26.
<正>2001年《职业病防治法》颁布之前的职业卫生容许浓度包含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内,绝大部分采用苏联模式的最大容许浓度(MAC)。2002年GBZ 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弃用苏联模式,改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学习,除少部分急性刺激性毒物仍然保留MAC标准外,其他绝大多数毒物改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1]。为了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同时颁布了GBZ 159-2004  相似文献   
27.
中小学生每年一度的体格检查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规范此项工作,卫生部专门设计了“学生健康检查表”。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健康检查工作多由教育系统的卫生保健机构或卫生防疫部门的学校卫生科来承担,通常要求在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任务非常繁重,尤其是体检后的资料统计、汇总与报表计算难度更大,资料整理、数量统计等工作就常常耗时2~3个月,并且数据误差之大无人能验证。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掌握深圳市使用有机溶剂行业工作场所有机溶剂污染情况。[方法]按深圳市统一的监督抽测技术要求,开展正己烷、三氯乙烯、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和苯五种有机溶剂的监督抽测工作。[结果]2009~2011年,每年监督抽测的重点企业依次为674、834和733家,五种有机溶剂监测点合格率分别93.41%、97.86%和93.27%。连续三年监督抽测结果显示,1,2-二氯乙烷监测点合格率均为100%;三氯甲烷合格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2011年三氯乙烯、苯合格率相比2009年和201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2009~2011年度的监测点合格率相比2003年的合格率均有所提高,其中正己烷、三氯乙烯、苯的监测合格率均比2002年明显提高,表明深圳市近年有机溶剂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识别、分析深圳市某电子厂电线生产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方法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法律法规,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铅烟、异丙醇、甲醇、丁酮、环己酮、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噪声、电焊烟尘、电焊弧光、激光辐射等。其中电线生产评价单元的电线押出岗位和连接线生产评价单元的超声波岗位噪声强度较大,为较突出的职业健康危害;其余化学有害因素浓度较低或低于检出限。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较好,在噪声的相关防护措施方面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识别、分析某光通信公司光纤、光缆生产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并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方法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法律法规,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Cl2、HF、HCl、NaOH、SiCl4、GeCl4、CF4、苯、甲苯、二甲苯、丙酮、异丙醇等有毒化学物质与矽尘、高温及紫外辐射危害,其中高温为突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合格率仅为16.7%。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项目,基本上执行了国家的有关规定,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