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3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0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赵××,男性,67岁。住院号:56240。1982年1月5日因中上腹部阵发性疼痛、进行性腹胀伴呕吐、无排气排便5天而来院急诊。三个月前曾先后有两次类似发作,均服药通便后缓解。三个月来进行性消瘦,无手术史及腹部感染病史。体检:体温36.2℃,脉率8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30/90毫米汞柱。痛苦容貌,卷曲体位。锁骨上未扪  相似文献   
22.
上海市胆道疾病研究协作组自1992年12月—1993年12月,组织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上海纺织工业局第三医院、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等单位,对由龙华医院与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共同研制开发成功的国家级中药新药——胆宁片与西德进口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中药锦红片对急性胆道感染时炎症介质一氧化氮(NO)急性反应蛋白C(CRP)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制成急性胆道感染模型,分成A组(模型组);B组(中药治疗组);C组(抗生素治疗组);D组(胆总管结扎组)E组(假手术组)。分别于手术后第3d和手术后第5d取血,做NO、CRP的检测。结果:第3d时A组的NO、CRP明显高于其它各组,B、C两组处于A、E两组之间。第5d时,NO、CRP的总体趋势与第3d相同。结论:中药锦红片能减轻机体在急性胆道感染时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4.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特点和中西医治疗的现状 ,由于肝脏具备了开放性、非线性、涨落、非平衡态的特点 ,从而具备了耗散结构的性质和特征。治疗脂肪肝需要从人体整体出发 ,重视治疗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发掘中医经典。建议用“或然决定论”判断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5.
目的:总结胆道术后经T管造影证实胆总管下端存在直径 0. 4~ 0. 9cm残余结石的17例病人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9例属肝胆气郁型者给予疏肝清热、利胆通下中药;8例属肝阴不足型者给予养肝护阴、利胆通下中药。结果:17例病人残余结石均排出,最快者为2周左右,最慢者为8周左右,平均为4周左右。结论:中药对胆总管下端残余结石具有一定的排石作用。  相似文献   
26.
腭粘膜包括软腭粘膜和硬腭粘膜,腭粘膜中血运丰富,在疾病过程中该部位可有不同程度的小静脉曲张、小动脉扩张、出血及粘膜面色泽改变等变化,这些变化称为腭粘膜征(腭征),按部位又分软腭征和硬腭征二种。  相似文献   
27.
胆道感染、胆石病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感染、胆石病是胆道系统急、慢性炎症与结石病变的总称。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占急腹症的第二位。过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疗法。近二十余年来,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已初步摸索出一套以中医为主的治疗方法,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手术率,并在控制炎症、排出结石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据国内统计一组15166例资料,死亡率为  相似文献   
28.
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超家族G亚家族成员ABCG5和ABCG8是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家族成员,在内质网产生后定位于细胞膜上发挥作用,具有从肠内细胞分泌胆固醇到肠腔内以及从肝脏分泌胆固醇到胆汁中的功能,促成了胆汁内胆固醇的过饱和,而胆固醇过饱和是形成胆囊结石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本文就ABCG5、ABCG8的结构、功能等与胆囊结石形成原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清胆胶囊对胆石病C57小鼠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将38只SPF级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5)及清胆胶囊组(n=13)。对照组喂以正常饲料,模型组和清胆胶囊组喂以高脂致石饲料,其中清胆胶囊组在予高脂饮食的同时,予清胆胶囊干预。于实验第8周末处死,应用Oligo GEArray芯片检测肝脏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共35条,上调基因34条,下调基因1条,为Col3a1;与模型组比较,清胆胶囊组出现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38条,其中下调基因36条,上调基因2条,为Il3和Ppard;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清胆胶囊组同时下调两倍的基因27条,主要为代谢酶相关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炎症和纤维化相关基因等。结论从基因学角度分析显示,清胆胶囊可以改善肝脏的炎症损伤,减少胆汁中胆固醇结晶的形成,降低结石形成的几率。  相似文献   
30.
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理,我们采用已故著名中医外科专家顾伯华教授验方锦红汤治疗急性胆源性感染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为了研究锦红汤的作用机理,我们对胆源性感染的SIRS患者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细胞因子及-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