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自拟益气解毒汤治疗乙型肝炎1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以自拟益气解毒汤治疗2型肝炎患者160例,1剂/d,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8个疗程,然后比较治疗前后的转氨酶和HBV-DNA数量。结果:显效103例,有效28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81.9%。结论:自拟益气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尤其对病毒复制的抑制效果明显,为中医药治疗乙肝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形式,对中医学教育也提出新的要求。以经典课程教育为核心,全面提升中医辨证论治的能力是中医学教育的关注点。《温病学》是中医经典课程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者以ADDIE模型为依据,从教学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到评价几个方面加强了《温病学》课堂教学设计,转变了教学思路,使课堂由"学生依赖"到"学生主导"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温病条辨》和《伤寒论》等的条文进行对比分析,阐释了明清时期温病学家对《伤寒论》的攻下法的继承与发展。温病学派主要从诸脏腑合治以通腑、攻补兼施、轻频缓下、重视调畅气机、表里双解等角度对下法予以发展与创新,使攻下法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扩大了下法在中医临床的使用。具体表现在:对里实内结、腑气不通的三承气汤证,根据有形热结的各种兼证、变证,采用受累脏腑合治法,如对咳喘、痰多兼有便秘者可选用宣白承气汤,对小便赤痛兼见便秘者可用导赤承气汤,对上有痰热蒙蔽心包、下见肠腑热结者可用牛黄承气汤;以增液承气汤和新加黄龙汤等攻补兼施治疗虚实夹杂证;以枳实导滞汤轻频缓下治疗湿热裹结遏伏于中之证;重视调畅气机以升降散达升清降浊、清热开郁之效;以增损双结散表里双解法治疗阳明病兼表邪而禁下者。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大量扩招,教学资源相对缺乏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校是中医药重点大学,承担着本科学生、硕士及博士等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本科生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由于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实习基地相对缺乏,培养的本科生普遍为临床基础知识不扎实,动手能力不强、科研意识薄弱、创新能力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人工麝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制作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高、中、低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缺血2h再灌注24、48h大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缺血再灌注脑组织MMP-9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MMP-9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组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段脑组织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其中,以模型组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最高(P〈0.01),高、中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组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最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中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组脑组织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最为显著(P〈0.01)。结论人工麝香能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MP-9 mRNA及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人工麝香可能通过抑制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MMP-9的表达,降低脑组织血脑屏障基底膜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减轻脑缺血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一种通过改良的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作方法,建立一种最接近人类缺血性脑卒中的理想动物模型用于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法参照Longa等的线栓法,通过改良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复制并通过观察实验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测定(TTC染色)及组织形态观察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改良前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从30%下降至5%(χ2=4.33,P〈0.05)、动物早期死亡率从35%下降至10%(χ2=3.58,P〈0.10)、模型复制的成功率则从35%上升到85%(χ2=10.42,P〈0.01)。结论改良后的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复制的成功率明显提高,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能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养透解合剂联合西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将42例SLE阴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并设健康体检者12名作为健康组。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同时加用清养透解合剂,每天1剂;对照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同时加用安慰剂,每天1剂,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狼疮活动性评分(SLEDAI)、中医证候积分、泼尼松用量及不良反应;并与健康组比较人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LEDA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泼尼松片用量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SLEDA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泼尼松片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与健康组比较血清vWF、sTM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vWF、sTM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养透解合剂联合西药能改善SLE阴虚证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激素用量,明显降低血管损伤因子vWF、sTM的表达,从而减轻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8.
中医本科生开展温病学实验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在中医专业本科班中开展温病学实验课,将抽象的经典温病理论结合实验进行教学,以"学生与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有利于提高温病学教学质量,促进温病学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对温病学课程建设进行阶段总结,探究其成功经验,探讨该课程的发展与研究趋势,力求为该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发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温病学是中医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过去由于认识上不足,一直把温病学按基础学科对待,使这门原本临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得不到较好的发展。温病学的课程教学,年复一年地脱离临床而照本宣科,致使讲温病者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