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中国医学   4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例举中医药治疗类疟(少阳疟)、署温、湿热3例顽固性发热患者的经过,说明遵循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理论指导,可以为棘手的疾病拓宽治疗思路.也希望中医后学者在今后的临床中,能做到坚信中医,对中医有信心:用好经典,在继承中发扬:发挥中医药优势,更好地为广大患者解除疾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HBV转基因小鼠(TGM)的实验观察,探讨加味四逆散抗HBV作用.方法:选用G3代HBVTGM22只,非HBVTGM10只,分为3组:正常对照、转基因对照和转基因治疗组,治疗组按50g/kg·d-1灌加味四逆散(约含生药4g/ml),两对照组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共30天,采用HBV DNA PCR定量法检测治疗前后HBVTGM血清中HBV DNA含量,斑点杂交法检测TGM肝组织HBV DNA的含量.结果:治疗组小鼠血清中HBVDNA定量比治疗前有显著下降(7.662±0.78比5.22±3.14,P<0.05),而HBV TGM对照组灌生理盐水前后HBVDNA定量差异不显著(7.125±4.26比8.932±5.12,P>0.05);治疗组肝细胞中的HBV DNA比对照组斑点的OD值有明显的减少(0.274±0.096比0.432±0.119,P<0.01).结论:加味四逆散具有一定的抑制HBVTGM血清中与肝组织中HBV DNA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温病湿热证的作用 ,并从微观角度探讨温病湿热证血瘀的客观性。方法 :采用复合因素复制新西兰兔温病湿热证模型 ,设立黄连解毒汤组 (A组 ) ,黄连解毒汤加丹参、赤芍组(B组 ) ,王氏连朴饮组 (C组 ) ,王氏连朴饮加丹参、赤芍组 (D组 ) ,湿热证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 ,观察各组症状及体温变化 ,同时检测血浆内毒素 (ET)、肿瘤坏死因子 (TNF)、白介素 1(IL 1)、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凝血功能、血栓素 B2 (TXB2 )、6酮前列腺素 F1α(6 keto PGF1α)等指标变化。结果 :药物 B组症状表现较轻 ;药物A组和 B组体温升高较小。药物治疗各组 ET、TNF和 IL 1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0 .0 5或 P<0 .0 1) ,A组和 B组 ET、IL 1的含量均低于 C组 (P均 <0 .0 5 )。湿热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各参数、血小板计数及聚集率、凝血指标、TXB2 、6 keto PGF1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药物 B组和 D组改善上述指标效果较好 ,优于 A组和 C组 (P<0 .0 5或 P<0 .0 1)。结论 :清热解毒对于温病湿热证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温病湿热证存在传统四诊不易察觉的微观血瘀 ,治疗时加入凉血化瘀之品 ,可获佳效。  相似文献   
4.
加强中医本科生早期科研能力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通过开展“中医本科生进科研实验室教学、指导本科生进行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在中医本科生后期专业分化班开设《温病学》实验课”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加强中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科研创新思维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广东温病特点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广东五地(市)医院的病历资料进行调查,结合地理气候情况分析,探讨近年广东温病的特点。认为在广东风温、暑温、湿温是常见的温病;气候四季不分,常见温病全年可发;临床证候多挟“湿”;病程中气分证候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6.
《温热论》与《湿热病篇》分别是叶天士与薛生白的代表作,也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两篇著作不仅反映了叶、薛两家的温病学术思想,而且对临床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笔者将两者作一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疏肝方治疗,对照组采用乙肝解毒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5.0%,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分别为70.0%和90.0%。治疗组愈显率较对照组为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HBV标志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恢复较对照组显著(P〈0.05),但A/G的恢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疏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芳香开窍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芳香开窍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 4 4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2 0例 ,对照组 2 4例 ,两组均按中医辨证处方用药 ,每日 1剂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窍胶囊 (每粒胶囊含人工麝香0 0 4g ,冰片 0 1g) ,每次 1粒 ,每日 3次。对照组不用开窍药。疗程 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 80 0 % ,总有效率为95 0 % ,对照组显效率为 5 4 2 % ,总有效率为 91 6 % ,两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识障碍的改善比较 :治疗组的愈显率为 80 0 % ,对照组为 35 3%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组的平均起效时间是(2 5 4 0± 2 3 10 )h ,而对照组为 (44 30± 2 5 30 )h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早期配合芳香开窍法能明显提高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 ,尤其在改善意识障碍、药物的起效时间上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利用多因素,包括模拟湿热气候环境,过食肥甘及内毒素感染等综合复制的家兔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方法,造型动物出现诸如发热、纳呆、不欲饮水、便软烂或溏、嗜睡懒动、舌苔白腻等表现,与临床所见该证的主要症状体征和病理变化相符合,中药反证也提供了支持的佐证;实验进而发现模型动物造型后6小时及10小时的血浆内毒素水平较单纯用内毒素致热的发热对照组为高(p<0.05),提示温热造型动物内毒素廓清较为缓慢。可见,本实验将为以后研究温病湿热证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病理模型。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底至2003年春.我们参与了广州地区及中山、佛山、河源等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会诊与治疗。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和辨治体会.本病属于温病中的“风温夹湿”.其理由为:(1)本病虽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但以春季和冬季为多;(2)发病急骤,初起即见发热,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肺卫表证:(3)本病在广东多有肢体困倦,关节酸痛,或脘痞腹胀,或有腹泻,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等兼湿的表现。本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