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核因子-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该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8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AP组,PDTC(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预处理组及正常组3组。SAP模型经胆胰管内加压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0.1ml/100g完成。PDTC预处理组在建立SAP模型前1h腹腔内按100mg/kg体重注入PDTC。建模后3、6、12h3个时间点将大鼠处死,血样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留取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不观察肝组织受损情况,应用SP免疫组化汉检测SAP肝组织NF-κB,用RT-PCR的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素-6(IL-6)、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结果 SAP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未见明显的肝细胞坏死和肝细胞凋亡出现。PDTC预处理组与未处理组未见差别。SAP组AST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DTC预处理后各时间点AST均较未处理组下降。正常肝组织偶见NF-κB活化的肝细胞,在SAP肝组织可见肝细胞NF-κB活化。经PDTC预处理后肝组织NF-κB 化的阳性肝细胞数与未经PDTC处理者相比明显减少。SAP时肝组织TNF-α、IL-6、ICAM-1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经PDTC预处理后相应各时间点均降低。但SAP肝组织ICKAM-1mRNA各时间点均无明显改变。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存在肝损伤,TNF-α、IL-6mRAN表达参与肝损伤,SAP肝损伤时NF-κB活化并上调TNF-α、IL-6mRNA的表达,抑制NF-κB活化可下调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82.
前列环素及Dazmegrel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防治作用王兴鹏徐家裕袁耀宗应用血栓素(TXA_2)合成酶抑制剂Dazmegrel(Da)及外源性PGI_2调节TXA_2、PGI_2平衡,观察其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并发肺...  相似文献   
183.
本文报告62例以胃窦病变为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对这些患者的胃镜所见、胃泌酸功能及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根据泌酸功能不同把62例患者分成三组,结果见偏高酸组以轻度萎缩者占多数(78.9%),而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则多见于低酸组(61.5%),均具统计学意义(前者P<0.05,后者P<0.01).提示胃泌酸功能明显降低者可能与萎缩病变较重及低胃泌素血症有关.本文中22.6%的患者合并慢性肝病,后者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及胆汁返流,可能与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4.
克隆(Crohn)氏病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27例确诊为克隆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情况。同时结合有关文献对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185.
我院荣誉内科教授,国际著名肝脏病学专家,美国加州—旧金山大学医学院院长,Schmid教授于1983年5月应邀来我院讲学。内容主要涉及肝脏病学的若干问题,现分五方面作扼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6.
41例IIb型早期胃癌临床及生物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Ⅱb型早期胃癌的临床和生物学特性。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2年我院经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证实的早期胃癌203例。结果:203例中,Ⅱb型早期胃癌41例,男女比例为1.05∶1(21比20)。在Ⅱb型早期胃癌中,女性的平均发病年龄早于男性[(47±14)岁比(52±12)岁,P<0.05],且男性的分化程度高于女性(高分化12例、低分化9例比高分化3例、低分化17例,P<0.05)。在分化型病例中,12例为黏膜内癌,3例为黏膜下癌,而未分化型病例中21例为黏膜内癌,5例为黏膜下癌。41例Ⅱb早期胃癌中,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3例为黏膜内癌,2例为黏膜下癌,所有病例均未发现远处转移。结论:在Ⅱb型早期胃癌,女性发病早于男性,肿瘤的分化程度低于男性;而Ⅱb早期胃癌肿瘤的浸润深度与其分化程度有关;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7.
生长抑素类似物对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目的 探讨( 生长抑素类似物) 善宁治疗小鼠急性胰腺炎时对胰腺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ax ,p53 的影响‘.方法 以caerulein 诱导CD1 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 并应用TUNEL 染色、免疫组化SP 技术等检测胰腺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ax ,P53 的蛋白表达以及善宁治疗后对胰腺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ax ,P53 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E 染色观察到胰腺组织中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细胞核固缩及凋亡小体形成. TUNEL 结果显示非治疗组胰腺炎诱导后5 ,14 h 胰腺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善宁治疗组( P< 0-01) . 免疫组化显示正常胰腺组织未见凋亡调控基因Bax ,p53 的表达,善宁治疗组治疗后5 ,14 h 胰腺细胞Bax 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治疗组( P< 0-01) ,而非治疗组和善宁治疗组5 ,14 h 的胰腺细胞p53 染色阳性率无显著差别.结论 善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机制之一可能是诱导损伤的胰腺细胞凋亡以减轻炎症反应,而且该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凋亡调控基因Bax 的表达有关而与p53 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