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慢性铅暴露对小鼠脑海马组织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表达的影响,探讨mTOR在慢性铅暴露所致小鼠海马神经元学习记忆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56周龄小鼠交-1配后,铅暴露组仔鼠通过胎盘、乳汁和饮水饲醋酸铅2.4,4.8和9.6mmol·L,连续42d。对照组鼠饮用自来水。第42天检测血及脑铅浓度,Western印迹法检测脑海马总量mTOR(t-mTOR)及磷酸化mTOR(p-mTOR)的表达。结果各慢性染铅组小鼠血铅和脑铅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1),升高的程度与饮用水的铅浓度呈正相关。慢性染铅组小鼠大脑海马组织p-mTOR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各染铅组p-mTOR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具有浓度效应关系(<0.05)。p-mTOR表达与血、脑铅浓度呈负相关(r=-0.82,铅对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t-mTOR的磷酸化没有影响。结论 p-mTOR蛋白的表达量随着铅暴露的浓度升高而降低,与铅致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有关。P P P<0.01),铅对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t-mTOR的磷酸化没有影响。结论 p-mTOR蛋白的表达量随着铅暴露的浓度升高而降低,与铅致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存活率、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1/2)和蛋白激酶Cγ(PKC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经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液)、Aβ损伤组(加入培养液及老化Aβ25~35)、bFGF组(加入培养液、bFGF及老化Aβ25~35)和抑制剂组(加入培养液、PD98059、bFGF和老化Aβ25~35)。MTT法检测不同处理组PC12细胞存活率,Western印迹免疫印迹法分析p-ERK1/2和PKC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β损伤组PC12细胞存活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2),bFGF组细胞存活率高于Aβ损伤组(P=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β损伤组p-ERK1/2和PKCγ较对照组p-ERK1/2和PKCγ表达显著下降;Aβ损伤组在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后p-ERm1/2和PKCγ的值分别较Aβ损伤组p-ERK1/2和PKCγ蛋白表达显著增强,并与bFGF浓度呈正相关;抑制剂组在加入不同浓度的PD98059后p-ERK1/2和PKCγ的值分别较bFGF组p-ERK1/2和PKCγ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并与PD98059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bF6F对Aβ诱导PC12细胞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增强PC12细胞ERK1/2活性和PKCγ蛋白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103.
彭博  贺祯  葛毅  郑重  黄天纳  蒲卫 《人民军医》2012,(3):204-205
应急医学救援中的信息采集,是指在执行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医学救援时,将一切能为应急医学救援提供有效服务的信息、数据、文字等情报采掘聚集的过程,包括对已有资料检索和现场信息收集。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对壳聚糖温敏凝胶物理性能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消毒法(壳聚糖-盐酸液高温高压消毒)和改进消毒法(壳聚糖粉单独高温高压消毒)制备壳聚糖温敏凝胶,分别检测其凝胶化时间、粘度;通过扫描电镜观察2组壳聚糖温敏凝胶的超微结构;在2组壳聚糖温敏凝胶表面培养第三代人牙周膜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凝胶表面细胞活性;用2组壳聚糖温敏凝胶浸提液培养第三代人牙周膜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改进组壳聚糖温敏凝胶凝胶化时间5~6 min稳定,常规组壳聚糖温敏凝胶凝胶时间为10~30 min不等;改进组的壳聚糖温敏凝胶初始粘度为(9.94±0.38)Pa.s,在37℃环境下其粘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加,10 min后达(50.25±0.96)Pa.s,此后趋于平稳。常规组初始粘度为(0.90±0.45)Pa.s,其粘度随时间延长增加不明显,15 min时仅为(4.05±0.72)Pa.s,2组各时间点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2组壳聚糖温敏凝胶均呈三维立体网状多孔结构,常规组孔径为10~48.33μm,改进组孔径为0.385~2μm。人牙周膜细胞不仅在2组壳聚糖温敏凝胶表面生长良好,而且在其浸提液中也均增殖正常。结论:改进消毒方法制备的壳聚糖温敏凝胶凝胶化时间更短,粘度更大,与常规消毒方法一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构建一种可同时检测甲型H1N1、季节性H1N1、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多重荧光RT-PCR方法。方法根据不同流感亚型HA与NA的差异,设计五对引物及五条探针,构建合适的检测体系,分析特异性、灵敏度、可重复性、仪器适用性,并将其与常用检测试剂盒进行比对。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多重荧光RT-PCR检测体系,能同时检出甲型H1N1、季节性H1N1及H3N2亚型流感病毒,检测灵敏度为101~102拷贝/μl,可重复性好(变异系数为0.47%~4.03%),比常用检测试剂具有更好的荧光值水平,可适用于多种常见的荧光定量PCR仪。结论本方法所构建检测流感亚型体系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可重复性、仪器适用性,适用于各基层疾控及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尺度图像质量评价Transformer网络(MUSIQ)对超声心动图质量智能评分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的457例受检者的心尖四腔心切面动态图像(共70 181帧)。由2位高年资专科医师根据图像切面质量,将图像标注为0分(极差)~5(优秀)分,所有图像按照8∶1∶1的方式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然后采用MUSIQ模型进行网络训练和验证,并选取在验证集上综合性能表现最好的模型作为最终模型。将测试集中MUSIQ模型预测分数与专业医师所标注的分数进行比较,以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对模型的诊断性能进行评价。 结果模型预测结果在0~5分的精确率平均为0.941,召回率平均为0.941;F1分数平均为0.941,均处于较高值范围。同时,当图像大小为600×800时模型在GPU上的单帧推理时间为18 ms,满足实时部署要求。 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MUSIQ网络对心尖四腔心切面图像质量智能评分结果与超声医师人工打分结果一致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同时由于该方法对心尖四腔心切面没有做任何前置假设,原理上可以推广到任何标准超声切面,有利于实现超声图像质量智能化评估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了解卫生应急管理教学案例的需求现状,为案例采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卫生应急管理案例教学亲历者对案例的需求情况。结果被调查者中,认为目前案例不能满足需要的占64.3%,认为案例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相关性、真实性、时效性、信息详细特点的分别占85.7%、84.9%、88.0%、52.9%、41.4%、44.0%,对纯文本、图画语音、角色扮演等案例编写形式的需求程度分别占12.5%、66.4%、72.7%,对短篇、中篇、长篇等案例篇幅的需求程度分别占49.8%、44.1%、2.7%;对传染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中毒、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核事故、其他内容等案例内容的需求程度分别占86.9%、84.9%、66.4%、56.O%、41.7%、35.1%、23.6%、42.1%。结论目前卫生应急管理教学案例还不能培训与教学需要。在案例编写中,应当突出案例的代表性、针对性、相关性、真实性等特点,采用图画语音等创新形式,长短适中,加快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内容的案例开发。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实证卫生应急管理案例教学的适用性,为促进案例教学法的推广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卫生应急管理案例教学亲历者对案例教学及其作用的态度和看法.结果 被调查者中,认为案例教学适用的占95.4%,对案例教学满意的占68.2%;分别有96.1%和85.4%的教师和学员喜欢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在卫生应急管理培训中效果的影响因素调查中,分别有91.0%和84.6%的教师和学员选择了“案例的选取和设计的合理性”,84.6%和80.2%选择了“教师的实践经验”,82.1%和68.1%选择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对案例的把握程度”.采用李科特五分制法评价卫生应急管理案例教学在提升13项能力方面的作用大小,结果显示,各项得分都>3(1表示作用很小,5表示作用很大).其中,教师(学员)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卫生应急管理关键流程”两项评分最高,分别为4.22(4.02)和4.08(4.10).结论 案例教学在卫生应急管理培训中很受欢迎,作用明显,应该通过案例库建设、加强师资培训等措施推广其运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别用新型复合型层析介质Capto Core 400和传统介质Sepharose 6FF纯化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 strain poliovirus,sPV)去除宿主细胞蛋白(host cell protein,HCP)和DNA,并且比较纯化结果及工艺参数。方法  用Capto Core 400与Sepharose 6FF纯化Vero细胞培养的Ⅰ、Ⅱ、Ⅲ型sPV浓缩液。分别检测纯化后sPV的D抗原含量、HCP残留量和DNA残留量,计算D抗原回收率、HCP和DNA去除率。结果 Capto Core 400与Sepharose 6FF纯化Ⅰ、Ⅱ、Ⅲ型sPV的D抗原回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9、1.08、1.02,P值均>0.05),但前者的Vero细胞HCP(t值分别为3.15、3.23、3.54)和DNA去除率均高于后者(t值分别为3.41、3.25、3.6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Capto Core 400与Sepharose 6FF的介质使用体积比为1/20,上样后纯化时间比为1/25,工作缓冲液使用量比为1/4,工艺线性流速比为10,每升介质上样量比为20,最大耐压力比为2。结论  对比Sepharose 6FF,Capto Core 400可以更有效地去除Vero细胞HCP与DNA,各个工艺参数得到了优化,提高了sPV层析纯化的工作效率,并节约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34例,根据Mini -mize软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7例,均接受为期4周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虚拟现实技术训练,根据康复治疗前后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的评定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提高,试验组的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