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85篇
预防医学   73篇
药学   108篇
  1篇
中国医学   32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8 毫秒
41.
雷公藤属药物植物具有抗炎、抗免疫、抗肿瘤、抗H IV等多种药理活性。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倍半萜类(包括倍半萜生物碱)、二萜类、三萜类和少量木质素等。综述近年来雷公藤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雷公藤类药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地区淋病病原体奈瑟双球菌的不同基因分型及各基因型与耐药性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指纹图谱对78株分离自不同患者淋球菌菌株进行区分,从分子水平对淋球菌进行基因分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的基因分型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结果78株淋球菌分离株RAPD图谱上相似,但各菌株基因图谱之间有明显不同DNA多态性,可将菌株区分为Ⅰ、Ⅱ、Ⅲ三种基因分型,对此三种基因分型与A、B、C、D四种不同的耐药类型进行对应分析,发现耐药类型与基因型别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浦东地区淋球菌流行株有着不同的耐药特点及基因型别,耐药性与不同的基因分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3.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斌  张铁军  高文远  陈海霞  张家欣 《中草药》2006,37(11):1601-1606
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药方剂的组方原理、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从系统分析三元论设计思想到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组学,分子中药组学理论的提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认识中医理论和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治疗模式。通过拆方、药对和化学物质研究来对传统方剂的配伍理论进行验证和解释。通过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单方及复方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中药化学成分肠内菌代谢过程,来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和作用机制。这对中药新药研制、创新药物研发以及指导临床应用都有重要意义。提出目前中药复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
[目的]建立用H PLC法测定降香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中反式-橙花叔醇的方法。[方法]色谱柱:D iam onsil C18(250×4.6m m,5μ);流动相∶甲醇-水(85∶15);流速:1.0m L/m 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结果]反式-橙花叔醇线性范围为0.1×10-5~0.6×10-3μL,r=0.9999,加样回收率为102.62%,R SD为1.314%(n=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重现性好,可以作为降香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5.
配伍对麻杏石甘汤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麻杏石甘汤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配伍对汤剂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以HPLC法测定苦杏仁苷含量。结果石膏对方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甘草、麻黄对苦杏仁苷含量影响不显著,麻黄与甘草、麻黄与石膏、甘草与石膏对苦杏仁苷的含量影响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石膏降低了全方药液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真空气流植物细胞破壁技术对灵芝药材多糖提取的影响.[方法]将灵芝药材按照该工艺进行破壁,破壁药材与未破壁药材分别粉碎成约1g的药材小块,分别以40、60、80℃温浸2h,测定其多糖提取率;80℃条件下于1、2、3、4、5h取样测定其多糖提取率.同时测定破壁药材和未破壁药材的多糖含量.[结果]破壁后,多糖损失14%;但是破壁灵芝多糖的提取率均远远高于未破壁的灵芝药材.[结论]灵芝药材经过真空气流植物细胞破壁加工后在温浸的条件下可以明显提高灵芝多糖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47.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其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功效,用于头痛眩晕,肋痛,腹痛,四肢痉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1].芍药苷是自芍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镇静、解痉、抗炎、抗应激性溃疡等功效.白芍中芍药苷的提取工艺目前文献报道多采用水提或者醇提,主要采用正交设计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中药提取条件优化最常采用试验设计方法有正交设计、因子分析设计、均匀设计等.正交设计仅对已有因素的已有水平进行判断;均匀设计因其试验次数太少,试验精度不够,并且也只能对已有的因素水平作判断;因子分析设计的试验次数太多而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政府工作人员艾滋病知识和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的意识,为改进政府发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从上海市1个流动人口集中区选择3组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焦点组访谈,并对其中9名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政府工作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较好,对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及社会危害有较全面的了解,对国家艾滋病防治的相关政策、法规有所了解,但是对艾滋病感染者仍然有一定程度的歧视情节;有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对艾滋病防治工作仍然持有消极态度,多部门协作的意识不强。结论政府工作人员对国家艾滋病防治的相关政策有一定掌握,但多部门协作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9.
模拟缺血缺氧对左心室心肌细胞钠电流跨壁异质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 研究左心室心肌细胞快钠通道的跨壁异质性及模拟缺血对其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直接记录左心室三层心肌细胞的快钠通道电流 (INa) ,并观察模拟缺血缺氧对心肌细胞INa跨壁异质性的影响。 结果 :左心室三层心肌细胞的钠电流特性存在异质性 ,表现为中层 (M )细胞的电流密度 电压关系(I V)曲线最低 ,M细胞的峰值INa是心内膜层 (Endo)和心外膜层 (Epi)的 2倍多 ;M细胞的INa失活最快。模拟缺血后 ,三层心肌细胞的INaI V曲线呈时间依赖性下移 ,M细胞的变化最显著 ;INa稳态失活曲线呈时间依赖性左移 ,以Epi变化最显著 ;模拟缺血 30min时Endo的恢复明显慢于M和Epi。  结论 :左心室心肌细胞的INa存在跨壁异质性 ;模拟缺血缺氧对INa的跨壁异质性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0.
萱草根的原植物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草考证表明古代萱草根的原植物为萱草Hemerocallis fulva,重辦萱草H.fulva var.kwanso,黄花菜H.citrina,北黄花菜H.lilio-asphodelus和小黄花菜H.minor。对萱草、藜芦、鹿葱的原植物及混淆原因进行了考辨;对近代中药文献中北黄花菜、麝香草等学名错误进行了考订,并提出增补桔红萱草H.aurantiaca作为一个独立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