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3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59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23篇
内科学   12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427篇
预防医学   111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84篇
  3篇
中国医学   192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目的改进富马酸比索洛尔的合成方法。方法以3-(异丙基氨基)丙烷-1,2-二醇为起始原料,经成环、对甲苯磺酰化、偶合、开环及成盐5步反应制得富马酸比索洛尔。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的结构经1H-NMR、MS谱等确证。新合成路线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总收率为36%,适合工业化生产。目标物经HPLC法检测纯度达99.4%,单个杂质含量小于千分之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62.
目的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西替尼。方法以6-硝基吲唑为原料,其3-位经碘代、1-位氮原子经四氢吡喃保护,再与2-乙烯基吡啶发生Heck反应,6-位硝基再经过硝基还原、重氮化、碘代,与硫代水杨酸甲酯在钯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偶联,最后经脱保护基和酯的氨解反应得到抗肿瘤药阿西替尼。结果与结论经过8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阿西替尼,总收率为33.4%,目标化合物和中间体的结构经1H-NMR和MS谱确证。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骨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4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34例骨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34例骨淋巴瘤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 43∶1。原发性骨髓瘤(PBL) 8例,继发性骨髓瘤(SBL) 26例,PBL与SBL之比为0. 31∶1。PBL患者常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多因骨痛或病理性骨折起病。病理类型以DLBCL最多,占55. 88%。目前骨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为化疗,或化疗辅以放疗或手术,有条件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本研究中骨淋巴瘤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 49年,中位生存期为3年,3年生存率为82. 14%。影响生存期的因素有PBL和SBL分类、病理类型、血LDH水平和治疗方法。结论:骨淋巴瘤起病隐匿,选择足量、充分的联合治疗手段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原发性骨淋巴瘤少见且预后较好,继发性骨淋巴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64.
[目的]对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病人连续性照护感受问卷(CCAENA)进行翻译,并对中文版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取Brislin双人翻译-回译模型对英文版量表进行转化,然后将中文版CCAENA在247例社区门诊病人中进行测试,检验中文版问卷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CCAENA共有21个条目,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1,分半信度系数为0.854,重测信度系数为0.890。量表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是0.85~1.00,全部条目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是0.96。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的4个公因子解释了72.19%的总方差。[结论]中文版CCAENA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为评估病人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就医时对连续性照护的感受提供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65.
为探讨有效、经济、简便易行的现场化疗方案,1989~1990年,我们在江陵县资市镇选择居民粪检阳性率在30%以上的3个村,分别实施集体化疗、扩大化疗和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比较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化疗方案 1.集体化疗村(称A村):居民粪检阳性率为30.26%,总人口1 585人。对5岁以上人群集体化疗一次。 2.扩大化疗村(称B村):居民感染率为34.31%,总人口910人,对普查出的粪检阳性者进行对象治疗,同时对疑似感染者进行扩大化疗。扩大化疗对象:对粪检阴性者作免疫学检查,先作皮试过筛,皮试阳性者采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D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ADD发生情况分成腹泻组和无腹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基础疾病、给药途径、联用抗生素情况、预防性使用微生态制剂情况等,对影响患者发生ADD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0例老年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中,发生ADD 34例,发生率为34.0%。34例ADD患者中,黏液便8例(23.53%)、稀糊样便12例(35.29%)、水样便14例(41.18%);其中伴有腹痛、腹胀30例(88.24%)、伴有脱水15例(44.12%),出现恶心呕吐症状18例(52.94%),伴发热13例(38.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泻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7 d、联用抗生素、未预防性使用微生态制剂情况与无腹泻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使用时间≥7 d、联用抗生素、未预防性使用微生态制剂是影响老年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发生AD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抗生素使用时间≥7 d、联用抗生素、未预防性使用微生态制剂是影响老年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发生ADD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可望减少ADD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短时间内提高内科重症监护室(ICU)轮科医生手卫生依从性和合格率的效果。方法首先对内科ICU轮科医生手卫生的现状进行基线摸底调查,根据结果制定监测频率和方法。然后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随机对医生的手卫生进行现场检测和结果反馈。对干预后的医生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基线摸底调查阶段共采样120人次,医生手卫生总体合格率为73.33%,手卫生依从率只有14.17%。采用ATP现场检测和反馈的干预方法后,医生手卫生合格率提高至82.24%(χ2=13.68,P=0.008);干预中洗手依从率最高,达到69.44%。结论ATP生物荧光检测法现场监测医生手卫生情况并及时反馈,可以提高医生手卫生的依从性和合格率。  相似文献   
68.
目的总结无内膜接触缝合(Sutureless)技术应用于矫治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行外科矫治术的所有心上型TAPVC婴幼儿共132例,排除合并单心室、心房异构等患儿,均行双心室根治性手术。全部患儿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绝大部分患儿行CT检查了解肺静脉发育情况,进行术前评估,并术中探查确诊。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传统手术组和Sutureless手术组。其中传统手术组69例,男54例(78.3%)、女15例(21.7%);中位年龄60(30,225)d;中位体重4.85(3.50,6.35)kg。Sutureless手术组63例,男48例(76.2%)、女15例(23.8%),中位年龄90(30,210)d;中位体重4.58(3.72,6.20)蝇。随访至2014年1月1日。结果Sutureless手术组住院死亡率(4.8%VS.7.2%,x^2=1.414,P=-0.720)、术后总死亡率(4.8%VS.13.0%,x^2=2.733,P=-0.098)均低于传统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utureless手术组术后梗阻率低于传统手术组(1.6%VS.10.1%,x^2=4.236,P=-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发现,传统手术方式、术前肺静脉梗阻与术后肺静脉梗阻的发生显著相关(P=0.023,P=0.016)。传统手术方式与术后死亡无明显相关性(P=0.060)。结论对于心上型TAPVC,Sutureless技术可明显降低术后肺静脉梗阻发生率。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谵妄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观察研究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治疗中心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收治住院的患者323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最终入选的318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n=12)和非谵妄组(n=306)。采用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ICDSC)每日2次对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谵妄进行筛查,描述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谵妄发生现状并分析影响患者谵妄发生的因素。结果:318例患者中有12例(3.8%)发生了谵妄。研究发现患者的血钠>145 mmol/L(OR=18.349,P<0.001)、血肌酐>133μmol/L(OR=7.246,P=0.009)以及使用镇静安眠药(OR=6.427,P=0.010)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医务人员对伴有谵妄发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提前干预并增加有效监测;对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镇静安眠药物缓解患者焦虑失眠等症状时应慎重,可依据循证证据使用心理护理、中医缓和疗法等替代疗法,从而有效减少患者谵妄症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索醉茄素A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的抵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8周龄C57BL/6 J小鼠分为醉茄素A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高脂饮食(HFD)饲养,分别给予醉茄素A或对照溶剂DMSO腹腔注射,每天测量小鼠体重及摄食量。1周后取材,称量小鼠腹股沟白色脂肪(iWAT)、附睾白色脂肪(eWAT)、腹膜后白色脂肪(rWAT)和肩胛间棕色脂肪(BAT)的重量;取iWAT检测褐变相关因子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iWAT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醉茄素A组小鼠的体重和各部位脂肪组织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摄食量无明显变化;Real-time PCR显示,醉茄素A组小鼠iWAT中褐变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醉茄素A组小鼠iWAT中解耦联蛋白1(UCP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表达明显增加;HE染色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醉茄素A组小鼠腹股沟白色脂肪细胞呈现典型褐变特征,如脂肪细胞多腔室化。结论 醉茄素A可能通过诱导小鼠白色脂肪组织褐变抵御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