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笔者学习先贤理论、治验,阅读大量文献,结合大量临证实践中的体会,认为"虚、浊、热、瘀"是痛风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痛风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热痹阻经脉、骨节为标,本虚标实。脾肾亏虚、浊毒内蕴、湿热搏结,浊瘀互结贯穿了整个疾病的始终。在临证中结合西医分期,采用分型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结合,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以"湿热痹阻"论治,痛风间歇发作期从"脾肾"论治,慢性痛风石病变期以"肝肾亏虚、痰瘀互结"论治。急则治标,以利湿泄浊、清热解毒为主;缓则治本,间歇期以健脾益肾为主;慢性期以补益肝肾、活血通络为主,辅以化痰软坚散结之品。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术后不同时间拔除引流条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8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术后24 h内拔除引流条40例设为A组,术后24~48 h拔除引流条40例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转移数)、换药次数、术后48 h平均体温、敷料渗液浑浊率、切口感染率、皮下积液率及手术至出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换药次数为(3.45±0.64)次,较A组(2.10±0.50)次增加,B组患者术后48 h内平均体温为(37.54±0.73)℃,较A组(37.08±0.46)℃升高;B组敷料渗液浑浊率(30.00%)及切口感染率(12.50%)也较A组的(10.00%)、0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下积液率及手术至出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早期拔除引流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以便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产后出血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产妇,给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配伍缩宫素肌肉注射,即于胎儿前肩娩出时,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胎儿一经完全娩出,给予产妇直肠内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结果:产后2 h出血量比较:观察组无产后出血发生,对照组发生率为13.3%。结论:使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具有安全、快速、持久及价廉的优点,对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产妇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 探讨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1,PD-L1)在乳腺癌(Breast cancer, 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 收集40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mmunohistochemical, IHC)检测PD-L1的表达;收集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分子表型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状态和淋巴结转移等病理资料,分析PD-L1水平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为62.5%,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2.5%,同时临床病理显示PD-L1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肿瘤分子表型的ER、PR、HER2状态无相关性。结论 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  相似文献   
56.
王伟  胡林巧  吴斌  何山  李焰  李燕茹  张艳珍  郑轲   《四川医学》2022,43(12):1214-1221
目的 探究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组织ER、PR表达与超声显像特征相关性,分析患者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年1月至2022年3月我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37例女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病理及超声资料,比较两侧乳腺癌病理特征及超声显像特征的差异性,分析乳腺癌超声显像特征与同侧乳腺癌ER、PR表达的关系,分析预后特点。结果 在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第二癌肿块血供不丰富组较血供丰富组有更高的ER阳性表达率((P<0.05),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组较转移组有更高的ER、PR阳性表达率(P<0.05)。第一癌与第二癌在肿块内部回声、瘤内钙化、瘤内血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性与异时性双乳癌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组较无转移组及单侧转移组无病生存率低(P<0.05),双侧病灶ER、PR一致阴性患者预后最差,ER、PR一致阳性患者预后最好(P<0.05),双侧pTNM高分期(III期)较双侧低分期及单侧高分期预后更差(P<0.05)。结论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两侧浸润性癌灶在超声显像上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浸润性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57.
58.
回顾性分析本院风湿科2010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出现副作用的92例患者。治疗组45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采用标准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开始使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知柏地黄丸10g,口服,Tid,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在五心烦热、口干咽燥、面色潮红、痤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方面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有增加,对照组变化较治疗组明显(P<0.05);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临床使用滋阴补肾兼以清热的汤剂也可起到相应的效果,但是汤剂的依从性较成药的依从性差,故建议计划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可以在治疗的初期加服知柏地黄丸,可极大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对小儿神经心理测验与Vojta姿势反射检查在2~6月龄婴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1 497例2~6月龄婴儿进行神经心理测验及Vojta姿势反射检查,并对早期发现的脑损伤可疑儿进行指导与干预.结果 小儿神经心理测验各月龄发育异常检出率降序排列最高前3位分布在2、6、3月龄,Vojta姿势反射则分布在2、3、6月龄,各月龄组儿心量表和Vojta姿势反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34、110.54,均P<0.05).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有差别,Vojta姿势反射的阳性率较高(χ2=428.05,P<0.05).结论 小儿神经心理测验与Vojta姿势反射均能客观反应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水平,但在生命早期判断较为困难,处置原则应根据月龄及可疑程度区别对待.Vojta姿势反射的阳性率高于小儿神经心理测验,建议将小儿神经心理测验与Vojta姿势反射列为2~6月龄婴儿常规健康体检范围,提高脑损伤儿筛查的阳性率,避免漏检与误诊.  相似文献   
60.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不仅见于老年人,青壮年也较多见,单纯施行腰椎间盘摘除术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疗效,这一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证实。1992年3月~1999年5月,我们采用“蝌蚪”形开窗手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65例,不仅摘除了椎间盘,而且扩大了神经根管,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