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目的:通过对德尔格Evita4呼吸机气路的分析与应用维护的探讨,获得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经验。方法:结合实际工作,重点分析Evita4呼吸机气路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科学的设备日常维护方法。结果:分析呼吸机内部气路,确定设备维护方案,保证设备使用安全和应用质量。结论:通过分析气路,指导临床工程师进行应用维护,保证设备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22.
自1999年6月~2002年6月,我院采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126例(大骨瓣组),与我院1996年~1999年采用颞部马蹄形切口手术治疗的139例患者(马蹄形切口组)相比效果良好,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大骨瓣组126例患者,男88例(69.8%),女38例(30.2%);年龄6~79岁,平均36.5岁。其中车祸伤87例(69.0%),坠落伤29例(23.0%),打击伤10例(7.9%)。受伤机制:减速伤(对冲伤)96例(76.2%),加速伤17例(13.5%),机制不详13例(10.3%)。受伤至入院时间:0.5~36h,平均约3h。马蹄形切口组139例患者,男99例(71.2%),女40例(28.8%);年龄4.5~77…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熊胆粉在麝香通心滴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为麝香通心滴丸"凉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ApoE~(-/-)基因敲除小鼠结合高脂饮食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30只小鼠按体重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9只),麝香通心滴丸组(复方组,7只),麝香通心滴丸去熊胆粉组(拆方组,7只),熊胆粉组(7只);另取9只雄性同龄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复方组、拆方组和熊胆粉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30、30、0.33 mg/kg)灌胃,模型和正常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E LISA法检测血清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ygen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含量;采用生化法测定血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二氢乙啶(dihydroethidum,DHE)荧光探针探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Real-time PCR检测主动脉miR-20、miR-21、miR-126及miR-155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主动脉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复方组、拆方组和熊胆粉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以复方组减弱的最为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L-2、IL-6、TNF-α、IFN-γ、oxLDL和MDA均升高(P0.01),GSH和SOD下降(P0.01),主动脉miR-126、miR-21及miR-1 55表达上升(P0.01),miR-20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组、拆方组和熊胆粉组血清IL-2、IL-6、TNF-α、IFN-γ、oxLDL及MDA下降(P0.01),GSH和SOD上升(P0.01),主动脉miR-126、miR-21、miR-155表达下调(P0.01),复方组和熊胆粉组miR-20表达上调(PO.01)。与复方组比较,拆方组和熊胆粉组小鼠血清中IL-2、IL-6、TNF-α及IFN-γ水平升高(P0.01);拆方组和熊胆粉组GSH和SOD下降(P0.01),MDA和oxLDL上升(P0.01);拆方组与熊胆粉组miR-20和miR-155表达下调(P0.01)。结论麝香通心滴丸具有显著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主动脉miR-126、miR-21、miR-1 55及miR-20的表达相关,熊胆粉在全方的调节作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保山市2轮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为该市尽早消除麻疹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利用保山市2008、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报告、调查接种率,麻疹发病情况,2009、2010年麻疹IgG抗体水平调查和法定麻疹报告系统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SPSS 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率之间的比较用卡方检验,并用趋势检验对麻疹发病率、抗体阳性率趋势变化进行分析,检验水准均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保山市强化免疫报告、调查接种率均在98%以上;2轮强化免疫后,麻疹IgG抗体水平较第1轮强化免疫后得到明显提高(χ2=55.943,P<0.001),人群抗体阳性率达95.02%,且随着年龄段的增长,抗体阳性率无变化(rs=0.500,P>0.05);同时,麻疹发病率由2007、2008年的平均发病率5.99/10万下降至2009年的1.08/10万、2010年的0.12/10万,发病率分别下降了81.97%、98.00%,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无麻疹病例报告。结论 2轮强化免疫后,保山市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该市尽早消除麻疹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情况,评价其效果。[方法]对保山市2008年11月和2010年9月两轮麻疹疫苗强化接种情况、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进行分析与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2010年保山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8.44%、98.35%,平均98.41%。2008年现场调查2600人,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8.54%;2010年调查2418人,接种率为98.51%。麻疹IgG抗体阳性率,2009年903人为87.04%,2010年1 908人为95.02%(P<0.01)。麻疹发病率,2007年为6.66/10万,2008年为5.32/10万,2009年为1.08/10万,2010年为0.12/10万,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无发病。[结论]2轮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明显,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提高,麻疹发病率下降。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和Rb1在心肌缺血复合肿瘤病理环境下的作用,并通过研究血管新生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经皮下移植LLCs肿瘤细胞及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方法制备肿瘤复合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皂苷Rg1组、人参皂苷Rb1组;另设正常对照组。Rg1组和Rb1组分别予腹腔注射Rg1、Rb1(50 mg/kg);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干预15 d后,比较各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及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心肌和肿瘤组织中CD34、vWF的蛋白表达。结果:人参皂苷Rg1及Rb1治疗组小鼠移植肿瘤生长显著受到抑制,其平均瘤重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两组心肌组织缺血损伤显著改善,胶原含量明显减少(P0.05,P0.01);同时心肌组织中CD34和vWF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而肿瘤组织中CD34和vWF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1和Rb1在心肌缺血复合肿瘤病理环境下显著抑制LLCs肿瘤生长,并显著改善心肌缺血损伤,其双向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对血管生成双向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云南省保山市境内(1998—2019)年新报告的缅籍HIV感染者/AIDS病人(HIV/AIDS)随访管理现状,为政府制订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南省保山市1998年至2019年底累计发现的1 075例缅籍HIV/AIDS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人群在随访管理、CD_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和抗病毒治疗(ART)等艾滋病相关管理现况。结果 (1998—2019)年保山市累计报告缅籍HIV/AIDS 1 075例,呈快速上升趋势。当前随访比例为22.3%,CD_4^+检测比例为24.8%,ART比例为8.9%,均低于保山本地HIV/AI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曾经做过1次或以上检查者占44.7%;曾接受过ART的占16.6%,ART脱失率达42.1%,配偶/固定性伴检测率为57.5%,配偶检出阳性率为38.3%。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治疗情况、样本来源对随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缅籍HIV/AIDS随访比例、CD_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比例以及ART比例均较低,配偶检出阳性率较高,随访管理质量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人群的随访并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8.
冠心病五脏相关兼治探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心病五脏相关兼治探略哈尔滨市第六医院刘英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张腾潘玉珍王亚东冠心病,相当于中医的“胸痹”、“心痛”等范畴,对其辨治,见仁见智,各有发挥。尤其近年来活血化瘀疗法应用甚为普及,其研究也不断地深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不仅古人名方如元·《卫...  相似文献   
29.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9—2010年12月215例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和PC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8.1%,经桡冠脉造影成功率100%,PCI成功率95.4%;术后并发症:出现皮下小血肿和淤斑5例、桡动脉闭塞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常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Apocynin(APO)预防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小鼠阵发性房颤发生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预防阵发性房颤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将18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6只。以100 mg/kg ISO腹腔注射诱导小鼠发生阵发性房颤,治疗组于造模前0.5 h腹腔注射APO(50 mg/kg)100μL,正常组则给予等体积的溶剂。监测小鼠2 h内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统计分析心房颤动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及期前收缩发生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价心肌缺血梗死情况;检测心房组织中miR-208b、miR-30b以及靶基因KCNN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期前收缩及阵发性房颤的发生率、心肌组织缺血梗死面积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房组织中miR-208b、miR-30b显著上调(P<0.05),基因KCNN3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心房组织中miR-208b、miR-30b的表达显著下调,基因KCNN3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 APO可显著预防ISO诱导小鼠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PO显著调节心房组织中miR-208b、miR-30b的表达,进而调节其靶基因KCNN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