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7 毫秒
31.
中药骨康含药血清中类雌二醇样物质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探讨中药骨康含药血清中是否含有类雌二醇(E2)样物质并确定其理想采血时间,以及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采用放免法测定了不同采血时相及不同给药剂量的含药血清中类E2样物质的含量。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在用药前和最后1次用药后的不同采血时相,其含药血清中均含有类E2样物质;最后1次用药后2小时采血的含药血清中类E2样物质含量最高,其中又以骨康中剂量组相对较高。说明中药骨康含药血清中含有类E2样物质,其理想采血时相可能是用骨康中剂量连续灌胃7天、最后1次用药后2小时时。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结合骨盆牵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8年10月共治疗100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独活寄生汤结合骨盆牵引治疗4周,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治愈率为79%,有效率为93%.结论:独活寄生汤结合骨盆牵引是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对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使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于外侧固定。近折端孔用锁定螺钉作单侧骨皮质固定,远端用4.5mm锁定螺钉作双侧骨皮质固定,中间骨折区域空出。术后给予中药汤荆(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方加减)口服。结果:术后随访9月~3年,5例均骨折无移位,骨折愈合好,患肢功能恢复好。结论:采用LCP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具有操作方便,固定牢固,肢体功能恢复好的优点,结合中药内服可进一步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34.
为检测骨关节炎软骨病理变化评价系统的实用性和准确性。通过切除大鼠卵巢并切断膝交叉韧带,建立去卵巢大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采用骨性关节炎软骨病理变化评价系统对关节软骨在病变的早中晚期进行评价,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软骨组织MMP-13的表达。结果显示OARSI评分与MMP-13染色指数成正相关。表明OARSI评分系统较合理体现了OA早期、晚期病理改变的组间差异,也提示OARSI评分有其一定的免疫组化基础。  相似文献   
35.
手法整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外科颈位于肱骨大小结节下缘与肱骨干交界处,为松、密质骨相邻部位,常易发生骨折.对此复位和固定方法不同可能会导致预后(关节功能)的差异.本院自2002年7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肱骨外科颈骨折35例,经采用手法复位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中药骨康对非骨水泥型人工假体周围早期骨量的影响。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1周对照组予以口服钙尔奇D片,治疗组予以骨康1剂/日 钙尔奇D片。连续服用3周,休息2周,5周为1疗程,连续5个疗程。分别于术后7天、3个月、6个月行假体周围骨密度(DEXA)检测。结果:50例病例中,43例获得完整随访。术后3个月、6个月假体周围骨量(ROI1区和ROI7区)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骨康能减少假体周围早期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37.
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辨证施治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的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即衰老和绝经所引发的,中国传统医学无“骨质疏松症”这一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与中医的“骨枯”、“骨极”、“骨瘘”、“骨痹”、“骨蚀”极为相似,其中定性定位较准确的当属“骨瘘”。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此作一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38.
川芎嗪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庄洪 《中国骨伤》2001,14(6):343-344
目的 了解川芎嗪 对肢体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病例选取四肢骨折手术,止血带时间需要1-1.5h的36例,分为A一(川芎嗪组)15例和B组(空白对照组)21例,另设立C组为腰椎或髋部手术病例1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4小时测定血清SOD活性,LPO,GSH和血流流变学指标。结果 A组各项指标相对稳定,术后B组SOD酶活性短暂下降,LPO和GSH升高(P<0.05),还原粘度明显升高(P<0.01),C组则显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降低(P<0.05)。结论 川芎嗪对肢体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川芎嗪活血,化瘀,抗凝,抗癌,改善血液流学特征性,拮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9.
腕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脱位诊治比较困难,漏误诊率高[1].对1992年以来我们收治的因漏误诊导致的陈旧性月骨脱位2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0.
阴囊隔血管蒂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阴囊隔血管蒂皮瓣修复尿道下裂30例,获得满意效果。该皮瓣的动脉来源,前1/5—2/5由阴部外动脉的阴囊前动脉分布;后3/5~4/5为阴部内动脉的阴囊后动脉分布。阴囊前动脉在阴囊隔中的行程与分支分布较恒定;阴囊后动脉在阴囊隔中的分支分布有三种类型:Ⅰ型占74%;Ⅱ型占16%;Ⅲ型占10%。阴囊皮肤的血供,中缝区前1/5~2/5及两侧部的前2/3由阴囊前动脉供,中缝区的后4/5~3/5,两侧面的后1/3由阴囊后动脉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