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61.
62.
我国卫生投入的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卫生投入是决定卫生事业发展的先决条件,80年代以来,中国卫生投入在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来源结构和地区间差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减少,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市场性筹资对医疗机构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深化卫生改革中,政府的作用应不断加强,以保证卫生服务提供和利用富有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直接PCI)和补救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疗效和费用效果比。 方法 采用观察性对列研究的方法。连续选取 2 0 0 0年 1月 1日 2 0 0 1年 12月 31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直接PCI治疗的AMI患者 5 9例以及补救PCI治疗的患者 2 9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及随访期的临床疗效、费用及费用效果比。 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完全匹配。冠脉造影显示血管的情况无差别。虽然从入院到血管再通时间补救PCI组长于直接PCI组 (2 19 4 7min± 10 3 5 9min比 116 0 5min± 5 4 4 6min) (P =0 0 0 0 ) ,但PCI术成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别。住院期间心衰、心绞痛、再发心梗、出血等的发生率 ,病死率 ,监护日及住院日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期累计心衰的发生率直接PCI组为 13 6 0 % ,补救PCI组为 31 0 0 % (P =0 0 5 0 ) ;再发心梗、再入院、再次冠脉介入或搭桥手术的发生率及总病死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住院费用和总费用 ,补救PCI组高于直接PCI组 ;心功能获益的费用效果比 ,直接PCI组优于补救PCI组。 结论 补救PCI与直接PCI相比 ,手术同样安全有效。但是 ,慢性期心衰的发生率补救PCI高于直接PCI,费用也高于直接PCI。费用效果比 ,直接PCI优于补救PCI。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C)在早期诊断对比剂急性肾损害(CIAKI)方面的价值及普罗布考预防急诊PCI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害的作用。方法本项前瞻性、随机化临床试验共纳入204例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接受急诊PCI术的患者(其中普罗布考组96例,对照组108例)。在术前及术后1、2、3天分别取血测定CyC及血清肌酐(Scr)水平。结果以术后CyC增高大于或等于10%作为早期诊断CIAKI的切线值,其敏感性为96.3%,特异性为67.23%;阴性预测值为100%,阳性预测值为30.32%。以Scr为测定值的CIAKI的发生率是13.24%,其中普罗布考组4.17%,对照组21.30%(χ2=11.53,P<0.001)。以CyC为测定值的CIAKI的发生率是41.18%,其中普罗布考组29.16%,对照组51.85%(χ2=10.79,P<0.001)。结论 CyC是早期排除CIAKI的可靠指标。在急诊PCI治疗术的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普罗布考能降低CIAKI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84)对卵巢摘除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36只4月龄的SD健康雌性大鼠,26只行双侧卵巢摘除术,10只作为假手术组,6 w后各处死6只检测造模效果。余20只骨质疏松模型鼠随机分为PTH组和安慰剂组。PTH组肌肉注射rhPTH(1-84)40μg/kg,每周3次。安慰剂组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周3次。治疗8 w后,测定并比较子宫湿重、股骨骨密度(BM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吡啶酚(PYD)/Cr水平。结果双侧卵巢摘除6 w后,大鼠股骨BMD明显低于假手术组。8 w治疗后,PTH治疗组大鼠股骨BMD明显高于安慰剂组,血ALP及PYD/Cr也高于安慰剂组。结论 rhPTH(1-84)可显著增加BMD,对卵巢摘除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有效。  相似文献   
66.
文题释义:ROM技术:其原理是先固定股骨假体,然后安放胫骨假体试模而不固定,使胫骨假体试件在股骨假体的引导下进行旋转位置的自我调整,达到胫骨平台自然的与股骨假体结合并处于最合适位置的目的,该技术是目前临床上定位胫骨假体旋转力线较为常用的方法,但据文献报道,该技术确定的胫骨假体旋转力线可能存在误差。 膝关节置换:经历了150年的演变史,目前已经成为晚期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根据膝关节置换部位可分为单间室置换(单髁置换)、双间室置换(膝关节内外间室)、髌股关节置换及三间室置换(内外间室及髌股间室)。国内运用最多的为膝关节双间室置换,常用的术式包括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和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双间室置换,多数文献认为选择哪一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的长期疗效无显著差异。 背景:ROM技术是膝关节置换过程中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力线的常用方法,但该技术的准确性仍存在争议,目前ROM技术可能的影响因素尚未见报道。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运用ROM技术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力线的影响因素。 方法:纳入61例初次接受单侧膝关节置换的患者,男18例,女43例,年龄55-78岁,术前均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所有手术均采用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ROM技术确定闭合与未闭合内侧支持带时胫骨假体旋转轴线,同时定位后交叉韧带止点中点与髌韧带内侧缘连线(Akagi线)作为参考线,测量2种情况下ROM技术确定的胫骨假体旋转轴线与Akagi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术中判断髌骨轨迹分型,从而确定髌骨轨迹分型及闭合内侧支持带与否是否为ROM技术的影响因素。 结果与结论:①术中出现Ⅰ,Ⅱ及Ⅲ型髌骨轨迹时,未闭合内侧支持带时ROM技术确定的胫骨假体旋转轴线与Akagi线之间的夹角分别为(0.5±2.5)°,(-0.9±2.6)°及(-3.9±3.4)°;闭合内侧支持带时夹角分别为(0.6±2.3)°,(-0.3±2.2)°及(-1.5±2.9)°;② Ⅲ型髌骨轨迹可导致ROM技术确定的胫骨旋转轴线与Akagi线之间的夹角明显偏内(P < 0.05);③对于Ⅰ,Ⅱ型髌骨轨迹,是否闭合内侧支持带对ROM技术确定的胫骨假体轴线无明显影响(P > 0.05);对于Ⅲ型髌骨轨迹,闭合内侧支持带可明显减小ROM技术确定的胫骨假体旋转轴线与Akagi线之间的差异(P < 0.05);④结果提示,ROM技术对Ⅰ,Ⅱ型髌骨轨迹的全膝关节置换能够较准确地定位胫骨假体的旋转轴线,无需闭合内侧支持带;出现Ⅲ型髌骨轨迹时,无论是否闭合内侧支持带都可能造成胫骨假体过度内旋。 ORCID: 0000-0002-7360-1881(李叶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7.
新年伊始,通过《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我向在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域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慰问!《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是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03年7月批准创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也是第一个专注卫生信息化研究和应用的刊物。  相似文献   
68.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职工医疗费用得到合理控制应是本次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用人单位的筹资比例以占工资总颠的4—6%为宜。医疗机构的行为和支付管理体制是决定职工医疗费用支出多少的关键,同时也不可忽视杜会传统和习惯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会阴侧切后用羊肠线埋缝4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力 《山西护理杂志》1994,8(5):126-126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建立活体兔膝关节腔内磁靶向细胞移植模型,探讨纳米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标记的种子细胞磁靶向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将8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在其左膝股骨滑车中央制造直径5 mm、深6 mm的圆柱形骨软骨缺损,实验组(n=4)缺损内置入钕铁硼强力磁体,对照组(n=4)置入骨水泥;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同种异体兔膝关节软骨细胞经BrdU及SPIO双重标记后注入上述活体兔膝关节腔内,1周后取缺损区组织分别行HE、普鲁士蓝染色及BrdU显色.结果 实验动物均存活.HE染色示实验组缺损区内大量细胞聚集生长,SPIO及BrdU双重标记结果显示其来源为外源性注入,形态类似软骨细胞;对照组见缺损区纤维组织增生明显,间以大量炎性细胞,SPIO及BrdU双重标记示外源性注入的细胞散在分布,少量集中于缺损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高倍镜下缺损区阳性细胞数有显著性差异(t =6.343,P=0.001).结论 该模型可较好完成SPIO标记的关节软骨细胞活体兔膝关节腔内的磁靶向移植研究,并证实磁靶向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移植细胞向目标区域聚集生长的效率,且能保留较高的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