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目的探讨尺骨冠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初期疗效。方法手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12例。按Regan-Morrey分类:I型2例,II型7例,III型3例。结果 X线片显示骨折均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周。按照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优3例,良7例,可1例,差1例。结论根据尺骨冠状突骨折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术式治疗,术后早期主动功能锻炼,初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肽CLTTWAPAC与内毒素休克BALB/c小鼠肝血管的靶向性结合作用。方法构建pET14b-SBP和pET14b-SBP-CLTTWAPAC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诱导表达纯化蛋白SBP和SBP-CLTTWAPAC。建立内毒素休克小鼠模型,将9只内毒素休克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①PBS对照组(经尾静脉先后注射灭活空噬菌体、PBS和噬菌体CLTTWAPAC,间隔5min);②SBP对照组(经尾静脉先后注射灭活空噬菌体、SBP和噬菌体CLTTWAPAC,间隔5min);③SBP-CLT-TWAPAC组(经尾静脉先后注射灭活空噬菌体、SBP-CLTTWAPAC和噬菌体CLTTWAPAC,间隔5min)。小鼠左心室灌流后取肝匀浆称重,行噬菌体计数,计算各组肝噬菌体单位重量滴度。结果 PBS对照组与SBP对照组肝噬菌体单位重量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5185±57824pfu/gvs468290±74106pfu/g,P0.05),而SBP-CLTTWAPAC组肝噬菌体单位重量滴度(176059±98506pfu/g)显著降低,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TTWAPAC可竞争性抑制噬菌体CLTTWAPAC与内毒素休克小鼠肝血管的结合,进一步证明CLTTWAPAC靶向性结合于内毒素休克小鼠肝血管。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半导体激光在鼻窦内镜围手术期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鼻窦内镜手术患者213例,其中96例行药物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以波长650nm、功率280mW、光斑直径30mm、时间8min的半导体激光照射鼻部病变部位,同时行全身抗感染治疗和鼻腔冲洗治疗;117例为对照组仅行药物治疗,方法同前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出血程度、通气程度及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结果药物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后患者术后疼痛和出血程度显著减轻(P0.05),鼻腔通气显著改善(P0.05),黏膜上皮化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药物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可以明显减轻鼻窦内镜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出血程度,能改善通气情况,缩短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和吲哚美辛对预防全髋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疗效.方法:选择北京世纪坛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38~82岁,平均66.9岁;均计划行全髋置换.全部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41):没有接受抗凝预防治疗;低分子肝素组(n=40):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以患者的体质量计算,给予皮下注射范围1900~3800 U/d;吲哚美辛组(n=39):接受吲哚美辛治疗,剂量为2次/d,口服25 mg/次,均从置换前1d至出院当天.对比观察各组患者全髋置换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患者在全髋置换后第1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65例患者有深静脉血栓(54%),其中18例深静脉血栓发生在非手术侧肢体.在手术侧肢体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中18例有临床症状(28%),在非手术侧肢体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均未见临床症状.对照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71%,明显高于低分子肝素组48%和吲哚美辛组45%(P<0.05).结论:全髋置换前应用低分子肝素或吲哚美辛明显降低了深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35.
背景:课题组采用发泡剂成孔技术,制成了有知识产权的新型骨修复材料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既保留了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原位固化性能等所有的优点,同时又形成多孔结构.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制备的新型骨修复材料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修复骨缺损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同体对比观察实验,于2000-01/2002 08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及医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以碳酸钙、磷酸氢钙等化学试剂为原材料,通过高温烧结合成碳酸化羟基磷灰石粉体,粉体与固化液相混合原位固化形成碳酸化羟基磷灰石;在碳酸化羟基磷灰石粉体中加入成孔剂,成孔剂在骨水泥固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形成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方法:采用10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双侧股骨髁制备直径为5.5 mm、深12 mm的骨缺损动物模型,随机选择侧作为实验组,调和多孔碳酸化羟基磷化石,迅速将其置于特制的注射器中,注入骨缺损.另一侧为对照组,骨缺损直接填充碳酸化羟基磷化石.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术后2,4,8,12,16周分批处死动物.通过X射线和组织学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骨缺损逐渐被新生骨填充,骨组织逐渐改建,趋于成熟.对照组材料的边缘区有新骨生长,并随时间呈递增趋势,材料的中央区未见新骨组织.术后16周影像学检查,实验组材料与周围正常骨的密度相当,很难区分界线,对照组材料的可视面积明显减少.结论: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具有原位固化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作为自体骨移植的一种替代物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36.
先天性角化不良是一种先天性中胚层及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是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病.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温胆汤对肥胖痰湿证大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7,IL-22等相关炎症因子以及下丘脑组织Janus激酶2/信号传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关键分子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温胆汤干预肥胖痰湿证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空白组30只和造模组70只),空白组采用基础饲料喂养,造模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共6周,制作肥胖痰湿证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视体质量情况,按顺序淘汰体质量过轻者,遴选出16只肥胖大鼠,并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温胆汤干预组,每组8只;另在空白组大鼠中随机选取8只设为正常组。温胆汤干预组按剂量15 g·kg~(-1)(以生药量计算)进行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进行灌胃,每天1次,共6周。麻醉处理前12 h禁食不禁水,麻醉后进行样本取材,检测并计算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和肥胖率,根据试剂盒要求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1)7,IL-22,IL-6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STAT3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大鼠下丘脑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高脂饲料喂养成功复制了肥胖大鼠模型,造模组大鼠肥胖率 20%,且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体质量和Lee's指数显著升高(P 0. 05,P 0. 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升高(P 0. 01),血脂水平显著改变(P 0. 01),相关炎性因子(TNF-α,IL-6,IL~(-1)7和IL-22)的水平显著升高(P 0. 01),下丘脑组织中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温胆汤干预组大鼠体质量和Lee's指数显著下降(P 0. 05,P 0. 01),血脂水平显著变化(P 0. 01),相关炎性因子(TNF-α,IL-6,IL~(-1)7和IL-22)的水平显著下降(P 0. 01),下丘脑组织中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P 0. 01)。结论:温胆汤可改善肥胖大鼠痰湿病理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进而改善机体的慢性炎症状态有关,为温胆汤干预肥胖痰湿证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8.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使用骨水泥减压灌注技术治疗Kümmell 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7年11月—2019 年12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住院并接受PKP治疗的Kümmell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例,A组使用传统骨水泥灌注技术,B组使用骨水泥间隔灌注技术,C组使用骨水泥减压灌注技术。在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对患者疼痛、功能障碍指数、骨水泥渗漏情况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所有患者胸腰背疼痛均有改善。3组VAS评分、ODI评分在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前、术后VAS评分、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病椎手术后测量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Cobb 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椎手术后测量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Cobb 角、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使用不同的注射方法,在骨水泥渗漏至周缘的方面B、C组较A组明显降低(P<0.05)。而3种注射方法在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骨水泥注射量基本相同,但注射时间B组较其他两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中使用骨水泥减压灌注技术治疗Kümmell病方法简单, 安全性高, 渗漏率低且不延长手术时间,可缓解患者疼痛,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9.
肥胖探源     
肥胖的形成因素非常复杂,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梳理和总结,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角度探求肥胖形成原因,以期对肥胖防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0.
目的回顾性分析LCP钢板和带锁髓内钉两种方法治疗新鲜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2003年10月~2006年4月,收治55例胫骨干新鲜骨折患者。其中男39例,女16例;年龄14~62岁,平均39岁。左侧27例,右侧31例,其中3例为双侧。34处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髓内钉组),24处骨折给予LCP钢板内固定治疗(LCP组)。髓内钉组和LCP组伤后至手术时间分别平均为3d和3.1d。评估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膝、踝关节活动度、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获随访8~26个月,平均13个月。手术时间髓内钉组为84.0±9.2min,LCP组为69.0±8.4min;平均住院费髓内钉组为19297.78元,LCP组为14116.5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膝关节屈曲为139.0±3.7°,LCP组为149.0±4.2°,伸直分别为4.0±0.7°和0±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LCP组踝关节背屈分别为13.0±1.7°、10.0±1.4°,跖屈分别为41.0±2.6°、44.0±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LCP组略早,平均为3.1个月;髓内钉组平均为3.3个月。髓内钉组术后X线片示1例下肢短缩2.5cm,1例骨折延迟愈合,3例钉尾问题,1例旋转畸形(20°),6例膝前疼痛;LCP组1例开放骨折(AO分型为42B型)的患者术后1周发生感染,1例胫骨远端1/3骨折出现成角畸形。结论带锁髓内钉和LCP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均可取得理想效果。两种方法在膝关节和踝关节背屈度及跖屈度方面影响很小,都可保证骨折愈合。LCP钢板内固定并发症较少,且在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上更加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