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肌萎灵注射液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肌萎灵注射液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河北以岭医院门诊2000-03/2002-10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的患8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10例和对照组142例,两组均住院治疗观察3个月。治疗组应用肌萎灵注射液48mL加入50R/L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神经营养因子2000BU溶于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全组病例,1次/d,25d为1个疗程,休息5-7d,继续下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22.2%,总有效率为86.4%,肌萎灵注射液能显改善运动神经元患的临床症状,如肌肉萎缩、无力、饮食呛咳、吞咽呼吸困难等,而对照组则显示无效。结论:肌萎灵注射液对运动神经元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远端型脊肌萎缩症一家系九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证者(Ⅲ22)男,38岁,主因进行性四肢肌萎无力15月来诊。患者于2004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无力,伴有疼痛及酸胀麻木,症状逐渐加重,在当地医院行腰椎CT示“腰椎间盘突出”,行“髓核摘除术”,术后疼痛及酸胀麻木减轻,但下肢无力进一步加重,逐渐累及右上肢,并出现全身肌跳,在南京某医院查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改变,考虑“运动神经元病”,予神经营养药及维生素类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发展,累及对侧肢体,行走不稳,易跌倒。  相似文献   
13.
归脾汤出自南宋·严用和的《济生方》,由白术、茯苓、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生姜、大枣(《妇人良方》又加当归、远志)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能。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此方加减治疗一些疾病,均收到满意的效果。兹录验案数例于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肌萎灵注射液对人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及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为中医药与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实验组施加不同浓度的肌萎灵注射液(0.1%、0.2%、0.5%、1%、2%JWL),对照组加等量培养基。应用液体闪烁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基质细胞分化后神经元特异中间丝蛋白(NF-200)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肌萎灵注射液各浓度组人骨髓基质细胞生长较好,细胞增殖迅速,3H-TdR掺入法CPM显著提高,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人骨髓基质细胞在加入含血清培养基的情况下,对照组自然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目很少,分别仅占5.85%±1.03%和8.90%±1.44%。肌萎灵注射液各剂量组NF-200和GFAP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肌萎灵注射液明显促进人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和向神经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5.
陆春玲  李建军  黄涛  杨晓黎  陈金亮  周顺林 《中成药》2007,29(11):1579-1581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性早期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100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性早期心肌损害患者分成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和左旋肉碱治疗组,治疗9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CK-MB/CK比值变化。结果:1、CK-MB/CK比值,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间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异常心律:治疗组50例中异常心律者43例,其中好转32例,占74.42%;对照组50例中异常心律44例,其中好转20例,占45.45。好转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V1导联的R波高度:治疗组50例中R波增高44例,对照组50例中R波增高45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和左旋肉碱均为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性心肌损害的有效药物,参松养心胶囊在改善心律失常方面优于左旋肉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尿压测评系统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中的评价应用。方法: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前后,用膀胱尿压测评系统进行膀胱功能评估和功能训练,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膀胱残余尿量、首次膀胱充盈量、首次排尿感、强烈排尿感、膀胱压力、膀胱容量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膀胱尿压测评系统测得患者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膀胱尿压测评系统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应用,能够准确评估膀胱功能、逼尿肌活动性和顺应性、并可以指导膀胱训练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临床常用的4种评分方法之间的相关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中的一致性与协同效应。方法:选择2004-03/12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神经科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22例,采用临床上常用的4种评分方法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①生命质量问卷:由身体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饮食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情绪反应5方面共40项组成,每项可由功能完全丧失至正常评为0~4分,分值为0~160分,分值越低,表明生活质量越差。②功能分级量表:由10项内容组成,主要观察延髓和呼吸功能(4项)、上肢功能(2项)、下肢功能(2项)、其他能力(2项),每项从功能完全丧失至正常评为0~4分,总计40分,分值越低,表明神经功能受损越重。③改良Norris量表:由40项内容组成,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每项从功能完全丧失至正常(体征为阳性)评为0~3分,分值0~120分,分值越低,表明神经功能受损越重。④Appel评分量表:分延髓功能、呼吸、肌力、上肢肌肉功能、下肢肌肉功能部分,共19项,每项从正常至功能完全丧失评分,分值30~164分,分值越高,表明神经功能受损越重。4种量表除生命质量问卷由患者进行自我评估外,其他3种量表均由经验丰富的不同主治医师在患者人院后同一时间对每一位患者分别进行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2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改良Norris评分与功能分级量表评分呈高度的正相关(r=0.921,P〈0.001)。②Appel评分与功能分级量表评分呈高度的负相关(r=-0.953,P〈0.001)。⑧生命质量问卷与功能分级量表评分呈高度的正相关(r=-0.763,P〈0.001)。结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功能分级量表是评定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神经功能状况的最基本方法,与改良Norris、Appel、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自我评估问卷有高度相关性,4种评分方法在临床中配合应用在评定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神经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良好的效度。  相似文献   
18.
高频超声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Duchenne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肌肉声像图的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检测 81例Duchenne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下肢肌肉。按照年龄分为 4组 :3~ <7岁 13例 ,7~ <10岁 3 0例 ,10~ <13岁 3 0例 ,13~ 14岁 8例。选择 1~ 11岁健康儿童 2 0例作为对照组。依次对臀部、大腿部、小腿部肌肉行纵横切位超声扫查。结果 患者 3岁时 ,臀肌萎缩 ,皮下脂肪增厚 ;随着年龄的增长 ,臀肌、大腿部位肌肉、小腿肌肉和背肌萎缩呈现进行性加重 ,皮下脂肪增厚 ,各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高频超声可为Duchenne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诊断、病情随访和临床病理活检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配合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80例重症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30例、对照组A130例和对照组B120例。试验组给予CPAP配合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A给予CPAP及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B给予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3月后评价所有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和康复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A、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的治疗和康复效果略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配合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对重症脑出血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较单纯CPAP及早期康复训练或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工伤康复人员中抑郁症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工伤康复人员157例,其中男148例,女9例,年龄22—82岁,病程30d—29年。调查所用表格有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A型行为类型问卷(TABP),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Barthel指数(BI),全部在网上进行操作。调查人员为具有心理咨询师及心理评定资格的专业人员,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个专业人进行评测。结果:157例工伤康复人员中,45例无抑郁,112例存在抑郁,抑郁症发生于意外伤残之后,发生率为71.34%(112/157)其中轻度抑郁70例(62.50%),中度抑郁35例(31.25%),重度抑郁7例(6.25%)。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条件、社会关系、家庭支持、性格类型、病程及所患伤病类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家庭收入、睡眠状况、生活满意度、业余爱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工伤康复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抑郁发生率虽高,但由于社会和家庭支持力度较大,所以抑郁程度较轻,中重度抑郁发生率只有37.50%。影响抑郁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经济收入低、生活满意度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业余爱好少、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