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55篇
  2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验证新发布的卫生行业标准《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判定其是否适用于长春地区。方法筛选20~80岁汉族健康体检者,男女每10岁均入组30例以上。使用日立7600-2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项目检测。分析行业标准中8个生化检验项目性别及年龄的差异,判断其是否通过参考区间验证。结果男性血清清蛋白(ALB)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呈缓慢下降趋势,男性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女性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男性ALT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在20~60岁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反之,在60~80岁则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所有年龄段检测值均在推荐的参考区间内。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男女12个亚组测定值94%以上均在参考区间内,均通过了参考区间验证。结论卫生行业标准《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适用于吉林地区汉族人群。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几种方案。方法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我院138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根据血β—HCG的水平及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分成四组,单纯肌注甲氨喋呤(MTX组)55例,甲氨喋呤与米非司酮(MTX+RU486组)43例,MTX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组)21例,未用药(期待治疗组)19例。并进行比较。结果MTX组53例一次成功(96.3%),其中8例行第二次注射(15.0%)。MTX+RU486组42例一次成功(97.6%),其中8例行第二次注射(18.6%)。介入组21例,均一次注射成功(100%)。期待治疗组19例,成功率100%。血B—HCG的水平〉2000mlU/ml,其重复注射率高达33%~40%,MTX组和MTX+RU486组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根据患者血中β—HCG的水平选择四种保守治疗方案,对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均有效:对血β—HCG的水平在1000mlU/ml以下且继续下降,包块〈3cm者,可在医院密切观察暂不用药。  相似文献   
43.
正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是指发作起源于颞叶的癫痫,是最常见的一类局限性癫痫,常表现为自主神经性、精神性、嗅觉性、听觉性症状的单纯部分性发作以及以消化道自动症为突出表现的复杂部分性发作。手术被认为是目前治疗TLE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Engel等[1]报道的最大规模的调查结果显示3579例行前颞叶切除术的患者中,67.9%可达到术后无发作。但癫痫手术效果的评估不应仅包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基于现有的气腹装置,在低气压的前提下,设计一款用于微创手术的新型悬吊系统,以暴露更多手术视野,便于手术顺利进行。方法 利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悬吊系统的结构设计,并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技术,研究医用不锈钢、钛合金Ti6Al4V、钛合金Ti6Al7Nb和纯钛4种不同夹子制作材料以及尼龙(polyamide 6,PA6)、涤纶、聚丙烯(polypropylene,PP)3种不同中间平面结构制作材料对悬吊系统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 4种不同材料的夹子在夹持组织过程中,组织的形变量均较低,不会出现所夹持组织从夹子中滑脱的现象。就应力而言,选用医用不锈钢材料时,夹子及其夹持组织的应力均最低;对于中间平面结构的制作材料而言,当选取涤纶材料时,在悬吊系统工作过程中,中间平面结构会在外载荷作用下发生破坏;当选用PP材料时,中间平面结构会发生永久变形,且形变量最高,不利于临床手术的进行。结论 选择医用不锈钢作为夹子的制作材料为最佳。不宜选择涤纶作为中间平面结构的制作材料,选择PA6作为中间平面结构的制作材料为最优。  相似文献   
45.
患儿男,3 10/12岁。因中上腹持续性疼痛7小时,伴呕吐4次就诊。病前两小时吃龙虾数只。查体:神志清,体温38℃,无皮疹,咽部充血明显,心、肺(-),腹平软,中上腹轻压痛。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肠系膜淋巴结炎”?给予对症处理。患儿腹痛未缓解,4小时后全身出现瘙痒性皮疹再次就诊。追问其家族史,其母曾于8年前多次反复发作中上腹疼痛伴  相似文献   
46.
<正>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手术时由于手术创伤、血液与体外循环管道的接触以及停循环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引起机体复杂的全身炎症反应,涉及各个器官,严重时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是肺损伤的关键。几乎所有CPB手术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减退,轻者仅表现为一过性的亚临床症状,重者则表现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乃至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而后者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CPB相关的急性肺损伤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近  相似文献   
47.
小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心脏形态及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小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早期形态学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8月,51例合并小左心室的风湿性瓣膜病患者接受二尖瓣置换术.男性7例,女性44例,年龄31~69岁,平均(48±5)岁.病程5~49年,平均(18±9)年.患者病变以重度二尖瓣狭窄为主.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三尖瓣成形术48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36例,左心房折叠术42例.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2例(3.9%),1例因不能脱离辅助循环死亡,1例于术后10 d死于继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早期发生重度低心排血量14例(27.5%),多器官功能不全11例,频发室性心律失常5例.术前及术后早期(7~14 d)行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前(36.5±3.2)mm,术后(38.6±5.3)mm;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术前(45.9±3.8)ml/m2,术后(48.2±7.4)ml/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射血分数为48.6%±6.7%和52.8%±8.3%,缩短分数为25.5%±3.3%和27.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左心室患者瓣膜术后早期易发生低心排血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早期一般不会立即恢复.  相似文献   
48.
高脂血症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常见合并症,会促进肾脏功能减退的进展.血脂类包含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各类磷脂及游离脂肪酸等.TG≥1.7 mmol/L或TC≥5.2 mmol/L或LDL-C≥3.12 mmol/L或HDL-C≤1.04 mmol/L定义为高脂血症或脂代谢紊乱[1].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导航系统辅助下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血管瘤的有效性.方法 对5例脊椎血管瘤采取导航引导下的椎弓根穿刺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 5例患者6个椎体的椎体成形手术全部成功.患者第2天下地活动,术后腰痛明显好转.每椎的手术时间为15~35 min,平均25 min.注射骨水泥量为4~8 ml,平均5.3 ml.术后X线片及CT显示骨水泥呈团块状或弥散状分布于病椎,无椎体前缘及椎管内渗漏.病理性骨折的第2腰椎椎体高度恢复到正常的90%,其余椎体的高度无丢失.1例伴神经根症状患者术后症状部分缓解,随访3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无椎体塌陷、疼痛复发和神经症状.结论 导航引导下的椎弓根穿刺骨水泥灌注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血管瘤,提高了手术精确度,减少了手术失误和创伤,减少了手术时间,同时能大幅度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X线辐射.  相似文献   
50.
目的总结50例使用da Vinci S型机器人手术系统行不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50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由da Vinci S手术系统操作完成。麻醉诱导采用依托咪酯、利多卡因、哌库溴铵及舒芬太尼静脉注射,诱导后插入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术中持续监测食道超声、脑电双频指数、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分析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转流前,32例(64%)患者在单肺通气后脉搏氧饱合度(SpO2)下降(94.5%±1.2%),未做特殊处理;脱机后,有14例(28%)患者SpO,进行性下降,其中9例(18%)在使用气道内持续正压装置(CPAP)后缓解,有5例(10%)需要间断行双肺通气维持呼吸及循环稳定。平均麻醉时间(254.2±37.6)min,体外循环时间(76.5±22.4)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8.4±19.5)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2±2.5)h,ICU停留时间(1.9±1.3)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2±2.4)d。术中失血量(152.5±66.2)ml,术后引流量(89.6±41.5)ml。结论全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麻醉管理复杂,CO2气胸和单肺通气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较大,对麻醉技术是一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