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次,体现着中医的养生观和疾病观,是具有高度前瞻性的健康管理理念。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慢性病管理模式,将"治未病"思想与现代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融合,借助互联网技术探索新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2.
王孟庸教授临床治疗汗证经验丰富,其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为阴阳失衡、气机郁滞、虚热不透,主张明辨病机,治疗以燮和阴阳、宣达气机、疏透虚热为主,在此基础上加入经验药对,配合丸剂、药膳缓缓调治善后,每获良效。附验案3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应用支气管封堵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选取我院60例胸外科手术治疗需单肺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手术通气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支气管封堵导管手术通气治疗。记录插管时间、定位时间、肺隔离时间及通过声门尝试次数和和肺萎陷程度、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结果与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手术通气组比较,支气管封堵导管组术中肺萎陷良好、术野暴露满意,并且在插管时间、肺隔离时间、定位时间及通过声门尝试次数、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支气管封堵导管手术治疗单肺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手术操作简单、安全,且手术后患者的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超选择经动脉尿激酶(UK)溶栓及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取5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为研究组,行超选择动脉溶栓及PTA治疗,取脑梗死病人为对照组,行UK静脉溶栓治疗,复查血管再通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椎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0%,95%,和100%,PTA组6例中,ICA2例,椎基底动脉4例,均有血管再通,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分,语言功能障碍恢复,3个月后临床神经功能均好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超选择动脉溶栓及血管成形术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血管内精巧细致的超滑导丝和球囊扩张等机械性作用显弥补了单纯溶栓药物治疗的不足。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通过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脑内代谢物质的变化,评估腰大池持续引流对创伤所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将2012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除采用常规方法外,入院第3 d行经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后第3、8、14 d行经颅多普勒检查脑血流变化和比较其临床疗效。两组患者第14 d行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额叶、基底节、枕叶NAA、Cho、Cr及NAA/Cr,Cho/Cr值的变化,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脑血管血流速度、临床疗效和主要症状消失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额叶、基底节区域、枕叶NAA/Cr较对照组明显上升,Cho/Cr数值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结论经腰大池持续引流可以缓解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血管痉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H-MRS对评估临床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6.
本文借助较多锥和严格较多锥的边界,并鉴于较多锥和严格较多锥均既不是闭的又不是开的,进而研究它们的内部和闭包,得到了相应的表示。同时,讨论了这些开锥和闭锥的有锋性、尖性和凸性等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77.
陈军  陈覃  吴海滨  施辉  刘希光 《江苏医药》2002,28(5):324-326
目的:评价超选择动脉溶栓及经皮空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经股动脉或颈动脉插管,用微导丝将微导管送至血管闭塞部位,注入尿激酶(UK)行溶栓治疗,对6例颅外段血管狭窄者,采用PTA消除,并注向罂粟碱扩张颅内血管,结果:颈内动脉闭塞10例,大脑中动脉16例,椎基动脉系统4例中,血管完全再通15例,部分再通12例,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100分20例,75-95分6例,占86.67%,结论:早期超选择动脉溶栓配合PTA和罂粟碱可明显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技术. 方法 2001年7月~2004年6月我院采用经眉弓2.0 cm×3.0 cm游离小骨窗锁孔入路,开放鞍区脑池,显露深部结构,切除鞍区肿瘤33例. 结果 26例垂体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7例;4例颅咽管瘤全切除3例,1例次全切除;2例脑膜瘤全切除;1例视交叉胶质瘤大部分切除.术后5例出现一过性尿崩症,1例发生癫痫大发作,无出血、感染等术后并发症.33例随访4~36个月,平均27个月,全切24例肿瘤无复发,7例垂体瘤、1例颅咽管瘤、1例视交叉胶质瘤术后放疗肿瘤未见增大. 结论经眉弓锁孔入路对脑组织无效暴露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9.
陈瑞芳主任中医师系中医消化内科学硕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保健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培育学科中医预防医学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医学会体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中医预防保健、中医健康教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血浆神经肽Y(NPY)术前术后的变化对脑肿瘤患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IA法测定了36例脑肿瘤患手术前后血清细胞因子,血浆NPY的变化,并与35名健康人对照,显高于正常人(P<0.01);术后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细胞因子,血浆NPY在脑肿瘤患手术前后检测了对于解病情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