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77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7篇
临床医学   205篇
内科学   13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25篇
综合类   241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5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SLF伴AIHA临床和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了解系统性红斑狼闻(SLE)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法:600例SLE患者中24例直接Coomb’s试验阳性与24例非阳性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直接Coomb’s试验阳性组,浆膜炎、血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球蛋白、IgG、C3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2.
腹膜炎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 ,腹透装置的不断改进 ,腹膜炎的发生率有所下降 ,但至今仍是腹透的主要并发症 ,也是腹透导管拔除和透析失败的主要原因 ,并是影响腹透广泛开展的原因。虽然CAPD并发腹膜炎的发生率在不同的腹透中心差异很大 ,但据国外文献报道 ,在 80年代至 90年代间大约是 1 1~ 1 3次 /病人 /年。Y型连接管道的应用已使腹膜炎的发生率大为降低。1 腹膜炎的种类大致可分为细菌性腹膜炎、真菌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和化学性腹膜炎。以细菌性腹膜炎最常见 ,占70 %~ 95% ,化学性腹膜炎 (即非细菌引起的腹膜炎 )占 3%~ 3…  相似文献   
2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脏病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红  叶任高 《医学综述》1999,5(6):280-281
<正>1 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是肾脏病中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肾排钠功能受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跃是肾性高血压的重要致病因素。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TⅡ)合成,并进而减少醛固酮产生,因此对肾素依赖型及容量依赖型高血压均有效。作者的经验是对轻、中和重度高血压,单独使用ACEI疗效亦佳,不会发生假性耐药性。当其与利尿剂合用,其降  相似文献   
24.
论狼疮性肾炎的全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ro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隆疾病。我国SLE患病率高于西方国家,约为7例/1万人。而美国、新加坡等地华裔人群患病率亦高。上海市普查结果发现,SLE占女,隆总数的0.11%。狠疮性肾炎(LupusNephritisLN)是SLE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内脏损害.约67/SLE患者有LN的临床表现,若作肾活检。几乎均有肾损害。LN确诊后,约有20%的患者于10年内发展至肾衰,可见其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加强狼疮,吐肾炎的全科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诊断标准及病情活动性判断SLE的诊…  相似文献   
25.
南海县吴姨有一个聪明漂亮的男孩,夫妻宠爱如珍宝.一天,吴姨发现孩子面部有些浮肿,脚跟上方也有些水肿,到镇医院求治3天不见消肿,她担心不已.正在此时她听说广州郊区有个土医生,善治肾炎水肿,于是便带孩子去求医.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大黄(庶虫)虫丸对非胰岛素依赖型Ⅳ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Ⅷ因子相关抗原(vWF:Ag)、纤维蛋白原(Fbg)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Ⅳ期DN患者60例,用自动凝血机检测vWF:Ag、Fbg的变化,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大黄(庶虫)虫丸,对照组用潘生丁干预治疗,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对Ⅳ期DN患者vWF:Ag、Fbg的影响。结果:Ⅳ期DN患者血vWF:Ag、Fbg含量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后,vWF:Ag、Fbg浓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明显优于潘生丁组。结论:大黄(庶虫)虫丸能显著降低Ⅳ期DN患者血vWF:Ag、Fbg含量,改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狼疮方治疗狼疮肾炎的有效性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狼疮样小鼠模型,经狼疮方、强的松治疗后分别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脾细胞CD40表达及肾脏功能,并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1)血清抗dsDNA抗体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狼疮方组及强的松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脾细胞CD40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及阳性细胞百分率模型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狼疮方组及强的松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肾脏病理学半定量分析显示各治疗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总积分和肾小球硬化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病变较模型组均显著减轻。结论狼疮方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干扰CD40信号,减少自身抗体产生,从而对慢性GVHD狼疮样肾炎小鼠模型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8.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并发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前瞻性队列随访研究SLE患者门诊、住院及其随访,观察、记录并统计分析SLE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371例SLE患者随访观察1年,211例患者(56.8%)发生341次感染(医院感染105次),其中99例患者发作≥2次感染,79例患者(37.4%)发生≥2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检出细菌感染191次(56.0%),难治性条件致病菌明显增多,病毒感染102次(29.9%),真菌感染42次(12.3%),寄生虫类6次(1.8%);呼吸道及皮肤粘膜是本组SLE患者最常见感染部位;感染组较非感染组,平均住院日、SLEDAI、白细胞/淋巴细胞减少、尿蛋白水平、补体C3水平和1年死亡率差异显著;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EDAI>9、尿蛋白定量>2.0g/24h、MP冲击累积量>1.5g/疗程、CTX冲击量>1.5/月和平均激素日剂量>0.5mg/kg与SLE患者并发感染有明显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尿蛋白定量>2.0g/24h、MP冲击累积量>1.5g/疗程、CTX冲击量>1.5/月和平均激素日剂量>0.5mg/kg是SLE患者并发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LE患者并发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细菌感染,狼疮肾损害程度和免疫抑制治疗是引起SLE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肥胖症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胰岛素抵抗(IR)及高胰岛素血症(HI)的关系。方法 选择诊断为肥胖症伴OSA综合征(OSAS)患者60例和正常对照组20名行多导睡眠图检查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空腹C肽(FCP)、HbA1c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结果 (1)OSAS组的FPG、HbA1c、FINS、FCP、TC、T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OSAS病情越重,轻、中、重度组间差别也越显著,而重度OSAS组HDL-C则较正常组明显降低。(2)ISI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降低大于4%的总次数、SpO2低于90%的时间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入睡前SpO2的基础值、睡眠中SpO2最低值、SpO2平均值呈显著正相关。FINS则与AHI、SpO2降低大于4%的总次数、SpO2低于90%的时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入睡前SpO2的基础值、睡眠中SpO2最低值、SpO2平均值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HI为ISI与FINS的第2位独立决定因子,其作用仅次于体重指数。结论 OSA可独立肥胖、年龄等混淆因素,与IR与HI间存在独立相关关系。AHI、呼吸暂停持续时间及SpO2降低的程度是导致OSA患者血糖增高,血脂异常(特别是高TG血症)发生的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0.
实验大鼠均制成加速型抗肾小球基膜(GBM)肾炎模型,分为三组:模型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组和血栓素A2(TXA2)合成酶抑制剂UK-38485组,结果BN-52021组大鼠各期尿蛋白量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第21天时血清肌酐、肾皮质内TXB2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光镜和电镜下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较模型组为轻;UK-8485组尿蛋白量也倾向于较模型组减少,担无统计学意义.第21天时血清肌酐、肾皮质内TXB2含量也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本实验表明,PAF受体拮抗剂干扰该大鼠肾炎有效,其有效机理可能部分是通过减少肾皮质TXA2合成而介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