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对12年来用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为基础的三药联合方案诱导化疗的2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无病生存(DFS)以及总生存(OS)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同时探讨不同染色体核型分组对治疗缓解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用HA为基础的三药联合方案诱导治疗初治、原发AML 243例,计算CR率、DFS期、OS期及3年和5年DFS率、OS率.对其中有染色体核型结果的184例患者根据SWOG或MRC核型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核型组之间CR率、DFS期(率)及OS期(率).采用SPSS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243例原发、初治AML患者CR率达77.4%,188例CR患者中位DFS期为28.5(1.0~153.0)个月,3年DFS率为45.4%,5年DFS率为40.2%.243例患者中位OS期为18.4(0.5~154.0)个月,3年OS率为36.9%,5年OS率为31.4%.按SWOG标准将184例患者根据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分为良好、中等、差、未知四组,四组的CR率、中位DFS期及OS期分别为良好核型组97.8%、87.4个月、89.1个月,中等核型组81.9%、17.6个月、22.3个月,差核型组61.5%、9.0个月、11.5个月,未知核型组79.3%、29.0个月、19.9个月.以上各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MRC标准将184例患者分为良好、中、差三组,三组的CR率、中位DFS期及OS期分别为良好核型组96.1%、79.9个月、72.2个月,中等核型组79.5%、17.6个月、19.7个月,差核型组43.8%、16.5个月、12.0个月.中等核型组与差核型组的DFS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HA为基础的三药联合方案诱导治疗AML,CR率较二药方案高,有利于患者的长期生存.染色体核型同样是本组患者重要的预后相关因素,SWOG染色体核型分组标准更适合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分析,而且可将未知组与预后中等组合并分析.三组不同核型患者的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良好核型组的预后明显比其他两组好,中等核型组比差核型组好.  相似文献   
12.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_(2b)患者约90%有t(8;21)。已经证明它导致AML_1-ETO融合基因。我们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22例AML_1-M_(2b)其中t(8;21)阳性16例,阴性2例,不能确定有无t(8;21)的4例,发现全部22例患者均可检出AML_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同时在5例t(8;21)阴性的AML中,包括M_(2a)2例,M_42例,M_31例,均未检出上述融合基因转录本。我们的初步结果提示AML_1-ETO融合基因可以作为AML-M_(2b)的基因标志。  相似文献   
1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32岁。以头皮脓肿伴发热 1个月入院。明显乏力、盗汗。无腹胀、骨痛、关节痛及皮肤瘙痒。当地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 ,转来我院。查体 :体温 37℃ ,血压 12 0 76mmHg(1mmHg =0 .17kPa)。贫血貌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顶部皮肤 2cm× 2cm溃疡 ,表面无渗液。心肺无异常。肝肋缘下 0 .5cm ,脾肋缘下 12cm ,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血常规 :Hb 91g L ,WBC 4 6 4× 10 9 L ,BPC14 5× 10 9 L ,白细胞分类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 .0 2 ,分叶核粒细胞 0 .0 2 ,嗜碱粒细胞 0 .0 1,淋巴细胞 0 .0 5 ,幼稚细胞 0 .90…  相似文献   
14.
国产安吖啶治疗急性白血病Ⅲ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一步观察国产安吖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国产安吖啶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初、复治病例291例。结果和结论:总完全缓解(CR)率47.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43.3%,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为49.0%。一线治疗无效和复发病例的CR率在ALL和ANLL为28.9%和34.4%。国产安吖啶联合方案的不良反应与其它化疗方案相似。安吖啶的药代参数C12h/C6h、K21与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15.
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高强度化疗方案的推广,包括抗感染措施在内的支持治疗对保障化疗安全进行,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尤为重要.我们回顾性总结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重点对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药敏特征、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其疗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HAD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50例,作者采用HAD方案诱导化疗,缓解后以HAD、EA、MA或再加AA方案巩固强化。结果完全缓解(CR)43例,CR率86.0%。初治38例,CR33例(86.8%),复治12例,CR10例(83.3%)。CR43例中33例(76.7%)仅用1疗程即达CR。远期疗效仍在观察中。HAD方案毒性低,能为患者接受。取得高缓解率的原因可能与高三尖杉酯碱和柔红霉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合并院内感染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合并院内感染100例临床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300020)薛艳萍卞寿庚赵耀中周世勇魏晓溪陈玉梅急性白血病(AL)诱导治疗中的两大死亡原因是出血和感染,特别是院内感染是影响AL疗效及生存期的一大问题。现将我院住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生物学特点,疗效及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4月-2008年2月收住院诊治的AML患者共167例,采用FAB及MICM分型诊断标准确诊。运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生命表法及Kaplan-Meier法,不同组别的差异采用log-rank法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①我国老年AML以M2(M2a)、M5为主,染色体核型预后良好组比例低,并发慢性疾病较多,具有多种不良的预后因素。②58例接受标准3+7方案诱导化疗的非M3患者完全缓解(CR)率达70.7%,中位总生存(OS)期为6.8(0.6~100.2)个月。41例CR患者中位无病生存(DFS)期为5.2(0.2~99.0)个月。1年DFS概率为41%,1年OS概率为51%。早期死亡率12.9%。③分析细胞生物学特征与疗效的关系,发现前驱血液病史、骨髓病态造血及染色体核型对CR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老年AML以M2(M2a)、M5为主,具有多种不良的预后因素。部分患者可受益于强诱导化疗。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有...  相似文献   
19.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29例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的表达,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每例患者的P糖蛋白(Pgp)的表达。发现临床耐药组Pgp过度表达占45.5%,MRP过度表达占63.6%;临床不耐药组分别占5.56%和16.67%。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多药耐药的判断标准并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该标准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和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ur Lysis Syndrome,TLS)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TLS,介绍目前关于TLS的研究进展。结果:确诊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1例,予CHOP方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高钾、高磷、高尿酸及尿素氮血症及肌酐升高等肿瘤溶解综合征的特点,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得以纠正。血象恢复后复查骨髓达完全缓解。结论: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疾病,预后不良;而治疗中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使结局进一步恶化.但若能早期预测、发现TLS,并予积极的治疗,能得到好的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