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68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肝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等许多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病理过程,是肝病治疗中的一大难点。本课题组在既往工作(包括国家“八五”攻关)基础上,重点开展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及其药理(抗肝窦毛细血管化)研究。临床研究采用严密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及平行对照的方法,着重以活检肝组织纤维化分期这一“金标准”进行疗效判断,同时结合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观察。经21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例(试验组110例、对照组106例,有  相似文献   
72.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目前,DILI的诊断仍是排他性的策略,因此,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仔细地排除肝损伤的其他潜在病因,是建立正确诊断的关键。本指南根据最新研究进展提供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旨在为临床医师在实践中如何及时识别疑似DILI患者,规范诊断和管理提供专业的指导。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南也专门重点阐述了慢性肝病基础上的DILI、药物导致的肝炎病毒再激活、DILI的常见病因(草药和膳食补充剂、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以及临床试验中DILI的信号和评估等内容。  相似文献   
73.
“异病同治”是中医临床实践普遍现象,“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是异病同治理论的具体体现。从异病同治的临床治疗着手,基于疗效,既横向比较不同疾病之间更纵向观察治疗前后的“方-证”效应异同与内在机制,是揭示基本证候科学内涵的重要途径。“正虚血瘀”是慢性肝、肺、肾疾病的病机特点,存在“异病同治”补虚化瘀的理论基础,且存在方-证效应的物质基础。病证结合、精准治疗、改善预后是器官纤维化疾病治疗研究的发展趋势。因此,基于肝、肺、肾纤维化疾病“正虚血瘀”中医基本病机,通过加载扶正化瘀中药开展病证结合、异病同治的前瞻性RCT临床试验,对“方-证-效”的关联进行验证;并采用临床信息与生物样本,发现效应目标人群特征,探讨方证相应的内在原理,有利于阐明正虚血瘀的证候内涵,促进中医药在治疗重大难治性疾病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4.
目的:回顾分析10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自身免疫性肝炎(AIH/PBC OS)等3种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中医证候,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治疗有效的患者挖掘分析其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AILD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AIH 20例、PBC45例、AIH/PBC OS 38例,采用中药联合西药,持续治疗大于1年以上,评估患者中医证候特点、肝功能等,并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基于熵聚类方法规律分析等方法对其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方药的规律及特点挖掘。结果:103例AILD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以肝脾肾亏虚最常见(脾气亏虚证和肝肾阴虚证),中医治疗以健脾补肝肾药为主;治疗后3组患者的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3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其中3组患者乏力、两目干涩、口干、胁肋疼痛、纳差、视物模糊、口苦症状较治疗前显著(P<0.05)。结论:肝脾肾亏虚是AILD最常见的病机,培土益肝肾法是AILD的有效中医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75.
76.
三七及三七总甙对NIH/3T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观察三七总甙的抗肝纤维化活性作用。方法:用三七总甙及三七冻干粉作用于体外培养NIH3T3细胞(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TT法观察细胞增殖。结果:三七及三七总甙均能抑制NIH3T3细胞增殖,并呈一定浓度依赖性。与同浓度组三七比较,三七总甙效果尤为显著。结论:三七具有抗肝纤维化活性作用,其主要化学物质基础可能是三七总甙  相似文献   
77.
为探讨扶正化瘀方中扶正与化瘀抗肝纤维化的配伍作用及意义,将扶正化瘀方按治法拆方为扶正组(虫草菌丝,松黄)和化瘀组(丹参、桃仁),大鼠经口灌胃给药后分离药物血清,观察各组红物血清对体外传代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 actin,SMA)表达,[^3H]TdR及[^3H]Pro掺入,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胶原蛋白以及大鼠肝细胞白蛋白生成量的影响。结果:各组HSC的α-SMA表达及细胞内^3H-TdR的掺入原量均显低于对照组,化瘀组尚显低于扶正及全方组,各组HSC的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及胶原蛋白生成量均显降低,扶正组又显低于化瘀组和全方组,全方可显提高肝细胞A1b的生成量,而扶正或化瘀组则无明显影响。结论为扶正化瘀方中化瘀药抑HSC活化的作用突出,扶正药抑制Ⅰ型前胶原nRNA的表达及Ⅰ型胶原生成量的作用显,全方既保留了扶正与化瘀的上述作用,又呈现出促进细胞蛋白合成、尤其是肝细胞白蛋白生成量的效果,显示出扶正化瘀在抗肝纤维化方面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78.
目的:减少颌面部损伤治疗的畸形发生率,恢复生理功能。方法:对我科386例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例治疗情况进行分析。软组织损伤行清创缝合术,骨损伤行颌间结扎固定或型微钛板内固定术。结果:本组抢救成功,无死亡病例。结论:对患者救治应注意整体观念与局部观念相结合,软组织损伤清创时不要过度修剪活力组织,骨损伤可采用颌间结扎固定术或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或二者联合使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79.
以传代培养的大鼠肝贮脂细胞(FSC)增殖为参数。观察扶正化瘀(FZHY)方灌胃给药后药物血清的生物学效应。FZHY 0.46g/kg体重(0.46g)剂量一次给药后2小时的药物血清可抑制FSC增殖,但不显著;一次给药2小时后以同剂量再次给药,其后1小时、2小时及3小时的药物血清均能显著抑制FSC的增殖。再次给药后1小时药物血清对FSC增殖的抑制效果随给药剂量及血清浓度的提高而增强;药物血清对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尚能提高细胞的活力。不同剂量再次给药后1小时药物血清对细胞内、外的胶原生成率均有抑制作用,0.46g药物血清的作用与秋水仙碱相近,其抑制效果同样随着药物血清浓度的提高而增强,提示抑制FSC增殖及其胶原生成可能是FZHY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0.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2岁,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3年,于2018年8月8日以"肝功能异常"收入本院。患者2015年于当地医院体检发现ALT增高,服用保肝药(不详)后好转。2018年8月7日于本院体检再次发现肝功能异常:ALT 173 U/L,AST 117U/L,ALP 374 U/L,GGT 1474 U/L,尿酸417μmol/L,TG 5. 11mmol/L(表1);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标志物均阴性;肝脏彩超示:非均匀性脂肪肝。入院症状:乏力,纳可,夜寐安,二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