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79篇
  免费   8154篇
  国内免费   1123篇
耳鼻咽喉   219篇
儿科学   235篇
妇产科学   134篇
基础医学   2227篇
口腔科学   252篇
临床医学   3642篇
内科学   1949篇
皮肤病学   220篇
神经病学   455篇
特种医学   8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2087篇
综合类   6742篇
预防医学   5567篇
眼科学   329篇
药学   2610篇
  21篇
中国医学   2561篇
肿瘤学   3135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1127篇
  2022年   1627篇
  2021年   1477篇
  2020年   1695篇
  2019年   1650篇
  2018年   1404篇
  2017年   385篇
  2016年   1086篇
  2015年   1300篇
  2014年   1023篇
  2013年   970篇
  2012年   1223篇
  2011年   1378篇
  2010年   1168篇
  2009年   1084篇
  2008年   1257篇
  2007年   1351篇
  2006年   1150篇
  2005年   1149篇
  2004年   939篇
  2003年   905篇
  2002年   794篇
  2001年   945篇
  2000年   1027篇
  1999年   702篇
  1998年   561篇
  1997年   549篇
  1996年   443篇
  1995年   395篇
  1994年   327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226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93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145篇
  1987年   126篇
  1986年   108篇
  1985年   122篇
  1984年   108篇
  1983年   81篇
  1982年   87篇
  1981年   63篇
  1980年   42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22篇
  1965年   8篇
  1960年   8篇
  195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遗传性神经肿瘤综合征是一组以伴发神经系统肿瘤为特征.累及多胚层、多器官、多系统且组织病理学类型复杂多样的家族遗传性疾病.主要包括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复征、yon Hippel—Lindau病、Li—Franmeni综合征、Cowden病、Turcot综合征以及Gorlin综合征等。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特别是CT和MRI诊断技术的出现对此类疾病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检出率大大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可溶性P-选择素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检测乙肝肝硬化患者在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血小板的数量及反映血小板功能的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比较其在有门静脉血栓形成组患者及无血栓形成组患者间的差异。结果血栓形成组患者及无血栓形成组患者间,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差异,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在术后第4~6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在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对门静脉血栓形成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NF-κB在肝细胞凋亡信号转导中的作用,了解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继发性肝损伤机制。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2、4、8、12和24h组,建立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肝内NF-κB活性,观察肝细胞凋亡和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伤后各组肝内NF-κB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伤后1h和8h出现2个高峰(P<0.05)。肝细胞凋亡指数和血清ALT水平于伤后显著增高(P<0.05),并与NF-κB活性变化基本一致。结论: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肝内NF-κB活性增强,肝细胞凋亡增多,导致肝损伤。  相似文献   
94.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0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 EVLT)下肢静脉曲张疗效. 方法 2004年3月~2006年3月对106例118条下肢静脉曲张,单纯采用EVLT 72例78条患肢、EVLT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19例21条患肢、EVLT联合点式切口剥脱严重曲张浅静脉15例19条患肢. 结果 7条患肢小腿皮肤轻度灼伤,10条患肢有明显血栓性浅静脉炎样表现,26条肢体沿大隐静脉行程皮下小片淤斑,5条患肢出现大腿内侧大片皮下淤斑.74例80条患肢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1例隐神经损伤,1例术后1个月复发,余73例症状均消失,多普勒超声检查大隐静脉主干闭塞,无血管再通,深静脉无血栓形成. 结论 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5.
患者,女,53岁,因“车祸致右侧腹外伤伴神志不清3h余”入院。体检:体温不升,脉搏未扪及,呼吸28次/min,血压为0。神志不清,重度贫血;胸廓挤压征不配合、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心率120次/min、律齐、心音低,未闻杂音;腹部明显膨隆,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不配合;移动性浊音阳性。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对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城镇居民进行糖尿病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荔湾区2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随机抽样问卷,对资料作描述性和分析性研究.结果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患病史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患病史、体力劳动强度、脑力劳动强度、收缩压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密切相关,其比值比分别为1.239,0.990,1.223,2.752,1.897,1.373,0.916,0.884和0.996.结论该地区人群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较低,要广泛开展全民特别是老年人、男性和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糖尿病知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7.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病例,其中单做CT检查84例,单做MRI检查14例,既做MRI检查对照24例进行分析。另又对某一时期内60岁以上(不管什么原因)做头颅CT检查患者,只有2例有痴呆,CT分型Ⅰ型47例,Ⅱ型13例,Ⅲ型为24例;同一时期头颅CT检查患者中,有SAE表现42例,无SAE表现42例;24例CT与MRI检查对照。MRI优于CT。结论 CT与MRI检查可以对SAE作出早期诊断,有助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 IL - 4和 IL - 10在诱导异种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反应细胞为 BAL B/c小鼠脾淋巴细胞 ,刺激细胞为新西兰白兔血淋巴细胞 ,刺激抗原为兔骨上清液。采用经典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及骨上清液与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法作为异种骨移植的体外实验模型。在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IL - 4、IL - 10及两者联合应用 ,通过测定其 3H- Td R掺入率 ,观察不同细胞因子对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无论在细胞刺激组还是骨上清液刺激组 ,IL- 4对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P<0 .0 0 1和 P<0 .0 5 ) ,IL- 10未表现出抑制作用 (P>0 .0 5 )。在两组 IL- 4和 IL - 10联合应用均产生比 IL - 4单独应用更为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P<0 .0 0 1和 P<0 .0 5 )。结论  IL - 4对由细胞或骨上清液刺激产生的淋巴细胞增殖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IL- 10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 ;IL- 4与 IL- 10联合应用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 Caspase-3的表达情况,并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NTF治疗组,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壳核建立脑出血模型,CNTF治疗组于术后经尾静脉注射CNTF.分别于术后12h、24h、3d、5d 4个时间点取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CNTF治疗组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Caspase-3的表达水平比模型组低.结论 CNTF对脑出血后损伤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为通过上调STAT3的表达,使Bcl-2的表达升高,从而减少出血灶周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00.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手术适应证和疗效,以及临床病理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施行肝切除术的6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1%、58.1%和26.0%,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20例肝转移灶有假包膜形成。结直肠癌Dukes分期、病理类型、转移灶数目、假包膜形成对术后生存率有影响(P<0.05)。术后综合治疗者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无综合治疗者(P<0.05)。肝转移灶大小及其切除时间并不影响患者预后(P>0.05)。结论临床病理分期早、肿瘤分化程度高、转移灶数目不超过3个、肿瘤假包膜形成及术后综合治疗预示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