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7篇
  免费   1210篇
  国内免费   763篇
耳鼻咽喉   113篇
儿科学   142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707篇
口腔科学   199篇
临床医学   1350篇
内科学   845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258篇
特种医学   518篇
外科学   1012篇
综合类   328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438篇
眼科学   241篇
药学   1346篇
  20篇
中国医学   1204篇
肿瘤学   52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467篇
  2020年   393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461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691篇
  2012年   1097篇
  2011年   1133篇
  2010年   1066篇
  2009年   959篇
  2008年   883篇
  2007年   948篇
  2006年   808篇
  2005年   654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1.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苯丙胺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左旋四氢巴马汀 (l-tetrahydropalmatine ,l-THP)对苯丙胺 (Amphetamine,AA)的条件性位置偏爱 (conditionalplacepreference,CPP)效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倾向性训练程序训练大鼠 ,建立位置偏爱模型和建立氢化可的松诱发位置偏爱效应重现模型 ,并观察l-THP对其影响。结果 l-THP 10mg·kg-1可阻断AA 2 .0mg·kg-1的位置偏爱效应 ,并且可阻止氢化可的松 10mg·kg-1诱发的位置偏爱效应的重现。结论 AA可使大鼠出现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 ,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0 .5~ 4.0mg·kg-1)呈量效关系 (r=0 .94) ;氢化可的松可使已消失的位置偏爱效应重现 ;以上 2种效应均可被l-THP阻断。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贯彻预防为主,实现健康老龄化.方法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老年人心脑疾病知识宣传教育.结果 通过近三年的健康教育后,宣教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脑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对防治老年心脑疾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3.
1998—2005年,我们采用镰状刀片手术治疗晚期手指屈肌狭窄性腱鞘炎患者69例,临床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4.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尖锐湿疣治愈时间内微波治疗次数的影响。方法两组均用微波清除疣体,每周1次,直至疣体不再出现;治疗组同时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照组肌注干扰素α-2b,均每周3次。两组均在疣体不再出现后巩固用药2个月,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均治愈,治疗组平均应用微波治疗4.17次(1~18次),对照组平均应用微波治疗4.24次(1~20次),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与干扰素的疗效相当,但前者价格低、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垂体细胞增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男性2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28.7岁,平均病程2.4年。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检查符合闭经泌乳综合征13例,库欣综合征11例,巨人症1例,无内分泌功能紊乱19例。蝶鞍MRI正常3例,垂体上缘膨隆30例,蝶鞍内信号不均匀26例,垂体柄偏斜17例。44例均行经口鼻蝶窦显微外科垂体探查术。结果44例术后病理均为垂体前叶细胞增生,随访3个月至5年。闭经泌乳患者术后改善12例,复发1例。库欣综合征患者术后改善8例,稳定1例,复发2例。巨人症患者术后无改善。无内分泌功能紊乱症状患者术后改善14例。结论垂体细胞增生在术前很难明确诊断,手术疗效较垂体腺瘤差,易复发。  相似文献   
26.
中美中学生对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中国和美国的中学生对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失败结果预期(FOE)”问卷中的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12项,测量中美两国公立学校14、15岁的1215名中学生对考试焦虑原因的认知。结果:1.相似认知:两国学生在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方面有类似的认知,包括父母会担心自己能否进入高一级学校、会让父母烦恼等。2.跨文化的差异:表现为中国学生更多是因为父母责备、辜负了父母期望或会让父母生气而导致考试焦虑;而美国学生更多是由于父母认为他们不能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而产生焦虑。3.性别差异:表现在美国的女中学生在7个项目上、中国的男中学生在2个项目上分别比本国异性有更大程度的焦虑(P〈0.05)。结论:中美中学生对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方面有类似的认知,但存在文化差异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国产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PFN),在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总结自2002年3月-2004年5月使用国产PFN治疗56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男25例,女31例;年龄6284岁,平均70.2岁)。手术使用骨科牵引床,在C形臂X线机下行闭合复位、锁定技术。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颈干角变化,以关节功能、疼痛情况、是否畸形等制订随访标准。结果:56例中随访49例,平均随访时间6.5个月。全部病例骨折均愈合,1例术后感染,2例出现颈螺钉切割股骨头(其中1例出现明显的外旋短缩畸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37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国产PFN内固定具有损伤小、固定牢固、生物力学优点突出等特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国产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PFN),在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总结自2002年3月-2004年5月使用国产PFN治疗56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男25例,女31例;年龄62~84岁,平均70.2岁)。手术使用骨科牵引床,在C形臂X线机下行闭合复位、锁定技术。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颈干角变化,以关节功能、疼痛情况、是否畸形等制订随访标准。结果:56例中随访49例,平均随访时间6.5个月。全部病例骨折均愈合,1例术后感染,2例出现颈螺钉切割股骨头(其中1例出现明显的外旋短缩畸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37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国产PFN内固定具有损伤小、固定牢固、生物力学优点突出等特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9.
实验性大鼠大脑皮层梗死后继发丘脑损害与DNA氧化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皮层梗死后丘脑腹后外侧核(ventroposterior nucleus of the thalamus,VPN)的继发性损害是否有DNA氧化损伤,并研究抗氧化剂依布硒啉(ebselen,EB)对这种远隔部位损伤是否具有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stroke-prone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RHRSP),建立大脑中动脉皮层支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后分为:①假手术组,②模型组,③溶剂组,④抗氧化剂EB10mg.kg-1组,⑤抗氧化剂EB30mg.kg-1组,每组5只大鼠。2周后行肢体运动神经功能评估并取VPN后行尼氏染色,免疫组化检测VPN的8-羟基-2-脱氧马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表达。结果EB10mg.kg-1组和EB30mg.kg-1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假手术组(1.80±0.56,1.72±0.48vs2.28±0.33,P<0.05)。尼氏染色可见假手术组同侧VPN细胞形态规整。而梗死同侧VPN神经细胞出现细胞体积变小,胞核固缩,尼氏体退变为萎缩的深色细胞。EB30mg.kg-1组尼氏染色观察到改善作用。溶剂组同侧VPN的8-ohdG阳性细胞数目(0.1mm2)显著增加(146.8±12.1vs108.4±19.2,P<0.05);与溶剂组相比,EB10mg.kg-1组和EB30mg.kg-1组阳性细胞数目显著下降(123.6±14.7,123.4±17.4vs146.8±12.1,P<0.05)。结论实验性大脑皮层梗死后2周,同侧VPN存在DNA氧化性损伤。抗氧化剂EB对VPN的DNA氧化损伤有抑制作用,并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0.
改良W形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观察(附3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改良W形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方法 :对 36例膀胱肿瘤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W形回肠代膀胱术 ,并对术式进行改进。结果 :36例手术时间平均 4 .2h。术后 31例随访 4~ 19个月 ,平均 10 .6个月 ,无严重并发症 ,均无瘤生存。患者一般于术后 3周自主可控性排尿 ,日间尿控率为 10 0 % ,术后 3、6、12个月夜间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 2 2 .5 %、11.1%及 6 .2 %。术后 6个月尿动力学检查膀胱容量 (36 0± 30 )ml,最大尿流率 (13.6± 2 .6 )ml/s,剩余尿量 (11.5± 5 .8)ml,充盈期膀胱压力明显低于尿道闭合压。新膀胱造影发现新膀胱呈球形 ,完全位于盆腔 ,未见输尿管反流。B超及IVU检查发现原上尿路积水 4例均明显减轻 ,其余未发现输尿管狭窄和上尿路积水征象。无高氯性酸中毒 ,肾功能正常。结论 :改良W形回肠代膀胱术手术时间短 ,操作简单 ,创伤轻 ,并发症少 ;新膀胱容量大 ,内压低 ,顺应性好 ,功能接近于正常膀胱 ,保持原位排尿 ,明显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