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814篇
  免费   19663篇
  国内免费   14315篇
耳鼻咽喉   2635篇
儿科学   4561篇
妇产科学   4125篇
基础医学   25469篇
口腔科学   7735篇
临床医学   44304篇
内科学   42434篇
皮肤病学   3116篇
神经病学   14391篇
特种医学   197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4篇
外科学   41927篇
综合类   98577篇
现状与发展   31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39835篇
眼科学   6671篇
药学   26338篇
  112篇
中国医学   14338篇
肿瘤学   21421篇
  2024年   319篇
  2023年   1744篇
  2022年   3447篇
  2021年   5897篇
  2020年   5063篇
  2019年   4051篇
  2018年   4391篇
  2017年   4253篇
  2016年   3926篇
  2015年   5982篇
  2014年   7284篇
  2013年   6653篇
  2012年   9607篇
  2011年   25778篇
  2010年   14754篇
  2009年   10111篇
  2008年   20230篇
  2007年   32368篇
  2006年   31738篇
  2005年   25326篇
  2004年   25187篇
  2003年   24843篇
  2002年   21524篇
  2001年   20915篇
  2000年   15898篇
  1999年   16933篇
  1998年   9382篇
  1997年   10280篇
  1996年   9913篇
  1995年   9199篇
  1994年   8111篇
  1993年   4295篇
  1992年   3951篇
  1991年   3264篇
  1990年   2665篇
  1989年   1964篇
  1988年   2143篇
  1987年   1265篇
  1986年   954篇
  1985年   623篇
  1984年   188篇
  1983年   95篇
  1982年   90篇
  1981年   88篇
  1980年   62篇
  1979年   83篇
  1977年   40篇
  1976年   55篇
  1975年   35篇
  1930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对神经根变异的探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神经根变异情况,防止出现术中神经根损伤。方法:回顾分析自1999年10月至2003年12月应用ME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4例,其中男452例,女272例。对术中发现存在腰骶神经根变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中所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37例神经根变异,发生率为5.1%。与术前的临床表现吻合,全部神经根变异患者均在MED下完成手术,无一例出现神经根损伤。结论:仔细探查及分离突出髓核周围神经根发出情况.确定有无神经根变异是防止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发生神经根损伤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02.
吸入不同浓度异氟醚对喉返神经肌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异氟醚吸入对喉返神经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采用异氟醚吸入复合静脉麻醉。于分离甲状腺前诱导恢复自主呼吸,调整异氟醚呼出浓度为0.1、0.2、0.3、0.4、0.5、0.6、0.7MAC时,观察血压、心率及喉返神经肌电活动波的振幅变化,记录喉返神经肌电波形振幅等于100μV时的异氟醚呼出浓度。结果当异氟醚呼出浓度为0.1、0.2、0.3、0.4MAC时,喉返神经肌电活动显示良好,当异氟醚呼出浓度为0.5、0.6、0.7MAC时,喉返神经肌电活动振幅降低,随异氟醚吸入浓度增高直至消失。结论低浓度异氟醚吸入,基本不会影响喉返神经功能的监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良好降解性和成骨活性、可注射的自凝固新型骨修复材料。[方法]制备携载rhBMP-2的聚乳酸与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将其与rhBMP-2/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制备出rhBMP-2/PLGA微球/CPC复合人工骨。探讨了材料的特性,包括形貌、固化时间、抗压强度及反映材料体外降解速度的指标一体外降解液Ca、P浓度变化,测定复合材料rhBMP乏的释药速度及体外诱导MSCs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结果]与单纯CPC-rhBMP-2相比,复合材料的固化时间少量增加,抗压强度下降明显。体外降解速度及体外释药明显提高,释放的rhBMP-2具有骨诱导活性。[结论]rhBMP-2/PLGA微球/磷酸钙骨水泥新型复合人工骨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04.
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的合理手术治疗,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7例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病例资料。按NEER分型,两部分骨折脱位16例行切开复位T形钢板或三叶草钢板内固定,三部分骨折脱位11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中采用可吸收缝线修补撕裂的肩袖及关节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7例均获随访,时间12~59个月,平均29个月。疗效评价标准参照Constant-Murley评定方法,优良率达85.2%。结论对于难复性肱骨近端骨折脱位,保护局部血运甚为重要,术中采用间接复位技术、合理选择简单有效的内固定、充分保护软组织及修复肩袖等原则的应用对于术后功能恢复及预防相关并发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价原位肝脏移植术(OLT)中持续输注多巴胺或多巴胺复合去甲肾上腺素对血液动力学、组织氧代谢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拟行OLT的患者30例,ASAⅢ或Ⅳ级,随机分为2组 (n=15)。A组:术中持续输注多巴胺,初始输注速率为1-3μg·kg-1·min-1;B组:术中持续输注多巴胺复合去甲肾上腺素,初始输注速率分别为1-3μg·kg-1·min-1和0.03μg·kg-1·min-1,多巴胺输注速率不超过5μg·kg-1·min-1;术中两组均调节输注速率维持MAP 60-80 mm Hg。分别于切皮前即刻、切肝期1 h、无肝期1 h、新肝期1h和术毕测定血液动力学、组织代谢和肾功能指标。结果两组HR、 MAP均维持较平稳。无肝期两组CVP、MPAP、PAWP、CO、CI、DO2、VO2降低(P<0.05);SVR和SVRI升高(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术中PVR、PVRI、pH及SvO2均较平稳。乳酸浓度增高并持续到术毕。两组术中Cr和BUN均在正常范围,B组总尿量高于A组(P相似文献   
106.
胫神经腓肠肌内侧头肌支切断的小腿减肥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缩小小腿腓肠肌改善小腿外形的手术方法。方法通过窝皮肤皱襞4~5cm横切口,切断胫神经腓肠肌内侧头肌支,使腓肠肌内侧头失神经萎缩,达到小腿减肥的目的。测量并记录小腿周径和外形的变化。结果本组16例患者行胫神经腓肠肌内侧头肌支切断术后,小腿最大周径平均缩小(3.5±1.1)cm。小腿内侧曲线变得平缓。患者术后可立即下地行走,无明显肿胀。随访半年,站立、行走等日常活动未受影响。结论行胫神经腓肠肌内侧头肌支切断术,可缩小小腿,改善小腿外形,方法简便、安全,效果明显,同时不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重度脑外伤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重度脑挫裂伤患者56例,入院时患者的格拉氏哥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为3~8分,均于入院1h内行去骨瓣减压术或同时行血肿清除术;20例在伤后5~20h内行早期高压氧(HBO)治疗,36例在脑水肿消退后(7~18d)行常规HBO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3周后重新GCS评分,6个月后进行格拉氏哥结果评级(glasgowoutcomescale,GO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周GCS评分和6个月后GO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HBO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HBO治疗组。结论早期的HBO治疗可以及时提高血氧含量,阻止恶性缺血缺氧的发生。重度脑挫裂伤患者术后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早行HBO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雄性C57BL/6小鼠空腹血糖和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3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1只,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氯氮平4mg/kg及氯氮平20mg/kg,于给药后3h、1周、4周以试纸法测定各组空腹血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GLUT4mRNA表达。结果(1)灌药后3h、1周氯氮平4mg/kg组和氯氮平20mg/kg组空腹血糖和GLUT4mRNA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灌药后4周氯氮平4mg/kg组和20mg/kg组的空腹血糖值[(5.6±0.5)mmol/L和(5.8±0.5)mmol/L]高于空白对照组[(4.6±0.6)mmol/L],而GLUT4mRNA的表达(0.50±0.14和0.48±0.12)却低于空白对照组(0.85±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氮平可以慢性升高空腹血糖,降低GLUT4mRNA的表达,可能是抗精神病药长期应用后血糖升高的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9.
北京市50家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障碍的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方法 随机抽取50家各级综合医院为调查现场,由精神科护士用自制抑郁筛选量表调查各科门诊患者2877例,由精神科医师对筛选阳性和10%的筛选阴性者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为金标准做出诊断。结果 (1)符合DSM—Ⅳ重性抑郁发作者为73例,现患病率为2.54%。其中内、外科患者的患病率(分别为3.03%和3.12%)高于其他科(1.58%);而性别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抑郁障碍总的现患率、年患率和终生患病率分别为3.09%、3.65%和6.16%;其中,重性抑郁障碍分别为1.97%、2.53%和4.48%。(3)检出的73例重性抑郁发作患者中,仅10例(14%)因抑郁求助和接受医生提供的服务,并被正确识别。结论北京综合医院非心理科门诊患者抑郁障碍的现患率为3.09%;患者对抑郁问题而求助医生的比例低。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和6-羟褪黑素(6-OHMel)神经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培养N2a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OGSD),加入Mel和6-OHMel,检测以下指标:①细胞生存能力:MTT法、乳酸脱氢酶释放;②细胞凋亡分析:DNA片断化,细胞色素C,Caspase3活性;③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①Mel和6-OHMel都能减轻OGSD诱导的N2a细胞损伤,Mel的作用强于6-OHMel。②Mel和6-OHMel均能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但6-OHMel强于Mel。③Mel和6-OHMel都能稳定线粒体跨膜电位,但Mel作用时间比6-OHMel长。④Mel和6-OHMel能清除ROS,6-OHMel表现为直接作用,Mel表现为间接作用。⑤Mel和6-OHMel均能抑制caspase3的活性,但是作用时间不同。6-OHMel表现在OGSD后12h,Mel在OGSD后24h。结论Mel和6-OHMel的神经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稳定线粒体功能相关,Mel的作用机制更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