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19篇
  免费   3519篇
  国内免费   1738篇
耳鼻咽喉   262篇
儿科学   640篇
妇产科学   135篇
基础医学   2104篇
口腔科学   754篇
临床医学   4106篇
内科学   2801篇
皮肤病学   349篇
神经病学   795篇
特种医学   13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062篇
综合类   9089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4052篇
眼科学   303篇
药学   4074篇
  45篇
中国医学   3332篇
肿瘤学   1662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440篇
  2022年   1096篇
  2021年   1389篇
  2020年   1183篇
  2019年   690篇
  2018年   690篇
  2017年   1051篇
  2016年   694篇
  2015年   1364篇
  2014年   1829篇
  2013年   2064篇
  2012年   3153篇
  2011年   3126篇
  2010年   2878篇
  2009年   2641篇
  2008年   2735篇
  2007年   2626篇
  2006年   2353篇
  2005年   1781篇
  2004年   1268篇
  2003年   1014篇
  2002年   797篇
  2001年   657篇
  2000年   537篇
  1999年   231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8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4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LARC)的治疗进入肿瘤学效果和功能并重的时代,传统“三明治”治疗模式的利弊凸显,通过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可以将LARC按照局部复发风险进一步分成不同危险度组别,从而施行个体化治疗模式,是保障疗效和功能的最优化策略。部分危险度稍低的LARC可以通过直接进行高质量手术、单纯术前化疗来避免术前放疗带来的功能损害。而对于根治性手术可能带来较大功能损害的LARC,通过结合各种不同的术前治疗策略,乃至全程新辅助治疗(TNT)策略,强化肿瘤退缩,甚至获得肿瘤完全缓解来改变原有的手术方式,从不可保肛的根治性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变为可保肛的低位/极低位前切除术、括约肌间切除术等根治性手术,或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变为经肛局部切除术,乃至最后不需要手术的“观察&等待”,从而最大限度保全患者的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lncRNA RP11-86H7.1在川崎病(K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筛选KD特异相关的循环lncRNA,分KD治疗前患儿组、KD治疗后患儿组、普通发热患儿组及健康儿童组,采用qPCR检测各组血清lncRNA RP11-86H7.1相对表达。分析血清lncRNA RP11-86H7.1相对表达与KD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RP11-86H7.1表达水平对KD的诊断效能。结果:KD急性患儿组血清lncRNA RP11-86H7.1相对表达量高于各对照组(P<0.05);年龄和性别比例与低表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PCR发现lncRNA RP11-86H7.1在KD急性期患儿血清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KD恢复期、健康儿童及发热儿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ncRNA RP11-86H7.1在KD患者中表达上调,其可作为KD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3.
24.
刘杨  罗振亮  严福林  潘春  吕冰清  唐阿梅  杨长福 《中草药》2020,51(16):4244-4250
目的观察桑根酮C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桑根酮C(100、50 mg/kg)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小鼠气管内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小鼠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术后第4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28d后检测小鼠呼吸功能;检测肺内羟脯氨酸含量;HE染色观察肺内炎症表现;Masson染色观察肺内胶原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肺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量;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肺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的核转录因子-κB p65(p-NF-κB p65)、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桑根酮C能够改善经博莱霉素诱导形成肺纤维化后小鼠的呼吸功能,能够明显降低肺内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减轻肺内炎症和胶原沉积,肺内TGF-β1、α-SMA、NF-κBp65、p-NF-κBp65、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桑根酮C能够明显改善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改善呼吸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过表达和降低炎症转录因子NF-κB及磷酸化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长春西部地区过敏原特异性IgE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 258例患者的19种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统计过敏原结果及种类。结果 1 258例患者,检出至少一种特异性IgE阳性率为34.0%。男性阳性率为33.5%;女性阳性率为34.5%。男女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普通豚草14.2%、艾蒿11.4%、屋尘螨/粉尘螨8.1%、猫毛3.8%、狗上皮2.4%、柳树/杨树/榆树2.1%,屋尘1.6%、蟑螂1.6%、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1.2%、葎草1.1%。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鸡蛋白2.9%、鳕鱼/龙虾/扇贝2.7%、牛奶2.3%、黄豆1.9%、蟹1.5%、虾1.3%、牛肉1.2%、花生1.0%、羊肉0.8%。混合过敏达到了相当高的比例。结论长春西部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以普通豚草、艾蒿和屋尘螨/粉尘螨为主;食物性过敏原以鸡蛋白、鳕鱼/龙虾/扇贝、牛奶为主,明确过敏原,对过敏性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6.
推拿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已有初期运用,其在高校的体育实践课和运动健康方面的保障均有成功案例,这对高校体育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推拿在高校体育实践中运用状况的分析,从不同角度阐述这些应用的影响及作用,以及推拿对于高校体育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近年来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各种违背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行为时有发生,国家教育部对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日益重视,因此构建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质量体系的方针和目标需具备三个要素,即教育实践的模式(集主题教育、方法学习、学术实践三位一体)、有效性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此外,尚需建立体系优化机制,以适应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变化,保持体系的更新和优化。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CCHS)的临床和基因变异特征。方法分析1例首发表现为不明原因肺动脉高压的CCH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国内外文献中CCHS病例的临床特点、致病机制和基因变异情况。结果11月龄女婴,主要表现为浮肿、尿少、低血压、嗜睡、发绀、抽搐及颅内压增高。B型脑利钠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颅脑磁共振示右侧额叶出血;超声心动图示中重度肺动脉高压。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未发现可能的致病基因。采用Sanger法验证示患儿PHOX 2 B基因第3外显子存在多聚丙氨酸重复扩展变异,基因型为20/25。患儿入院后采用无创通气,睡眠时呼吸浅慢、微弱,伴血氧下降;血气分析提示二氧化碳潴留。随后改用夜间无创通气、降肺压药物治疗。复查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生命体征稳定。随访至24月龄,夜间只需较低压力水平的无创通气,生长发育无异常。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伴撤机困难患儿,需警惕CCHS。疑诊者应尽早针对CCHS相关基因进行靶向捕获二代测序及PHOX 2 B基因Sanger法验证。早期给予无创通气有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9.
OBJECTIVES: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additional bedtime H2‐receptor antagonists (H2RAs) in suppressing nocturnal gastric acid breakthrough (NAB) via a systematic review. METHODS: Eligible trials were identified by searching 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 (Cochrane Library Issue 2, 2004), MEDLINE (January 1966–June 2004), EMBASE (January 1980–June 2004) and CINAHL (January 1982–June 2004). Additional hand‐searching was conducted on the proceedings of correlated conferences, eight important Chinese journals and references of all included trials. Al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evaluating H2RAs for the control of NAB were eligible for inclusion. The systematic review was conducted using methods recommended by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RESULTS: Only two randomized crossover studies, comprising 32 participant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Because the design, dosage and duration of the treatments were different between the studies, it was not possible to conduct meta‐analysis. There were no consistent conclusions found between the two included studies in evaluating H2RAs for the control of NAB. CONCLUSIONS: No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t this stage can be concluded. Appropriately designed large‐scal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ith long‐term follow up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additional bedtime H2RAs in suppressing NAB.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体外缺氧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浸润能力及其细胞表面黏附分子E-cadherin和细胞骨架蛋白犤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波形蛋白(vimentin)犦表达的影响。方法:模拟体外缺氧环境,观察缺氧对乳腺癌细胞MCF7浸润穿透Matrigel的能力;以及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表面黏附分子E-cadherin和cytokeratin、vimentin表达情况。结果:缺氧状态下MCF7细胞的浸润能力明显增强;且在缺氧条件下E-cadherin基因表达下降、cytokeratin、vimentin基因表达升高。结论:缺氧状态下MCF7细胞转移能力和其表面的E-cadherin基因、cytokeratin、vimentin基因表达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