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92篇
  免费   5088篇
  国内免费   2341篇
耳鼻咽喉   367篇
儿科学   866篇
妇产科学   307篇
基础医学   3206篇
口腔科学   662篇
临床医学   6593篇
内科学   3969篇
皮肤病学   665篇
神经病学   1019篇
特种医学   1739篇
外科学   4106篇
综合类   15086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6213篇
眼科学   545篇
药学   6196篇
  58篇
中国医学   4782篇
肿瘤学   1838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569篇
  2022年   1567篇
  2021年   1918篇
  2020年   1737篇
  2019年   899篇
  2018年   991篇
  2017年   1466篇
  2016年   1009篇
  2015年   2043篇
  2014年   2577篇
  2013年   3442篇
  2012年   4889篇
  2011年   4886篇
  2010年   4450篇
  2009年   4254篇
  2008年   4063篇
  2007年   3921篇
  2006年   3556篇
  2005年   2881篇
  2004年   1925篇
  2003年   1433篇
  2002年   1178篇
  2001年   1053篇
  2000年   742篇
  1999年   262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脑创伤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而继发性脑损伤是影响脑创伤发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的治疗可以减轻或避免某些继发性损伤的病理变化,提高患者的疗效,改善预后。近年来,随着对基质金属蛋白基质系(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不断深入研究,金属蛋白酶系在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基质金属蛋白酶系在脑创伤方面的研究概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2.
尿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对膀胱肿瘤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卫星不稳定性改变(MSI)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6例TCC患者5个微卫星位点,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法分析尿微卫星的改变。结果:36例中有22例(61.11%)出现微卫星不稳定性改变(LOH/MSI),并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关(P>0.05);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为22.22%(8/3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对膀胱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是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重要补充。所选微卫星位点为本地区膀胱癌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额叶内侧面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总结17例额叶内侧面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 对我科1999年7月至2003年4月收治的额叶内侧面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1例,恢复良好,保守治疗16例,其中恢复良好12例,中残2例,死亡2例,全组死亡率11.77%。结论 额叶内侧面损伤一般意识障碍较轻,但易直接发生枕骨大孔疝,严密观察病情及动态CT检查,颅内压监测,不拘泥传统手术指征,及时抓住手术时机,可有效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9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by which PPARγ ligand, rosiglitasone, 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CD40 and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ICAM-1) in the rat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 (RPMCs)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LPS). Methods RPMCs were harvested from Sprague-Dawley rat peritoneal cavity and maintained under defined in vitro conditions. The cell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as follows: medium, LPS (5 mg/L), LPS (5 mg/L)+BAY11-7085(5 μmol/L, NF-κB inhibitor), rosiglitazone (10 μmol/L or 20 μmol/L,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activator), LPS (5 mg/L)+rosiglitazone (10 μmol/L)+GW9662 (3 μmol/L,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etivatcd receptor γ antagonist), and LPS (5 mg/L)+vehicle (DMSO 0.2 ml/L). The expressions of CD40 and ICAM-1 RNA in RPMCs were examined by RT-PCR after 3 hour treatment, and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CD40, ICAM-1, p-NF-κB p65 and p-IκBα were examined by Western blot or immunofluorescence after 24 hour treatment. Results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LPS, both the expressions of CD40 and ICAM-1 protein in RPMCs were up-regulated significantly (P<0.05), and the phosphoralation of p65 was increased greatly (1.10±0.17 vs 0.55±0.06, P<0.05). BAY11-7085 (5 μmol/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p65 (0.22±0.11 vs 1.10±0.17, P<0.01), CD40 (0.34±0.02 vs 0.50±0.06, P<0.05) and ICAM-1 (0.35±0.16 vs 0.74±0.03, P<0.05). Pretreated with rosiglitazone for 3 h then added with LPS for 1 h, the levels of p-p65, CD40 and ICAM-1 in RPMC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LPS group (0.77±0.08 vs 0.90±0.10, P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炮震性听力损害程度与焦虑情绪的关系.方法对100名新兵炮手实弹训练前后听力检查及心理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结果有14名听力损害;18名有焦虑情绪阳性.结论炮震性听力损害者具有焦虑情绪明显高于无听力损害者.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ionwieghtedimaging ,DWI) ,在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2例经手术病理 ( 10例 )或临床随访 ( 2例 )证实的脑脓肿和 5 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坏死囊变性脑脓肿 (其中星形细胞瘤 2 8例、脑转移瘤 10例、血管母细胞瘤 6例、听神经瘤 6例 ) ,在术前或治疗前接受了常规MRI检查及DWI。结果 脑脓肿 (脓腔 )在DWI上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 ,而脑肿瘤坏死囊变区表现为低信号。结论 DWI对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脑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价值 ,应与常规MRI序列一起列为基本序列。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白内障 (AIC)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方法 :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以及晶状体生理功能检查 ,观察AIC模型动物晶状体生理功能与组织内主要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 :晶状体组织内Na K ATP酶活性降低与晶状体调节力下降、裂隙灯下显微镜混浊改变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结论 :自身免疫性晶状体损伤 ,进而造成晶状体组织内相关酶代谢异常是AIC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98.
医院洁净手术室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实现手术室的智能监控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手术安全进行.本文简要介绍了"医院洁净手术室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理念及其相关功能,给出了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D期前列腺癌(PCa)患者药物去势治疗的效果与雄激素受体(AR)、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方法:对33例D期PCa患者给予LHRH类似物 抗雄激素药物进行药物去势治疗,结合免疫组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R、PSA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leason不同评分组间血清PSA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 Gleason评分值与原位PSA免疫标记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性(P<0.01);原位PSA免疫标记表达与血清PSA不具有相关性。结论:PCa组织中AR、PSA表达与D期PCa患者行药物去势疗法疗效有密切关系;血清PSA变化是监测PCa肿瘤复发与疗效的可靠瘤标。  相似文献   
100.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 131I治疗对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DTC术后随访患者 3组 :1组 2 98例 ,均为术后复发患者 ,分析首诊年龄、性别、术式、病理类型等因素对复发的影响 ;2组10 8例 ,为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患者 ;3组 12 4例 ,为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 1 31 I清除甲状腺剩余组织治疗的患者。进行后两组间年复发率对照分析。结果 ① 1组DTC复发患者性别男、女之比(1∶1 5 )和病理类型滤泡状、乳头状癌之比 (1∶4 )均高于文献 (1∶2~ 3和 1∶8) ;原发灶甲状腺癌肿块切除、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和双侧腺叶切除者复发百分率依次降低 (分别为 4 7 3%、34 2 %和 18 5 % ) ;复发多出现于术后 5年内 (6 5 1% ) ;复发部位以颈淋巴结居多 (2 3 5 % )。② 2组DTC术后 1、5和 10年复发率分别为 4 6 3%、8 33%和 12 0 4 % ,5 3 85 % (7 13例 )发生在术后 2年内 ,近端和远端复发分别占 5 3 84 %和 30 77% ;3组 1、5、10年复发率分别为 0 81%、4 0 3%和 7 2 6 % ,5 9例发生在术后 4年内 ,近端和远端复发分别为 5 9例和 2 9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DTC首诊年龄、性别、术式、病理类型等对术后复发有一定影响 ;DTC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 1 31 I清除甲状腺剩余组织治疗可改善DTC预后 (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