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38篇
  免费   5085篇
  国内免费   2340篇
耳鼻咽喉   367篇
儿科学   866篇
妇产科学   307篇
基础医学   3204篇
口腔科学   662篇
临床医学   6592篇
内科学   3965篇
皮肤病学   664篇
神经病学   1017篇
特种医学   1732篇
外科学   4084篇
综合类   15080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6209篇
眼科学   546篇
药学   6194篇
  57篇
中国医学   4776篇
肿瘤学   1837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562篇
  2022年   1569篇
  2021年   1919篇
  2020年   1737篇
  2019年   900篇
  2018年   989篇
  2017年   1463篇
  2016年   1004篇
  2015年   2038篇
  2014年   2574篇
  2013年   3437篇
  2012年   4883篇
  2011年   4882篇
  2010年   4447篇
  2009年   4251篇
  2008年   4064篇
  2007年   3921篇
  2006年   3554篇
  2005年   2881篇
  2004年   1922篇
  2003年   1430篇
  2002年   1177篇
  2001年   1054篇
  2000年   744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生殖及代谢异常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特征性表现。已证实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导致血中雄激素水平过高,是PCOS的重要发病机制。二甲双胍(metformin)称为胰岛素增敏剂,用于治疗PCOS后,可减轻高雄激素血症,使月经周期规律,改善卵巢对诱导排卵的反应,提高妊娠率,降低早孕流产率,且能减低发展为II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本文就国外近年有关metformin运用于PCOS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价术前预留屈光度对不同年龄LASIK手术患者术后远期疗效和视觉症状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年龄近视患者行LASIK手术后的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并观察术前预留屈光度对术后长期疗效和近距离工作的影响。方法对224例(448只眼)近视LASIK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按年龄分成3组:Ⅰ组(全矫组)205只眼,年龄18~27岁(21.73±2.65岁);Ⅱ组(预留-0.25 D组)147只眼,年龄28~36岁(32.08±2.66岁);Ⅲ组(预留-0.50 D~- 0.75 D组)96只眼,年龄36~50岁(39.17±2.84岁)。主要观察指标:手术后裸眼视力裸眼远视力、等值球镜屈光度,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评分主观视觉症状。随访时间≥5年。结果术后裸眼视力裸眼远视力≥1.0的Ⅰ组有172只眼(83.9%),Ⅱ组有121只眼(82.3%),Ⅲ组有69只眼(71.9%),其中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裸眼远视力≥0.5的Ⅰ组有199只眼(97.2%),Ⅱ组有142只眼(96.6%),Ⅲ组有83眼(86.5%),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平均等值球镜屈光度:Ⅰ组(-1.08±0.93)D,Ⅱ组(-1.17±0.96)D,Ⅲ组(-1.40±0.85)D,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5年残余屈光度在-0.5~+0.5 D之间Ⅰ组有117只眼(57.1%),Ⅱ组有87只眼(59.2%),Ⅲ组有29只眼(30.2%);在-1.00~+1.00 D之间Ⅰ组的有187只眼(91.2%),Ⅱ组分别有138只眼(93.9%),Ⅲ组有69只眼(71.9%)。术后5年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评分:Ⅰ组2.10±2.11,Ⅱ组3.02±2.38,Ⅲ组5.94±3.46。Ⅰ组和Ⅱ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Ⅰ、Ⅱ和Ⅲ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年龄较大特别是近距离用眼多的患者,术前预留一定量的屈光度可减轻其术后疲劳感,合适量的预留屈光度并未对不同年龄的患者术后行LASIK手术后都可获得较好的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乳腺可扪及囊肿穿刺抽液后服用三苯氧胺和单纯穿刺抽液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将临床可扪及乳腺囊肿根据乳腺B超检查结果入组68例,随机分为穿刺抽液治疗组32例和穿刺抽液后服三苯氧胺治疗组36例,两组患者穿刺抽液后中位随访1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68例可扪及乳腺单纯囊肿,平均囊肿大小23mm,36例穿刺服三苯氧胺组复发率13.89%(5/36),32例穿刺抽液组复发率37.50%(12/32),两组相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乳腺囊肿病史>1年的患者,穿刺服三苯氧胺组和穿刺组复发率分别是36.36%(4/11)和77.78%(7/9),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对单个囊肿,多发囊肿,囊肿病史<1年患者,两种治疗方法不影响复发率(P>0.05).结论:临床可扪及乳腺单纯囊肿可根据B超检查筛选适合穿刺患者,穿刺抽液加服三苯氧胺治疗可减少复发,囊肿病史>1年者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X线曲面体层摄影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在口腔种植手术前后进行口腔X线曲面体层摄影,借助X线片辅助手术设计、种植体选择、修复时机的选择。结果:利用口腔X线曲面体层摄影可提高手术的精确度,最大限度地利用牙槽骨骨量进行种植体的选择,更恰当地选择种植修复时机。结论:应用口腔X线曲面体层摄影可提高口腔种植术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75.
复杂LC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附27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广泛开展及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LC已被认为是胆囊切除的金标准。手术适应证逐渐扩宽,这也对手术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在1997年3月至2006年3月9年间共行LC手术1378例,其中复杂LC 272例,结合临床经验及教训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76.
gax和HIF-1α基因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同源盒基因(gax)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产物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blot)分别检测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及癌旁肝组织中gax和HIF1α的mRNA以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肝癌组织中HIF1αmRNA(118.1±33.2)及蛋白表达(10.86±2.76)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分别为42.7±10.5与3.52±1.53,P均<0.05);肝癌组织中gaxmRNA表达(39.5±13.8)及其蛋白表达(4.10±1.26)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均<0.05)。结论gax和HIF1α基因是调控肝癌组织血管生长的重要基因之一,与gax表达下调及HIF1α表达下调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甘肃省武威市胃癌发病特征及其流行趋势。方法:通过建立恶性肿瘤登记报告获取胃癌发病资料。结果:武威市胃癌发病率1991 ~ 1995 年为 61 62/10 万,1996~ 2000 年为 55 .96/10 万,后期低于前期。年龄组发病率前后两期均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65 岁以前各组前期高于后期,65岁及以后各组后期明显高于前期。结论:武威市胃癌发病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比较观察双相接种法和静置接种法构建组织工程骨对种子细胞增殖、分化和成骨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志愿者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扩增、诱导分化,然后应用双相接种法和静置接种法与脱钙骨基质(DBM)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体外培养3周,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密度、形态及基质分泌情况,并在不同时相点测定组织块中DNA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钙含量变化。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双相接种法构建的组织块可见大量具有一定折光性的梭形细胞存在于胶原基质中。扫描电镜见双相接种法构建的组织块切面较平坦,孔隙较小,细胞包埋在胶原中,而静置接种法构建的组织块可见细胞、细胞外基质较少。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双相接种法组织块中细胞的DNA含量、ALP活性均高于静置接种法,钙含量在培养2周后高于静置接种法。结论 双相接种法是一种高效的组织工程骨构建方法,有利于提高接种效率和促进组织工程骨的体外成熟。  相似文献   
79.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效果及诊治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结果12例中有11例因动脉瘤破裂出血而发病,单纯第四脑室出血4例,全脑室系统出血2例,小脑半球出血3例,小脑蚓部伴第四脑室出血1例,侧脑室伴第三脑室出血1例,以后颅窝占位病变表现1例。8例术前行DSA检查明确诊断,4例术中明确诊断。12例均行后颅窝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其中动脉瘤颈夹闭9例,孤立切除2例,动脉瘤加固术1例,术后2例因脑积水加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2例中除1例术后留有轻偏瘫外,其余11例恢复良好。结论小脑后下动脉瘤多以第四脑室出血发病,少数以小脑半球或蚓部出血发病,及早治疗效果满意。手术方式应尽量夹闭动脉瘤颈,对于小脑后下动脉末端动脉瘤,可以采用孤立切除术。  相似文献   
80.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TNF-α和TNF-β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的水平以及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2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和68例非内异症妇女(对照组)血清中TNF-α和TNF-β的含量及49例手术前后两者水平的变化。结果:内异症组血清TNF-α和TNF-β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二者表达量随病情加重有上升趋势(P<0.05)。手术后Ⅲ~Ⅳ期患者血清中的TNF-α和Ⅰ~Ⅳ期患者血清TNF-β的含量随着内异灶的清除逐渐下降。结论:检测患者血清中TNF-α和TNF-β的含量,对术后随访、监测及手术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