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495篇
  免费   31122篇
  国内免费   18054篇
耳鼻咽喉   3149篇
儿科学   5140篇
妇产科学   1907篇
基础医学   20003篇
口腔科学   6108篇
临床医学   38774篇
内科学   28326篇
皮肤病学   3657篇
神经病学   7297篇
特种医学   114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29036篇
综合类   85181篇
现状与发展   89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35312篇
眼科学   4206篇
药学   38835篇
  450篇
中国医学   29130篇
肿瘤学   14613篇
  2024年   921篇
  2023年   3861篇
  2022年   9602篇
  2021年   13004篇
  2020年   11520篇
  2019年   6410篇
  2018年   6784篇
  2017年   9159篇
  2016年   7127篇
  2015年   12537篇
  2014年   16628篇
  2013年   20158篇
  2012年   29103篇
  2011年   30752篇
  2010年   26985篇
  2009年   24364篇
  2008年   25130篇
  2007年   23690篇
  2006年   21188篇
  2005年   17162篇
  2004年   11742篇
  2003年   9529篇
  2002年   7217篇
  2001年   6561篇
  2000年   5184篇
  1999年   2112篇
  1998年   644篇
  1997年   559篇
  1996年   518篇
  1995年   443篇
  1994年   391篇
  1993年   266篇
  1992年   225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94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47篇
  1963年   17篇
  1962年   18篇
  1958年   15篇
  1956年   16篇
  1955年   16篇
  1954年   12篇
  194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22.
目的了解华坪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发现工作薄弱地区和免疫空白人群,为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华坪县8个乡镇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开展麻疹抗体监测,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麻疹Ig G抗体。结果 2013-2015年共检测1 106人,麻疹抗体总阳性率96.47%。其中,阳性率较低的是2014年(93.13%),人群是8~17月龄组(89.22%)。尚有新庄乡(89.92%)、船房乡(93.98%),通达乡(94.86%)3个乡镇麻疹抗体阳性低于95%。有免疫史者人群阳性率较无免疫史者高(χ~2=5.1830,P=0.023),男女性别间无差异。结论华坪县人群麻疹免疫效果较好,但存在免疫薄弱地区和免疫空白人群,应结合该监测结果,加强重点乡镇麻疹疫苗两剂次接种工作和抗体阴性人群的重新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MVD)中异常肌反应(AMR)的变化特点与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MVD术中采用AMR全程定量化监测患者的AMR变化特点,减压操作前AMR阈值较基础阈值升高≥1倍为A1组、1倍为A2组,手术结束时AMR完全消失为B1组、未消失为B2组,B2组中AMR阈值较基础阈值升高≥1倍为B2a组、1倍为B2b组,对各组的术后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1组21例中,19例立即治愈,1例延迟治愈,1例未愈; A2组52例中,35例立即治愈,9例延迟治愈,8例未愈。A1组较A2组疗效好(P=0. 046)。B1组50例中,42例立即治愈,5例延迟治愈,3例未愈; B2组23例中,12例立即治愈,5例延迟治愈,6例未愈。B1组较B2组疗效好(P=0. 003)。B2 a组的治愈比例较B2 b组高(分别为14/1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5)。结论 AMR在术中的变化特点对术者有重要参考意义,AMR在减压前升高、在手术结束时完全消失、未消失但升高较基础阈值≥1倍者术后疗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胰门板降低技术处理胰腺段胆总管巨大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近期收治的1 例利用胰门板降低技术取出胰腺段胆总管巨大结石的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资料。结果 该例患者胰腺段胆总管内嵌顿一颗直径约2.5 cm质硬结石,纵行切开十二指肠上段胆总管前壁后采用液电碎石仪和取石钳难以碎石和取石,最终笔者首次利用胰门板降低技术显露胰腺段胆总管前壁后,继续纵行切开胰腺段胆总管才取出结石。术后经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痊愈出院,随访1 年半无结石复发和胆管狭窄。结论 胰门板降低技术可安全显露胰腺段胆总管,有助于取出胰腺段胆总管内嵌顿结石。  相似文献   
25.
安宁疗护可提高患者在生命终末阶段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和家属的身心痛苦。科学合理的安宁疗护准入标准可帮助医护人员识别出需要安宁疗护服务的患者,使其及时获得安宁疗护服务,因此明确安宁疗护的准入标准是推进安宁疗护发展的基础。本文就国内外安宁疗护准入标准的制定方法、具体内容及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安宁疗护准入标准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茯苓是我国大宗中药原料,也是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中药资源。趁鲜蒸制加工已基本取代"发汗"工艺,成为茯苓主流的初加工技术。茯苓经不同方法炮制得到有白茯苓、赤茯苓、茯苓皮、炒茯苓和朱茯苓,其功效各有侧重。茯苓在古代经典名方中应用广泛,现代已形成桂枝茯苓丸等主打中成药产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100首方剂中,以茯苓为主要原料的经典名方占到了24%。以茯苓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多达776个,主要保健功能为免疫调节、缓解体力疲劳和改善睡眠。茯苓的应用已经形成了涉及普通食品、化妆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综合开发体系。加强质量控制、规范化炮制生产和功效突出的产品研发将是茯苓产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对颈椎病患者上下终板弧形高度、椎间隙高度与椎间隙后骨赘的影像学测量,研究其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颈椎病手术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8例,年龄30~72岁,平均52岁,女60例,年龄37~79岁,平均54岁。其中C2,3 6例,C3,4 15例,C4,5 32例,C5,6 42例,C6,7 13例。术前及术后摄颈椎X线片,利用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调阅影像,测量椎间隙的下上终板弧形高度(L1,L2),椎间隙高度(L3)及后方骨赘的宽度(L4)。利用Spearman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1与L4对比(r=-0.34,P<0.05),L3与L4对比(r=-0.36,P<0.05),存在负相关。L1与L3对比(r=0.38,P<0.05),L2与L3对比(r=0.48,P<0.05),存在正相关。L1与L2对比(P>0.05),L2与L4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终板弧形高度与椎间隙后缘骨赘宽度呈负相关,通过其测量可明确颈椎退变程度,对颈椎病的早期防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索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策略,以助力中国科技期刊冲刺世界一流水平。【方法】 通过研读相关政策和研究文献,结合对NatureScienceThe LancetCell等不同类型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分析,解析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概念及内涵,探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议。【结果】 卓越的办刊理念、全方位的国际化水平、世界一流的人才队伍、先进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汇聚一流前沿成果、卓著的科学声望是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必要条件。“高、精、尖”和“稳、准、狠”的办刊策略,是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充分条件。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要理性且准确地认知其内涵,始终坚持卓越的办刊理念、国际化战略、人才战略、质量战略和集群化战略。【结论】 中国科技期刊既要扎根祖国大地,又要学习世界一流期刊的成功经验,从办刊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方面吸收借鉴,才能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比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45例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采用DHS治疗的4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相关手术指标,观察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PFNA固定治疗比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更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