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5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218篇
耳鼻咽喉   136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19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573篇
内科学   414篇
皮肤病学   124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181篇
外科学   839篇
综合类   1304篇
预防医学   469篇
眼科学   130篇
药学   400篇
  7篇
中国医学   393篇
肿瘤学   10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脐带血中衍生树突状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脐带血衍生培养树突状细胞 (DC) ,以获得可用于临床治疗的一种新的血细胞制品 .方法 从脐带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 ,联合使用细胞因子GM -CSF、IL - 4和TNF -α在体外诱导和扩增DC ;采用扫描电镜、流式细胞仪 (FACS)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试验对脐带血来源的DC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 .结果 从 30ml脐血诱导培养 12d后可获得 6 .6× 10 6的DC .扫描电镜观察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突起 ;FACS分析显示 ,获得的DC细胞群高表达CD1a(90 .6 % )、CD80 (96 .8% )、CD86(84 .8% )和HLA -DR(91.0 % ) ;MLR显示 ,脐带血诱导培养的DC对同种异体的脐带血幼稚型T细胞均具有强烈的激发和促增殖作用 .结论 从脐带血中成功诱导出大量高纯度成熟DC ,为依赖DC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2.
患得患失是人生最常见的心理隐患,是人生的精神枷锁,是附在人身上的阴影。生活中出现阴影是因为我们挡住了人生的太阳。人生的太阳是什么?是理想,是追求,是热爱生活,拥抱生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要铸就辉煌的人生,必须砸碎精神枷锁,丢掉思想包袱,走出患得患失的阴影。 患得患失者,整天或为得失所忧,或被得失所累,生活郁郁寡欢。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些人,整个儿被笼罩在患得患失的阴影之中,心房被得失纷扰得没有一分安宁。这些人,你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了解我国5岁以下儿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腹泻病例临床与病原学特征,分析其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防控与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0—2020年间来自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哨点医院儿童腹泻标本、调查及回访问卷;对标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离鉴定;菌株进行生物分型、血清型鉴定;毒力基因检测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 结果 2010—2020年共监测11 377例,分离到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63株,包括61株O:3血清型、2株O:9血清型菌株,5岁以下腹泻儿童感染率0.55%(63/11 377)。不同性别儿童对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岁感染率高于≤1岁病例(χ2=44.836,P<0.05),感染患儿中1~5岁发热比例高于≤1岁(χ2=11.508 ,P<0.05),随访病例未发现后遗症。我国儿童感染O:3血清型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PFGE带型存在多样性,优势带型为K6GN11C30021、K6GN11C30012。 结论 我国5岁以下儿童感染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生物血清型以3/O:3为主,偶有4/O:3与2/O:9。根据患儿感染特点与高发季节推测食源为主要感染来源,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4.
有关整体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合理配置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劲逐  张杰  鲁缀香  冯玲 《海南医学》2001,12(11):14-15
整体护理是近年来护理改革的重要举措 ,是适应医学发展的一个新型护理模式。整体护理的实施 ,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但也存在工作量增加 ,人员配置增加 ,医疗成本增大等问题。笔者结合我院在开展整体护理中护理人员配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改革的举措及今后的设想谈谈自己的看法。1  相似文献   
105.
护理文件改革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杰  冯玲  鲁缀香 《海南医学》2001,12(11):28-29
临床护理文件是指记录或图表等形式确切反映病人健康状态,及护士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的具体体现及凭证.是整个病人病历的一部分.在开展整体护理工作过程中,书写护理文件是实施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不可缺少的护理活动,然而护士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大量具体的护理服务工作,故护理文件的改革是摆在每个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护理文件改革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护理服务质量.我院自1997年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以来,整体护理指导小组的成员一直在探索,寻求一套符合整体护理要求的护理表格,经过大家的努力,设计了一套格式化的护理表格,经过近一年的试用,临床护士反映良好,下面是我院护理文件改革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合成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二胺类希夫碱,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和二胺类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制得4种相应希夫碱。结果: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确定,4种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抗菌活性测试表明,它们具有一定抗菌活性。结论:乙酸是催化剂,对缩合反应有利,希夫碱化合物具有一定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2型糠尿病患者各临床变量,如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DBP)、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等与瘦素受体(leptinreceptor,Lepr)第20外显子基因变异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测定90例2型糖尿病患者Lepr第20外显子基因变异频率,常规检测血糖、TG、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于相同条件下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按公式计算体重指数(BMI)、脂肪百分比(%Fat)和胰岛素的敏感指数(ISI).结果显示,本组糖尿病患者中存在Lepr第20外显子基因变异,其中2927位C→A(Ala976Asp)变异频率为100%,3057位G→A(Pro1019Pro)总的变异频率为80%;其3057位G→A变异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成负相关(P=0.0461),与女性糖尿病患者的腰围/臀围(WHR)成正相关(P=0.030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epr基因3057位G→A变异与BMI、WHR、DBP、TG成正相关,与HDL成负相关.结果表明本组糖尿病患者中存在Lepr第20外显子基因变异,其变异主要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局部体脂分布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8.
高、低速手机是口腔医院常用的重要设备之一 ,治疗过程中极易造成病人之间及病人与医师之间的交叉感染 ,因此一名患者用一只消毒灭菌手机是口腔科控制交叉感染的措施。对手机采用的灭菌方法是口腔医学界长久以来研究的问题 ,我国牙科采用的消毒方法是酒精擦拭法、洗必泰乙醇擦拭法、碘酒酒精擦拭法、碘伏擦拭法及福尔马林熏蒸法等 ,但这些方法存在着灭菌不彻底、消毒液腐蚀手机零部件等缺陷。1999年 12月份 ,我院的一线科室均配备了高压蒸汽灭菌消毒器 ,实现患者人均一把无菌手机的愿望 ,也对新疆的口腔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高压蒸…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肝功能及病毒复制的影响 .[方法 ]分别检测了 3 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 巨细胞病毒IgM、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抗 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及生物化学指标 ;另选择 2 0例健康人 ,检测其抗 巨细胞病毒IgM ,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作对照 .[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病例中抗 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为 4 1% ,慢性丙型肝炎病例中抗 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为 4 0 % .血清抗 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的慢性肝炎患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及肝功能复常天数均明显升高或延长 ,并伴有发热、呕吐、黄疸、肝大症状或体征的加重 .[结论 ]巨细胞病毒感染好发于免疫虚损的宿主 ,又可抑制宿主免疫功能 ,有利于病毒复制 .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加重肝功能障碍 .  相似文献   
110.
岩尖斜坡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岩尖斜坡区脑膜瘤手术入路和手术效果。方法: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1例岩尖斜坡区脑膜瘤,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和MRI的表现分为三种类型:Ⅰ型5例,主要向中颅窝生长(包括海绵窦);Ⅱ型4例,主要向后颅窝生长;Ⅲ型12例,骑跨岩骨分别向中、后颅窝生长。额颞开颅断颧弓颞下入路切除肿瘤5例。颞枕开颅颞下小脑幕入路切除肿瘤4例,乙状窦前入路10例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近全切除11例,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Ⅰ型岩斜坡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3例;Ⅱ型岩斜坡肿瘤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1例;Ⅲ型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7例,部分切除1例。结论:Ⅰ、Ⅱ型多数能全切除,术后效果良好;若Ⅰ型岩斜坡脑膜瘤侵犯海绵窦则难以全切除,术后容易并发动眼神经损伤。Ⅲ型岩斜坡脑膜瘤全切除非常困难,乙状窦前入路是Ⅲ型岩斜坡脑膜瘤最佳的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