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9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肝功能、HBV复制的影响,对93例慢性乙肝分别检测了抗-CMVIgM、HBVDNA及生化指标;另20例健康人检测抗-CMVIgM作对照。结果显示,慢性乙肝病例中抗-CMVIgM阳性率为18.3%,阳性病例的生化指标GGT、TBili高于阴性者,尤其在慢性重度肝炎和肝炎肝硬变病例中(P<0.05)。且阳性病例中HBVDNA阳性率亦高于阴性者(P>0.05)。结果提示,CMV感染好发于免疫虚损的宿主,又可抑制宿主免疫功能,有利于HBV复制,合并CMV感染可加重肝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特征及巨细胞病毒重叠感染是否为加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损害的因素.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抗巨细胞病毒IgM,对15例巨细胞病毒肝炎患者与20例急性甲型肝炎患者、13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与2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重叠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肝功能进行观测比较.结果巨细胞病毒肝炎患者与急性甲型肝炎比较:巨细胞病毒肝炎患者胆汁瘀积症状及病毒血症与后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消化道症状无差异(P>0.05).肝功能比较:巨细胞病毒肝炎与息性甲型肝炎梗阻性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1),肝实质损害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巨细胞病毒重叠感染慢性重型乙肝患者临床表现及肝实质损害指标与慢性重型乙肝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巨细胞病毒肝炎患者以急性瘀胆型肝炎表现为主,预后良好;巨细胞病毒重叠感染不能加重慢性重型乙肝患者肝损害.  相似文献   

3.
华蟾素治疗慢性活动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华蟾素联合强力宁治疗慢性活动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发现用较大剂量静脉注射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能改善肝功能(主要是转氨酶),明显降低病毒复制指标阳性率,能不同程度降低肝纤维化指标的滴度。提示:华蟾素有促进肝细胞修复,保护肝细胞膜,抗纤维化和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巨细胞病毒(HCMV)低基质磷酸化蛋白(pp65)在婴儿肝炎综合征肝脏组织中的表达,为诊断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3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在B超介导下进行肝组织活检,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HCMV pp65抗原,观察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特异性病理改变,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HCMV IgM水平,计算并比较两指标的阳性率.结果:3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肝组织HCMVpp65抗原阳性18例,血清IgM阳性6例,阳性率分别为60%、20%.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婴儿肝组织中HCMV pp65抗原表达,可用于诊断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患者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再活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患者感染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的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77例乙肝患者血清HCMV -IgG ,IgM抗体及外周血白细胞的HCMV -DNA进行检测。结果 HBV患者HCMV -DNA阳性率为 2 5 % ( 19/ 77) ,3 0例正常对照组HCMV -DNA阳性率为 3 % (P <0 .0 5 )。HCMV -DNA阳性的乙肝患者血清总胆红素 (TB)、直接胆红素 (DB)、丙氨酸转移酶 (ALT)明显高于HCMV -DNA阴性组。慢性中、重度乙肝患者HCM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轻度者。结论 乙肝患者HCMV感染再活化率明显增高 ,并与胆汁淤积、黄疸加重及肝功能损害加重有关 ,对乙肝患者进行预防HCMV感染再活化的针对性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氧化苦参碱具有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功能,免疫调节剂泰来肽(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针)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进而有效抑制HBVDNA复制,故二者联合应用治疗6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以观察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甲亢及其治疗与病毒性肝炎互相影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耿龙  肖湘明  林少锐 《河北医学》2007,13(10):1140-1143
目的:研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及抗甲亢治疗对病毒性肝炎肝脏功能的影响,病毒性肝炎肝脏功能对甲亢的影响。方法:选择单纯病毒性肝炎48例,单纯甲亢45例及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38例,分别比较各组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情况,并比较抗甲亢治疗与未抗甲亢治疗对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的影响,及病毒性肝炎对甲亢的影响。结果: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比单纯甲亢及单纯病毒性肝炎都明显,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甲亢治疗能改善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比单纯甲亢血中T3、T4升高明显,导致甲亢加重。结论:甲亢能加重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损害,抗甲亢治疗对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的病原分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法对120例重肝患者进行了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HBV标志(HBVM)、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检测。结果显示:抗HAV-IgM阳性19例(15.8%);HBVM阳性90例(75.0%);抗-HCV阳性29例(24.2%),其中19例合并HBV感染,单纯抗-HCV阳性6例;三型病毒标志阴性者16例(13.3%)。乙型重肝较甲型重肝、丙型重肝病死率高。慢性重肝、急性重肝较亚急性重肝预后差。HBV复制标志阳性患者预后较差。提示HBV是本地区重肝的主要病原,且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弓形虫感染对病毒性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2例住院的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间接血凝(IHA)方法检测弓形虫抗体,同时应用ELISA法进行弓形虫抗体IgM、IgG检测。结果:92例病毒性肝炎中4例IgM和IgG同时阳性,2例IHA1∶64,同时IgM,总感染率为6.25%。在AVH、CVH、HG、HCC中,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2.86%、5.26%、9.05%、16.70%、50%,其感染率随肝炎病程加重而升高。合并弓形虫感染可导致肝损害加重,其中总胆红素升高明显,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相比明显增高(P<0.05)。而ALT值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弓形虫感染可加重病毒性肝炎的病程,延长肝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414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血清进行了巨细胞病毒IgM(CMVIgM)检测,发现CMVIgM阳性36例,检出率为8.69%。其中急性肝炎(包括亚急重肝)3/206,阳性率为1.45%,其中成人3/130,阳性率为2.30%;慢迁肝乙型(14/98)为14.2%;慢活肝乙型(11/78)为14.4%;肝硬化为25.0%(8/32)。肝硬化组明显增高。提示CMV感染演变为肝硬化不能排除。在CMVIgM阳性乙肝患者中,病毒活跃复制者占77.77%,CMVIgM阴性乙肝中,病毒复制活跃者占62.76%。抗—HBcIgM、IgG同时阳性伴随CMVIgM阳性者31例,说明以乙肝病毒复制感染率为高。且与抗—HBcIgM、IgG呈伴随关系,更说明与慢肝及病毒活化感染CMV有关。CMVIgM阳性的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治愈好转率较CMVIgM阴性的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的治愈好转率为低,提示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133例各型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了抗HBs-搞独特型抗体(抗HBs-抗Id检测),结果表明抗HBs-抗Id阳性率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慢活肝、慢迁肝和急肝中分别为46.15%、32.50%、25.53%和12.12%;并且抗HBs-抗Id阳性率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前S_2抗原(Pre-S_2-Ag)均阳性者中为62.07%(18/29),在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性者中为12.12%(4/33)。提示抗HBs-抗Id与HBsAg持续状态有关,并与HBV的复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成人病毒性肝炎患者柯萨奇病毒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成人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柯萨奇病毒B组 (CoxsackievirusB ,CVB)散发性感染状况。方法 :用ELISA法测定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抗CVB -IgM抗体 ,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HBVDNA及HCVRNA含量。结果 :4 5 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抗CVB -IgM阳性 13例 ,其中CVB单独感染者 1例。CVB感染组与阴性对照组在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HBVDNA含量等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中CVB感染率为 2 .84 % ,其肝炎病原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总结丙型肝炎104例,其中乙、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63例,认为二者重叠感染是我国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主要模式.血源性传播为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肝细胞的损害程度受两种病毒复制活跃程度的影响,抗HBc—IgM阳性组,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活跃,肝细胞损害重,预后差;并发HCV感染后可加重肝细胞损害,慢转率增高。HCV感染后对HBV复制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41例肝硬化病人,40例肝癌病人及41例非肝炎、非肝硬化及非肝癌病人(对照组)进行血清乙肝 5项(HBsAg、抗 HBs、抗 HBc、HBeAg、抗 HBe)、血清抗HCV及血清 HCV RNA检测.结果:肝硬化组、肝癌组和对照组乙肝 5项检出率分别为:92.7%、95.0%和 31.7%;抗HCV检出率分别为 31.7%、12.5%和 9.7%;HCV RNA检出率分别为:36.6%、27.5%和 14.6%.通过比较分析认为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可能与HBV感染密切相关,与HCV感染可能也有关,但HCV病因意义不如HBV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HBV C基因启动子(CP)和前C基因变异与HBV基因型和病情的关系。方法 通过DNA扩增、基因序列分析检测44例慢性乙型肝炎(CH),29例肝硬化(LC)患者的血清HBV S基因序列以确定其基因型,测定HBVCP和前C区序列以确定其变异状况。结果 (1)CP双变异(nt 1762A→T和1764G→A)的发生率肝硬化组为75.9%,慢性乙型肝炎组为45.5%,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LC患者的C基因型检出率为69.0%,CH患者的C基因型检出率为43.2%,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3)C基因型HBV感染者CP双变异发生率为69.2%,B基因型HBV感染者CP双变异发生率为44.1%,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P双变异与C基因型密切相关,并且导致病情向肝硬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病毒性丁型肝炎的红细胞免疫 .[方法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实验、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试验的方法检测丁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的红细胞免疫 .[结果 ]10 4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丁型肝炎标志物总感染率为 2 5.0 0 % ,其中慢性肝炎、肝硬化时丁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肝炎 ;慢性丁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3b受体花环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且慢性丁型肝炎患者C3b受体花环率较慢性乙型肝炎组下降 .[结论 ]红细胞免疫参与丁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 ,并且乙型肝炎病毒及丁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与临床症状的慢性化、恶性化有密切联系 .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肝病中HBV/HCV双重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免疫法检测104例慢性肝病和164例献血员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阳性率分别为18.3%(19/104)、1.8%(3/164);慢性肝病中HBV/HCV双重感染13例。HBV/HCV双重感染组(B组)与单纯丙型肝炎组(A组)谷丙转氨酶(ALT)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C组)ALT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间血清总胆红素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文结果表明:HBV/HCV双重感染可加重肝脏损害,多数病例未见HBV与HCV干扰现象;正常人群也存在丙型肝炎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8.
Anti-HCV assay with ORTHO kits was done in 100 blood donors and recipients and 374 cases of viral hepatitis, including 65 cases of fulminant, subacute and chronic hepatic failure. None of the 100 blood donors and recipients showed positive anti-HCV response. Anti-HCV was positive in 7.6% of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sistent hepatitis, 9.7% of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and 23.1% of the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High prevalence of anti-HCV was observed in subacute hepatic failure (60.8%) and chronic hepatic failure (53.9%). Fifty-two (83.9%) of 62 anti-HCV positive cases were infected concurrently with HBV. The incidence of HBV replicating marker in patients with HCV or co-infected with HBV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ose with HBV alone. It is suggested that HCV might inhibit the replic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The mortality rate of patients with anti-HCV positive hepatic failu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ose with HBV infection. Therefore, anti-viral therapy for anti-HCV positive hepatic failure should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的患者肝损害的血清学改变特点。方法收集225例慢性肝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乙、丙肝病毒合并感染引起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肝穿病理标本;所有病例均常规检测肝功能、血清HBVDNA、HBV血清标志物、血清HCVRNA,抗-HCV。所有肝活检标本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做苏木素-伊红染色,进行肝炎分级分期,HBsAg、HBcAg免疫组化,HBVDNA、HCVRNA原位杂交检测。结果①重度慢性肝炎患者:HBV/HCV合并感染的患者(B加C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水平与HCV单独感染(C组)患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比HBV单独感染的患者(B组)低(P<0.05)。②非重度慢性肝炎患者:三组的血清学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C组与B加C组患者的发病年龄相似(P>0.05),但明显大于B组患者(P<0.01)。④单独感染组发病的病程长短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比合并感染组长,与单纯感染组相比,合并感染组发展为重肝的时间要短(P<0.01)。结论在重度慢性肝炎的患者中,肝功能损害的血清学指标(AST、ALT、TB、DB)不能很好地反映肝内损害严重度。与单纯感染组相比,HBV与HCV合并感染组发展为重度肝炎的时间要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需要接受糖皮质激素和(或)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的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的风湿免疫病的抗病毒治疗价值.方法 分析合并HBV的风湿免疫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合并HBV的风湿免疫病70例,于开始糖皮质激素和(或)DMARDS治疗时同时抗病毒治疗的25例,无一例出现肝功能异常或HBV病毒复制.未经抗病毒治疗的45例,HBVDNA升高10倍以上的24例,伴肝功能异常17例;暴发性肝炎2例,1例10天、1例2月出现症状,谷丙转氨酶(ALT)最高达3428U/L, HBVDNA>10^9copies/ml,经护肝、抗病毒治疗后ALT正常、HBVDNA正常.结论 风湿免疫病同时合并HBV常见,治疗风湿免疫病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或)DMARDS,有使稳定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出现病毒复制,甚至暴发性肝炎的可能,而预先应用抗病毒治疗,可减少病毒复制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